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崽崽五岁的春日

作品:《清穿公主从崽崽做起

    十三阿哥出生后, 永和宫整日十分热闹。

    两个孩子与章佳氏平日里便十分亲近,因此对十三阿哥也格外喜欢。

    十三阿哥刚及满月,便有两个崽天天来逗弄他, 时常引得他咯咯直笑。

    章佳氏位分低, 虽然近些日子受宠, 但也并没得多少赏赐, 吃的用的都是不如旁人的。

    但因着在永和宫这份亲近, 十三阿哥打小吃的用的玩的, 都有两个崽崽和德妃慷慨解囊,不比任一个嫔妃所出的皇子差。

    章佳氏经常感激涕零地念叨, 全凭着德妃娘娘和小阿哥小公主的宠,沾了他们的福气, 十三阿哥定能平安长大云云。

    这一年除夕夜宴之后,永和宫最是热闹。

    因着章佳氏位分低,十三阿哥总是无法养在身边的。但是皇上宠爱永和宫,又见永和宫四下相处和睦, 便赏了德妃一个恩典,由德妃来抚养十三阿哥。

    如此一来, 十三阿哥并不会给其他嫔妃带走, 与章佳氏亲自抚养无异。

    在阖宫夜宴上热闹完了,次日永和宫关起门来, 自又热闹了一番。

    六阿哥如今是已经上了学的阿哥,自要显摆显摆他的不同。

    他有许多小玩意儿,又听说了民间所谓“抓周”的风俗,遂一股脑将一大堆小玩意儿排排摆开,散在桌上,然后抱起十三阿哥便让他在桌上抓东西。

    德妃与章佳氏皆在一旁用帕子捂着嘴直笑。

    德妃弯着身子, 对六阿哥笑言“既然你让弟弟抓你的东西,那可便说好了。让他抓了便是给了他作礼物了,你可不能耍赖。”

    六阿哥听额娘这么一说,先将桌上一支狼毫薅在了手里,从礼物桌上拿了下来,混道“这是上学时其他人送我的,这个不可,旁的只要弟弟抓了,那便都是我送他的”

    一副爷有钱爷很大方但是又有点心疼的纠结模样。

    崽崽顺势问道“我也还小呢我能抓吗你的那么多好玩意儿也能送给我吗”

    六阿哥小脸通红,耍赖道“我的东西便是妹妹的东西,怎么还能分个你的我的,妹妹说这话倒是生分了”

    小小人儿,歪理一套,引得永和宫上下宫人们哄堂大笑。

    十三阿哥伸出小手,略微在桌上爬了爬,一眼就相中了瑞兽莲纹端砚,手摸了摸,爱不释手,上头还残留着些墨香呢。

    六阿哥大手一挥,赞许道“好弟弟待长大了会是个学富五车的大文豪”

    六阿哥一贯说话都讨喜,如今桌上摆的也全是他精挑细选过的寓意好的物件。

    德妃十分欣慰,自己的孩子如此的懂事,小小年纪时常想着心疼人。

    每个位份低的嫔妃,在孩子得在旁人名下抚养时,即便是知道这孩子往后更体面,也是断断会伤心的。

    虽然十三阿哥还会在永和宫养着,可毕竟这名分是剥夺了他生母的。

    六阿哥想出这么一着来,多少怀着些开慰章佳氏的心,如此以来,也省得德妃还得想着法子再去安慰,以全二人在永和宫一同生活的情分。

    正胡思乱想着,十三阿哥又捉了一样东西,乃是一柄玉做的袖珍宝剑,只有个模样,并无冯锋利,这是为了给阿哥们学骑射铺垫心思而赏的,要阿哥们记着,爱新觉罗的天下是马背上打来的呢。

    六阿哥声情并茂地解释了一番这玉宝剑摆件的深刻含义后,非常浮夸地夸赞道“弟弟往后还是个大武将,文韬武略”

    德妃失声指着他笑道“你们瞧,往后咱们六阿哥可惹不得了,上了学了,说起话来已经这么厉害,有的是笔墨呢”

    章佳氏问道“又文又武的,可见你弟弟往后没什么大出息,都喜欢闹着玩呢”

    正说着,十三阿哥又抓了一样物件在手中。

    玛瑙小葫芦,上头刻着酩酊大醉的大肚仙人,十分逍遥快活。

    六阿哥讲解道“这个叫醉八方,可见往后弟弟不仅能文能武,还能喝酒。这往后”

    六阿哥苦思冥想,什么人是这么个模样,随后他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往后,弟弟必是个侠客”

    章佳氏连忙遣宫人将十三阿哥抱起来,嗔怪道“够了够了,拿几件便有彩头了,多谢娘娘和六阿哥的赏赐,臣妾和小阿哥何德何能,真是积了几辈子的福气,才能得娘娘这般照拂。”

    二人自是说了会子话。

    另一边,崽崽偷偷摸了件东西,然后理直气壮地问六阿哥送给她。

    六阿哥从小惯着妹妹,妹妹说东便绝不往西。因此十分大方道“你随便拿,不是早说了吗,我的东西都是你的。”

