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8章 落幕

作品:《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

    李桐谋害太后到底是桩丑事, 太后怕再牵连到李家,叫李家在世人眼里愈发丑陋, 到底是替李家讨了最后的一点儿恩典, 将李桐的死因归结为服侍太后太过劳累,不慎动了胎气,小产出血而亡。

    萧景珣应下了, 可那日慈宁宫的事情多多少少还是传了一点儿出去, 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足够人们揣测许多了。

    一时间, 本就冷清的四皇子府愈发显得门庭冷落,几乎没有宾客上门。

    容妃听闻李桐肚子里的孩子没了,当晚就病了, 却是不敢传太医, 只叫自己贴身的宫女熬了点儿药。

    顾窈听到这消息的时候,一点儿都没有生出同情来。

    容妃表面上恭顺不争,可之前好些事情她如何不知道是她在背地里筹谋算计的。她利用李桐,自己却是躲在背后, 以为能这般算计一辈子呢。

    如今李桐肚子里的孩子和她一块儿送了性命,她便没得折腾了。

    顾窈去勤政殿给萧景珣送点心的时候, 正好碰见了从殿内出来的四皇子萧灼。

    只见萧灼穿着一身淡蓝色绣竹叶纹直裰,装得倒是一副恭敬温和的模样, 实则眼底流露出来的是无论怎么都掩饰不住的戾气和邪性。

    顾窈最讨厌的便是这种人, 再加上她听说过苏婉和兄长之前在李家老夫人寿宴时无意间撞破萧灼和那戏子的事情, 心中更对这萧灼没什么好印象了,所以见着萧灼对她行礼,只淡淡道“殿下不必多礼。”

    萧灼见着她冷淡的样子,面上却愈发显得恭顺起来。

    顾窈也不欲和他多说, 便提着食盒抬脚朝殿内走去。

    萧灼看着她离开的背影,眼底闪过一抹狠厉。

    李桐那个蠢货,那么简简单单的事情都办不成,反倒是赔上了肚子里的孩子。

    好在最后太后求情,保留了李家最后的一点儿体面,说是小产而亡,要不然,他这四皇子的脸面该往哪里放。

    不过,纵是如此,如今他和母妃的处境也极为艰难,那些一星半点的流言蜚语,就足以叫旁人疏远他,疏远母妃了。

    到了这个地步,他还怎么筹谋坐上那个位置

    萧灼的心里有些泄气,可他到底不是轻易放弃之人,父皇如今正当盛年,身子还康健,待看二十年,三十年后,这宫中的事情最是瞬息万变,哪怕他如今这样落魄,日后也未必没可能踩在他们头上登上那个位置。

    李家女死了,如今最要紧的是再娶一个正妻,哪怕是国公之女,也比那失势的李桐要好上许多。

    待他再有个孩子,起码子嗣上就不差萧起这个太子什么了。

    不过,这事情还不能急,总要缓上几个月才是,不过,也不能太过耽搁了。

    不知道萧起侧妃肚子里的那个是男是女,若是个男孩儿,萧灼眸底隐隐透出几分狠戾之色。

    顾窈提着食盒进了殿内,见着萧景珣正在低头看着折子,便走到他跟前,将食盒里的一碟子点心和一碗银耳雪梨羹放在了案桌上。

    她随口便道“臣妾在门口见着了四皇子,四皇子进宫可是为着李桐的事情”

    萧景珣放下手中的折子,拿起碟子里的点心吃了一口,随口道“哪里是为着李桐,是进宫来给太后请安,还说要请命护送太后一行人去皇恩寺。”

    “朕准了。”

    顾窈听着这话,没有觉着诧异。

    如今京城里那么多的流言蜚语,再加上李桐刚死,萧灼便是想做什么都不好动弹,与其这样憋屈的待在京城,倒不如护送太后一路去皇恩寺,得了一个孝顺的名声。

    不愧是宫里头长大的,这脑子就是转的很快,最会分析利弊。他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才死,他便这般算计谋划了。

    “四皇子倒是一点儿都不为着他那未出生的孩子伤心。”顾窈带着几分感慨道。

    萧景珣看了她一眼“这宫中生下来的孩子说尊贵也尊贵,可再尊贵,又哪里能比得上利益权势,更别说是个未出生的孩子了,他与其伤心还不如将心思放在别处。方才他还言语间透露出要迎娶继室的心思。”

    顾窈挑了挑眉,一点儿也不觉着诧异。他们夫妻本就是因利而结合,如今李桐死了,李家又落败成这样,说不定在他心里,如今这样倒是一件好事呢。

    顾窈不想再提起萧灼,也没问萧灼想要续娶哪家的女儿,便将话题转移到了太后出宫去皇恩寺的事情上。

    “臣妾想着,太医院的太医还是多去几个,还有那些擅长药膳、针灸的,带去了总有用处的。”

