正文 0047年
作品:《纵横诸天从笑傲开始》 时光荏苒,转瞬之间,时间就过去了七年之久。
这七年时间里,西岐可以说发展是日新月异。
伯邑考发展的农业,让整个西岐之地的农业是变得极为的先进。
就连普通的民众家中,都有着多余的粮食出现了
粮食一多,自然出现的状况是大家生下小孩子就更多了
不但如此,因为农业的发达,原本在大商与其他诸侯国活不下去的人,都纷纷的朝着西岐而来。
而姬发统管的商业,让那些本来多出来的人,都被吸收进了商业之中。
伴随着姬发不断的在大商之中收购粮食,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商这两年之中,饥荒遍地,饿殍盈门。
如此一来,就更加大了那些活不下去之人前来西岐的决心了。
好在现在,天子是越发的昏聩。
就算是西岐如此发展速度,依然没有遇见来自大商的压力。
只是伴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而西伯侯归来的日子却并没有丝毫的影子,大家开始急了
特别是长公子伯邑考,作为西岐之中,名义上的监国之人,就更是着急了
“仲父,父王囚羑里七年,孤欲自往朝歌代父赎罪,不知仲父意下如何”
刘毅在西岐七年,让西岐在各方面都远远的甩开了天下八百镇诸侯。就算是大商,除了可能存在的修行之人外,其他方面,都已经可能不如西岐远矣。
到了现在,西岐之中,所有人都极为的信服。
就算是偶有不理解的地方,也是自觉的在自身身上找问题,而不是怀疑刘毅出现错误。
到了现在,不管是大夫散宜生,还是大将南宫适,对刘毅都是毕恭毕敬。
就更不要说是伯邑考与姬发两人了
刘毅慢慢的将手中
的茶杯放下,微微看了伯邑考一眼。
“你此去必定有去无回,你确定还要前去吗”
“什么先生,你是说公子此番要是去了朝歌,有着危险”
散宜生皱起了眉头,他倒不是还以刘毅会说错。
作为西岐的大夫,对刘毅易经的拜读也不知道到底多少次了。既然刘毅说伯邑考此番前往朝歌有危险,那么就必然不会出错。
“大哥,既然先生说你此去朝歌有危险,那你还是不要前去为好。”
散宜生点点头,十分认同姬发的话。
“不错,二公子说的对。当初侯爷也说过,前往朝歌之中,当有七年厄难。如今七年之期已满,公子还是不要前往为好。要是公子实在不放心,可派人前往朝歌,探望一下侯爷也好”
“可是”
“行了此事就交给二公子去解决吧”
刘毅大手一挥,直接就打断了伯邑考的话,看向姬发。
“二公子践行商业,应该知道钱能通神之说。不知公子可否解决呢”
姬发微微一愣,随即就回过神来。
他一脸激动的看着刘毅,连忙点头。
“先生但请放心,姬发定能完成。”
刘毅点点头,站起身来。
“既然已经说定了,那就这样吧。”
伯邑考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看着刘毅已经离开的身影,张了张嘴,只得闭嘴不言。
他转头看着自己的二弟,却见姬发已经抢先开口了。
“大哥,那我先离开了”
姬发心中激动无比,这是刘毅第一次给他布置任务,还是如此重要的任务。
他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漂漂亮亮的完成,给刘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来。
伯邑考张张嘴
,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只得点点头。
“二弟,此事关系父亲,你一定要用心才是”
“我省得”
姬发点点头,随即朝着散宜生与南宫适两人行了一礼,回去准备去了。
姬发研修商经良久,对于朝歌城中的一切,不说是了如指掌,也是差之不多了
朝歌城中,现在能够救下自己父亲的人,诸如武成王之类的,就算是自己不去使力,那也依然会帮忙出力。
但是能够决定帝辛意志的人,现在朝歌城中,唯有妖妃妲己与费仲尤浑二人了。
妖妃妲己自己虽然见不到,但是费仲尤浑二人还是很容易就见到的。