    崽崽摸了一件圆圆的玉牌,上头刻着吉祥如意。

    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是崽崽在今年许下的美好愿望。

    过了年关,宫里的孩子们和嫔妃们便轮着番儿的去慈宁宫探望太皇太后和太后两位老佛爷。

    若说平日里,可能太后还对他们这些小辈们稍稍有点教导的意思,比如大公主便被教得行为举止十分得体,而五阿哥在太后面前也总收敛着些爱玩的心思。

    但孩子们一见着太皇太后,便不知收敛地叽叽喳喳吵嚷开了。

    一来是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平日总是抄经念佛的,也没有精力抚养孩子。因此在这年关日头里,有孩子们来身边玩闹,她是喜欢他们热热闹闹的。

    其二,如今太皇太后也有些耳背了,孩子们都知道,说话若是不大声些,她还几乎听不清呢。

    再者,平日被管束得服服帖帖的孩子们,本都是几岁孩童,正是皮的时候,平日不敢在他们额娘面前造次,如今有太皇太后压着所有嫔妃呢,谁敢训斥他们闹腾呢。

    此刻慈宁宫花园里头,太皇太后备下了许多吃食,什么山楂糖,甜果酥,个个都是重孙辈儿们喜欢吃的小玩意儿小点心。

    孩子们挨着个儿排着,让太皇太后挨个瞧呢。

    此刻,在太皇太后面前的孩子们都是平等的。

    平日那些不大受宠的嫔妃所出的孩子,便是处处受人冷落,在太皇太后面前也是能享着和其他皇子皇女一样的喜爱。

    没有人会不喜欢太皇太后。

    崽崽也轮到了,太皇太后一把年纪已经抱不动六阿哥这么大的孩子,但崽崽身量尚小,于是被一把抱在这个老人怀中。

    崽崽乖巧地昂着脸瞧这老太太,这就是传说中的孝庄啊。

    她现下年事已高,面上皆是岁月留下的风霜刀剑的痕迹。

    不难让人遐想从前她沉浮几朝,饱经风雨的赫赫过往。

    太皇太后慈爱地对皇子皇女们说“哀家召了科尔沁草原的几个小辈,过来见见哀家。今年哀家已感到时常头晕眼花,若是撒手去了,也总得见见娘家人。待他们来了,进宫了,你们可要好好招待。”

    众阿哥公主们忙跪成一片。

    太皇太后便坐在了慈宁宫花园的躺椅上,让孩子们在花园里头玩儿去了。她自己已经十分乏力,几近站不起来了。

    康熙二十六年春日的末尾,万物惊蛰时分,来自科尔沁草原的一大队蒙古贵族来探望太皇太后。

    他们其中的几个亲族小辈进了宫,且又与皇子公主们一一相见。

    大公主身上承担着重任,在宫里头要好生帮太后安顿和招待。

    大公主忙不过来,便将永和宫的崽崽请出来,给了崽崽和六阿哥几个糖,细细安顿道“科尔沁来了一个蒙古格格,她还是咸福宫娘娘的亲侄女呢,近日太后已求了皇上恩典,要封咸福宫娘娘为妃,因此近日她们皆有意让那个科尔沁的格格在宫里住一阵子。现下没有和她年纪相仿还不上学的女孩儿,便由你来陪她玩儿罢”

    崽崽心中直打退堂鼓,毕竟她在太皇太后那里远远瞧见了科尔沁大部队。

    为首的是个很年轻的少年,皮肤黝黑,身形健壮,浑身的腱子肉,只怕是能徒手拧死一头狼。

    他身边最尊贵的,恐就是那蒙古格格了。

    这样的人,看着都害怕。

    不过瞧着大公主忙碌的身影,况且这位大姐姐对崽崽十分好,如今可正是由大姐姐帮太后招待那位拧狼少年呢,一想便十分体贴起大姐姐来。

    崽崽满心惶恐地应下了这桩差事。

    于是蒙古格格博尔济吉特氏念念,便环佩叮当作响地进了永和宫,给德妃行了礼之后,不由分说地一把牵走了小小的崽崽。

    一双小手,竟热得火辣辣。

    崽崽在宫里头的姐姐们都是温文尔雅,贤良淑德的模样,可从没有像念念这样走路带风的

    念念并没有换上宫里的衣服,仍是一身草原骑装,红白相间,显得十分喜庆火热。

    她比崽崽高出一个头,走路横冲直撞,毫无清宫淑女的模样。

    且她们草原是不穿花盆底的,因此崽崽踩着小小的花盆底鞋子,几近走不稳路。

    念念瞧着走路不利索的崽崽,着急去见她姑母,又不得不循大公主的意思带着崽崽一起,便一时意气,将崽崽直直抱在怀里头。

    天旋地转,崽崽再一次被公主抱竟是一个,笑容阳光明媚的姐姐,她得意地冲崽崽笑了笑,春日的风温柔吹过,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开口“嘿,真是个小绣花枕头。”

    崽崽唰的一下脸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崽姐姐爱我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