    “还有,皇上不如下旨叫李家二夫人去皇恩寺陪伴太后吧。太后上了岁数,如今又经历这样的事情,身边若没个知冷知热的人陪着,心气郁结,怕于凤体有害。”

    萧景珣听着她这话,轻轻一笑,将她拉坐在自己腿上“窈儿倒是孝顺”

    顾窈轻轻摇了摇头“哪里担得起皇上这一句孝顺,臣妾这样想,只是为着皇上罢了。皇上和太后到底是母子,太后这些年虽对不住皇上,因着李家和皇上离了心,可在皇上心里,自然还是盼着太后能够身子康健,寿数如常的。李家的老人寿数都长,太后若是好好保养,说不定也能再活个十年之久。”

    听着顾窈的话,萧景珣点了点头“如此,就依着窈儿吧。”

    萧景珣扬声叫了崔公公进来,命人拟了旨意,送去了李府。

    李府

    李家众人接了旨意,送走了传旨的公公。

    一个个都是脸色凝重,眸子里满是不安。

    李家二夫人苏氏更是脸色惨白,身子都在摇摇欲坠。

    等到一行人回了屋里,苏氏才忍不住颤抖着声音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太后又要去皇恩寺了还叫我陪着一块儿去是不是真如外头所说,宫里头又出了什么事情”

    她的话才刚说完,李二老爷便一下子捂住了她的嘴“快别胡说,宫里头出什么事和咱们有什么干系,咱们不闹事不生事,安安分分的,皇上要咱们做什么咱们就做什么,其他的一个字都不要多想,一句话都不要多问”

    李二老爷早已被当初长房覆灭的事情给吓住了,如今是恨不得李家和宫里头那位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关系。平日里到外头去旁人若如往常那样调侃他一句国舅爷,他能当场就吓白了脸连连道声不敢,然后遥遥对着皇宫方向叩拜,道一声皇上万岁。

    所以,骤然接了这旨意他心里也觉着惊吓,可他们李家可不能表现出一点儿不满来,如今一家子都捏在皇上手里,皇上当初既留下了他们二房,就是想顾忌最后一点儿情分的。

    只要他们安安分分听话,应该出不了什么事情。

    于是,苏氏在二房众人的提点下,连连保证去了皇恩寺除了伺候太后,一定不多嘴一句,免得传到了那位耳朵里犯了忌讳。

    翌日一早天才刚亮,太后的凤驾启程的时候,苏氏也跟着了。

    太后听闻皇上下了这道旨意,眼睛里倒是涌出些泪水来,一路上,也施恩命人往苏氏的马车里送了不少东西。

    一行人到达皇恩寺,苏氏穿着一身湖绿色杭绸褙子来拜见李太后的时候,二人抱头哭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回转过来。

    李太后说话不利索,却也拉着苏氏问了又问,知道李家二房都好,如今都安分,这才安了心,颤抖着声音对着苏氏断断续续道“这些年是哀家哀家错了,你们往后安安分分的,皇帝皇帝不是心狠之人。”

    苏氏连连称是,又服侍着太后用药,陪着太后说话,有她陪着,太后的气色倒是比在宫里头的事情要好上几分,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消息传到勤政殿,萧景珣看过之后,淡淡道“如此,朕的孝心尽够了。”

    崔公公听着皇上这话,心里头突然就觉着酸涩的厉害。

    其实,皇上待太后和李家已经是宽厚了。如今太后住到皇恩寺,到死也不能回宫,对皇上和太后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这母子间多年生出来的那些龃龉,哪里是那么轻易就能消失的呢。

    反倒是贵妃娘娘心善,想出了那个主意,叫李家二夫人苏氏去皇恩寺陪着太后,这事情传出去,世人也会觉着皇上一片孝心,皇上心里头也再不会为着太后烦心了。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又过了半个月。

    这日中午,内务府送来的封后的冠服和各种行头,颇为华贵精致。

    明黄色的朝服前后绣各绣一条龙,中无襞积,下幅乃是八宝平水。皆垂挂着明黄色的丝绦,以珠宝为饰。

    端嬷嬷她们面露喜色,服侍着顾窈穿好了朝服,连连称赞“娘娘这通身的尊贵和气质,晃的奴婢们都睁不开眼呢。”

    顾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也有些不敢认,这朝服一穿,竟叫她整个人添了几分雍容内敛之感,倒和平日里有些不大一样了。

    顾窈正呆呆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她便被人搂在了怀中。

    “朕的窈儿,果真最适合当皇后。雍容贵气,朕甚是喜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