而这两人,都是贪婪之辈,见钱眼开之人。而自己其他都比较缺,唯独就是不缺钱。
能够用钱砸开的事,那都不叫什么事。
刚才先生都已经点了一句钱能通神之话,那么自己要是还不明白,就真的是太愚蠢了。
想着自己的手段,他不禁笑了起来。
他精心的计划了一番,随即就派人前去朝歌之中,调用朝歌之中的一切财物,务必要将二人砸趴下。
却说羑里之地,姬昌虽然被囚禁在这里,但是他作为天下最大的四个诸侯之一,自然不可能像普通的囚徒一般。
他虽然行动受到了限制,但是还是有着单独的一个小院。
只要他不出羑里,那些士兵也根本就不会阻拦他。
姬昌被囚羑里之前,就是天下传颂的圣人。
当他囚在羑里的时候,当地百姓也闻风而动,纷纷前来请教于他。
让姬昌不但将自己的先天数彻底的完善,就连刘毅所著的易经也是彻底的融会贯通。
至此,他终于可以说先天术数彻底的大成了。
当然了,他已经下意识的将刘毅排出在外了。在他的眼中,刘毅已经是不属于凡间的人物,乃是神圣一般。
今日,他突然心血来潮,随即起卦,顿时就大吃一惊。
“怎么会这样呢”
他皱起眉头,仔细的看了看自己的卦象,发现不是自己眼花了。
“先前我已经算定我此次难满,是会被封王才对。怎么到了现在,这卦象居然变了”
他不明白卦象怎么会突然之间就变化,姬昌来回的踱步。
紧接着,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他又起一卦。
这一次,他不是算自己,反而是算起了自己的长子伯邑考来。
“这”
他看着卦象,只见卦象之中,一片的迷雾,根本就看之不清。但是已经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自己的大儿子,伯邑考他已经算是度过这场死劫了。
“看来是我儿没有前来朝歌。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他连连叫好,至于自己是否被封王位,他看得很开。
就像是刘毅先前所说的那样,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果然,没有过去多久,就有着传令官前来传信,命他前往王宫之中,面见天子。
天子倒是没有过多的为难他,只是好生安慰了他一番,就打发他回转西岐。
只是当他离开之后,天子突然反悔,意欲将他追回,由此又发生了不少的事情,方才转转反侧的回到了西岐之地。
却说西伯侯姬昌回到阔别七年的西岐,自然是感慨万千。
只是当他一路行来的时候,却是彻底的呆住了。
一路之上的所见所闻,让他是目不暇接。
家家添新丁,人人穿新衣。
他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来
。
还有着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比如用来犁地的犁头,用来打水的水车,用来拉货的独轮车等等。
“先生真不愧是再世圣贤。如此短短的七年时间,我西岐之地,居然变得如此的不凡。”
姬昌不禁感叹了一声,随即他就听见远方传来一声爽朗的大笑。
“侯爷不怪毅就好,区区一点份内之事,不敢当侯爷称赞。”
姬昌定睛一看,发现是刘毅与一众儿子、官员等人前来。
长子伯邑考赫然就在最前面,仅仅只是慢了刘毅一头而已。
姬昌暗自点头,看来自己当初让伯邑考事事都都要多听听刘毅的话,如今看来,伯邑考倒是听进去了。
刘毅话中的意思,姬昌自然是明白的。不外乎就是自己的长子没有前去西岐之地,导致自己的爵位没有升上一升。
对于爵位,姬昌自然是不在乎的。西伯侯与王位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样子。
相对来说,还是自己的儿子健在更加让他满意。
“先生说哪里话昌还没有感谢先生让我紫西岐之地物阜民丰,先生怎么反倒自责起来了说起来,还是昌应该感谢先生才是啊”
众人叙说了一番话后,方才簇拥着姬昌返回了西岐城中。
城中民众知晓侯爷归来,纷纷欢欣鼓舞,纷纷上得街来,争相观看。
