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番外之帝后一家一(太上皇又带着太上皇后跑了)

作品:《东宫有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打从过了正月, 宫里就又开始忙了起来,除了尚宫局、内侍监,礼部和光禄寺也忙得不轻, 皆是为了太上皇万寿。

    哪位皇帝不是对万寿节格外重视唯独太上皇和当今陛下。

    当年太上皇在位时, 在位十年, 只办了两次万寿宴,如今的永泰帝更好,只办过一次。

    每每有大臣提及, 二人都以兴师动众, 劳民伤财为由拒了。

    这一次拒不了了, 因为这次是大寿,寻常人家老翁若逢了这日子, 也会多备些吃食,或是一家人共庆, 或是请亲戚邻居来贺,帝王更没有拒绝之理。

    不过这次不是永泰帝,而是太上皇的六十大寿。

    永泰帝便是以此为由,强留了回京过年节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并为太上皇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万寿宴。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给他过寿,不是明摆着告诉他老了

    也确实没老,哪个年过半百的人有精力带上太上皇后到处游玩这些年二人何止踏遍千山万水, 极北极西极东极南都去过了, 走过了大燕所有疆域。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在去过极南之后, 又兴致大起,带着太上皇后出了趟海, 也幸亏彼时随着大燕临海各地港口的开放,海上贸易繁荣的同时,也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水师军队。

    有水师军队护佑,倒也不用担忧二人的安危。

    太上皇的潇洒肆意,相对应的就是所有政务都压在永泰帝一人身上,若无对比,还能安然处世,若有对比,自然各种眼红。

    像这次的万寿宴,福儿便知晓是卫傅有意为之。

    太上皇越不喜欢什么,他越要做什么。

    这人啊,都一把年纪了,偶尔还会闹一闹小性子。

    闹小性子的结果就是,万寿节期间,太上皇没少抱怨牢骚,幸亏有太上皇后从中调停,也没发生什么大事。

    待万寿节罢,太上皇就立马带着太上皇后跑了,连女儿都没管。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当年肯定父皇母后捡来的”琰瑶气得直跺脚。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还没记事,就被父母扔给了兄嫂,其实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也不是一走便了无音讯,消息是不忘传的,每年都会回来一两趟,但每次待一阵子就走了。

    反正在琰瑶记忆里,她幼年时差点把兄嫂当成了爹娘,因为她和圆圆同吃同住,都是在兄嫂的抚育下长大,却几乎没怎么见过父皇母后。

    “好了,别气了,皇祖父和皇祖母也不是头一次这样,他们不是说了过阵子就回”怀安公主劝道。

    “他们说过阵子回,哪次不是一走就是一年半载圆圆,你到底是站在哪边的”

    圆圆看着气得银牙直咬,帕子都揉烂的小姑姑,有些无奈道“我当然是站在你这边,只是生气也没什么用,人都已经走了。”

    琰瑶气呼呼地去坐在贵妃榻上,将手帕扔在一边,又拿起团扇使劲扇着。

    她当然知道人已经走了,气也没用,但父皇明明答应好这次出门要带上她一同的,却临走前变卦,带着母后跑了。

    “走吧,咱们出去散散,总是待在屋里也闷气。”

    圆圆笑着将她从榻上拉了起来,“我们去坤元宫,最近太子妃和狄良娣李良娣,总往母后那儿跑,咱们去看看热闹”

    一听说去坤元宫,琰瑶倒不排斥了,和圆圆一同离开了公主所。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此时的御花园里,百花绽放,好一派春意盎然。

    二人正值豆蔻年华,又生来就是天之骄女,一个生得娇憨明艳,一个生得清灵孤冷。

    圆圆的长相遂了福儿,圆脸杏目,可爱又不失娇憨,若是让卫傅来说,仿若当年他初见福儿。

    像了七层,剩下不像的,是因为年纪还不够。毕竟圆圆今年才十五,多少还是显得青涩了些。

    琰瑶则十分像少女时期的太上皇后。

    这是太上皇亲口所言,具体的旁人只能通过母女俩容貌有几成相似,来判断应该没说虚言。

    御花园的宫人们见两位公主打此经过,俱是低头避让。

    一阵香风拂过,只听得一阵环佩叮当,就见那一道桃红色的身影和一道淡蓝色的身影翩然而过。

    等这一群人过去后,下面响起宫人们的窃窃私语。

    “两位公主长得真美”