“侯爷一如当初,老当益壮。”
“今日侯爷归来,当是一大喜事,今晚上定要加菜庆祝一番,以贺侯爷归来之喜。”
“如今侯爷归来,与易相一道,我西岐之地,岂不是天下最好的地方”
“我西岐之地,就算是侯爷没有归来之时,就已经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了。现在侯爷归来,岂不是更上一层楼。”
姬昌被众人簇拥着,
回到了内城之中。
侯爷归来,自是召集文武。
“孤朝天子算有七年之厄,此乃天数,今日荷蒙圣恩,特赦归国。如今见到我西岐之地,物阜民丰,孤还要多谢诸位。”
姬昌说完之后,又单独的朝着刘毅一礼。
“先生之才,经天纬地,旷古绝今。我西岐能够有着现在的一切,最要感谢的还是先生。”
“侯爷此番归国,可有什么想法”
刘毅微微一个闪身,让开了姬昌的这一礼。
“先生有什么建议吗”
刘毅点点头,看向一旁的伯邑考。
伯邑考立马明白了,站出列来。
所有的人,都将视线集中在了伯邑考的身上。
“仲父所言,有着一事,邑考觉得,当尽快试行为好。”
他顿了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语言。
“仲父准备大规模的朝外界刊印书籍,贩卖到天下各处。”
“不知道是什么书籍”
散宜生顿时就是一惊,他可是知道刘毅所著之书的厉害了
西岐能够有现在的成就,跟刘毅是分不开关系的。
这一点,不但是他散宜生明白,就算是西岐之中的垂髫小儿那也是知道的。
要是刘毅将自己的书籍大规模的刊印天下,那么那些诸侯国必然做大。真要是这样,西岐的优势不是又相对来说没有了吗
“自然是所有的书籍”
伯邑考连思考都没有思考,直接了当的说了出来。
散宜生考虑的问题,他又何尝没有考虑过。不但考虑过,他还与自己的二弟姬发讨论过。
但是讨论的结果就是,不但他支持,就连自己的二弟姬发也是支持的。
无他,只要刘毅这个人身在西岐,那就是最大
的优势。
真要是为了这一点点的问题,就让刘毅心中不喜,那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此事乃是造福万民的好事,我西岐自当全力支持先生。”
姬昌自然知道散宜生的担忧,但是他同时也想到了自己儿子的意思,故此根本就没有丝毫的犹豫,就斩钉切铁的定了下来。
伯邑考点点头,这事算是定了。
“仲父还提议组织科举,兴办学校”
姬昌愣了愣,兴办学校他还能理解,但是科举是什么东西,他就有些蒙圈了。
“这是”
待伯邑考将自己从刘毅哪里学来的东西给姬昌解释了一番后,姬昌一拍大腿,连声叫好。
“此乃是治国的良方,当速速去办这样吧,我儿,此事就教给你们两兄弟了,务必要尽管办好”
姬昌激动得来回的踱步,这个想法简直就是天才般的想法。学校可以培养自己的人才,而科举又可以将乡野之中的人才一网打尽。能够想到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太惊人了。
诸事商议已毕,姬昌方才提议修建灵台之事。
如今的西岐,国富民强,修建区区一个灵台,自然不是什么大事。
更何况,此灵台乃是为了践行自己先天数所建,乃是西岐立国的根基,故此更是不得不建了
散宜生贴出告示,就有民众自发前来上书,意欲参与修建灵台。
于是姬昌下令,这一干事一起进行。
最快的还要数刊印书籍之事,这些书籍是早就开始准备的了,如今一声令下,无数的书籍就伴随着姬发先前的商路,运往天下八百镇诸侯之地与大商之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伴随着这众多书籍的出售,不只是人族之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就算是那些高高在上
的圣人,也同样的注意到了人间的这些变化。
其中,最关心的此事的人,还是要数高坐于火云洞之中的三位圣皇。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