    “身份也尊贵”

    “据说娘娘在为两位公主挑选驸马”

    “这肯定是谣言,陛下和娘娘这么疼爱两位公主,怎可能让她们这么早出嫁去年沙哈里部的郡王来向陛下求娶怀安公主,陛下不是说了,公主要留到十八,不可能让公主这么早出嫁的”

    “我倒听说的是娘娘在为二皇子和三皇子选正妃”

    圆圆和琰瑶二人并不知,她们只是走过一趟,就引起了下面宫人们的议论。

    实际上,如今宫人们确实很闲。

    永泰帝承平以来,后宫只有皇后一人,宫中皇子公主尽皆皇后所出,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宫廷争斗。

    这些年下来,宫人们经过几轮的裁减,在档数额保持在五千之数,太监要比宫女多一些,大约有三千人,宫女则是两千之数。

    看似人不少,实则和往年动辄数万相比,已经减少到不能再减少。

    当然也没忘跟狄良娣说话。

    从一个儿媳妇,一下变成三个。

    琰瑶这才好了点。

    当然,作为宫里人,什么闲话能聊什么闲话不能聊,大家都是极为清楚的。

    “嫂嫂”

    看得出二人规矩和礼仪都极好,行礼时做起动作来流畅又不失恭敬。太子妃的个子高点,肩直腰挺,自有一番气度。狄氏个头娇小一些,但腰极细,从身后能明显看出有一副好身段。

    早年每次派出使节前来,名为朝贡,实则心照不宣,近些年越发恭敬了,去年甚至带来了最高贡礼九白之贡。

    福儿又逗了逗九个月大的孙女,将之交给宫女,由宫女交给了太子妃常氏身边的乳母。

    狄氏抱着襁褓,恭敬地行礼道“是。”

    如今天下太平,蒙古诸部早已臣服大燕,再往北的罗刹国,近些年一直保持着和大燕的友谊,两国贸易频繁,每年都会互派使节前往对方国家交流,以示重视。

    若说唯一不太平静的,就是云南边陲。

    “母后”

    “你大哥忙于朝务,这才又下了趟江南刚回来,没得你拿这些事给他烦心。她们这能是什么大事,不过是点子小事,喜欢争就争吧,本宫不搭理她们就是。”

    “好了好了,不气。”福儿抚着她的额发,“等过阵子,咱们去承德避暑,到时好玩的可多了,等你从承德回来,父皇母后应该就回来了。”

    “听说太子从江南带了个女人回来,到底怎么回事”

    “本宫就算不喜大人,难道连孩子也一同拒之门外那可是本宫孙儿,也是你的侄子侄女。对了,这种小话你当着母后说就行了,当着外人可不能说,在你大哥面前也不能提。”福儿又叮嘱道。

    “去吧。”

    缅国与云南接壤,近多年以来一直骚扰云南边境,发生过不止一次争抢土司之事,但由于都是小打小闹,大燕这边也没放在心上。

    福儿又看向琰瑶“怎么还在生父皇和母后的气”

    琰瑶一脸委屈地偎到福儿身边来。

    这种情况下,位于西北的卫拉特汗国,自然十分老实。

    其实福儿能理解琰瑶,总之这是个倒霉孩子,太上皇也是,忽悠女儿成了习惯,每次都是当着琰瑶和太上皇后的面,承诺得好好的,扭头他就带着太上皇后跑了,把琰瑶扔在宫里,这都好几次了,不怪琰瑶气了好几日。

    其实这也都是之前定好的,当初选太子妃时,就选了三人,一正妃两侧妃,本来良娣该是在正妃进门后半年左右入门,但由于福儿的不上心,拖到太子妃有孕后,才进门。

    像皇子公主们的婚事,都是台面上的,自然能说。

    太子妃变得爱带女儿来坤宁宫,狄良娣一看,哪甘示弱,便也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小皇孙来坤元宫尽孝。

    关键是两位皇子都颇有主见,为了逃避婚事,二皇子卫韶以巡查浙江福建为由,出京了,三皇子卫骞则去了云南。

    若说这当婆婆,娶第一个儿媳妇时还好,也没那么多事。可太子妃有孕后,无法服侍太子,就不得不为太子再置嫔妃。

    福儿本是喜欢孙女孙儿。毕竟头一回抱孙子,甭管是男丁还是女孩,她都喜欢。可被两个当娘的这么一弄,味道就变了,也因此才有圆圆这么一说。

    太子卫稷于永泰九年大婚,娶太子妃常氏,又于去年分别纳李、狄两位良娣入东宫。

    本来按理说太子妃不用还礼的,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狄良娣便也跟着站起,对两位公主颔首为礼。

    圆圆就十分不能理解,不在外人面前说也就罢,为何连大哥也不能说正好说了让大哥管管他的妻妾,别来烦母后。

    每年宫里的庆典都是固定的,除了这些节气以外,宫里少有摆宴之时,何时忙何时闲宫人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于闲下来实在没事干,少不得在一起说些闲话。

    如今东宫拢共就这三位妃嫔,明争没有。毕竟宫里有皇后娘娘坐镇,太子殿下又素来注重规矩,向来不偏不倚。

    最近两年皇后娘娘一直在发愁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婚事,两位皇子年过十八,至今没有大婚。

    “母后,那儿臣告退了。”穿着一身紫色宫装,长相端正大气的太子妃温声道。

    二人再度行礼,半垂着目,后退了几步,方离开了这处宫殿。

    这也是当下宫里最为的热闹之地。

    “娘,你既不喜她们,让她们别来就是。”

    反正二人打小长在坤元宫,到处都熟悉了,就跟回到公主所一样。

    福儿笑了笑“哪能不见,到底是本宫儿媳妇。”

    圆圆和琰瑶进来后,先向福儿行了礼,又分别向对太子妃和狄良娣颔首为礼。

    “如今天也热了,稚儿穿得有些多,把包被减一减,不用捂得太厚。”

    “好吧。”圆圆无奈地点了点头。

    也是早年大燕的重心一直放在正北、西北两地,无暇顾及。如今四海太平,国力蒸蒸日上,自然能腾出手来收拾缅国。

    这次大燕要打缅国,三皇子自然不会错过时机,已经离京大半年了,去年过年时都没回来。

    “行吧,你们都去吧。”

    目送着二人带着贴身服侍的宫人离去,圆圆这才偎到母后身边,一副亲热又娇憨的模样。

    两位良娣便是狄良娣和李良娣,狄良娣比李良娣早进门两个月。

    看得出圆圆不太喜欢这两个人,方才的笑都浮在脸皮上,怀安公主的娇憨和亲热也只显现在家人们表面,实际上在外人面前还是很高冷的。

    刚开始还好,可随着太子妃诞下一名皇孙女,狄良娣紧接其后有了身子,并于去年年末诞下一名皇孙,这格局就变了。

    三皇子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当一个大将军,可惜近些年国内竟无仗可打,让其颇为感叹生不逢时。这些宫里人都是知道的。

    “大嫂。”

    笑着目送二人离去,福儿这才看向刚从外面回来站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梦竹。

    之后三人说了会儿话,福儿累了,说要去歇息。两个丫头则说要去后面小花园里听说书,福儿也没管她们,让她们自去便是。

    暗斗虽不多,但一些鸡毛蒜皮是少不了的。

    除过这以外,宫里还有一个地方最受宫人们瞩目,那就是东宫。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 醋溜儿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