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长行则退

作品:《子困于囚

    趋利避害,生灵本性。灵兽警敏,避还不及,哪里会轻易进犯所谓战事,不过是某些个不知死活的修者闯了禁区、惊扰了那些实力强悍的凶兽异兽

    作为奉“罚”,咸小枝被派去了最前的巡防营。

    巡防营主要是察知兽林异动、对大规模迁徙的兽群进行驱散或追踪这也是大家常说的,巡防营要学会逃命,跑的越慢死的越快

    若有凶兽、异兽越过领地逼近边境时,就轮到主战营上场了在兽修的指挥下,大家利用各种宝物、器具去驱赶;直到无计可施,才会组织人手杀灭神丘的三境们不会轻易出手,因为兽修非常忌讳亲手杀伤灵兽。

    在主战营,想要活的长久,就必须学会一句话跑的越快,死的越快。

    罚,也总有个度。所以,未雨和灯芯则被留后勤营。

    这里远离兽边,每日就是算算帐、记记军功,只要自己不出去寻死,基本上不会有性命之忧。

    咸小枝对此大为不平,扬言回去书山一定要弃武修文

    闲暇之余,未雨一边练习左手,一边参悟招式。目前他能写的字只有“甲”“剑”两个,他必须尽快学会“杀”字,才有可能进入合击期。

    杀。

    杀戮,杀意,杀伐。

    学会这个字,对未雨的提升好处是无法想象的。

    那日顿悟,他已经凝结成“杀”,缺的是一个机缘,将杀势落根。

    仅仅是坐在屋里空想,是没办法做到的。

    一旦得空,未雨必然去往关外,到杀戮之地感受“杀”。

    问道以法、锋藏于内,以法问道、锋芒毕露

    军营的修士,常年和凶兽搏斗,经历过生死,无论是杀机、杀气都是常人不具备

    的。

    道从善,法从恶,善恶有度,道法从容。是而,道藏法之机,法蕴道之意。

    依照常理,这样的一动一静,未雨早该有所进益了。可事实是,未雨从军已近一年,除了把左手的功夫练了起来,并没有任何多余的收获

    长行不进,可思退。

    未雨决定再回到顿悟那日,冒险一试

    灯芯听了未雨的想法,没有明确的同意和反对,而是问了一个未雨无法回答的问题“倘若法修有成,你要去报仇吗”

    如果我实力够了,要去报仇吗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又怎能不去报仇只是身为人族,屠魔是份内之事,清武山的那群人本无大错。

    杀不落地,是未雨的彷徨。

    这是未雨回答不了的问题,也是辰溪一直都不愿回答的问题。

    从指使灯芯找未雨“切磋”,到放他下山历练未雨所学的两个字,可以说和他的决定密不可分。

    未雨自己心里明白,以他的资质,绝对不可能比苏提更早进入并击,更不可能在书山领会第二个字。

    也许还有西北。

    西北实在太过于凶险,对于未雨来说,那根本不是历练,而是去送死。

    辰溪并不希望未雨过早去往西北。

    “辰叔叔看破因果了吗”未雨忽然问道。

    从冬日历练开始,危险和机遇一直在未雨的身边。未雨可以确认,御部不可能下战令越境。就算莫影是楚荆的弟子,也绝不可能代替三部决断。

    唯一的可能就是辰溪刻意磨砺未雨。

    “因果吗”灯芯微微摇头。

    世间有谁可以堪破因果就连三境大能也只会用斩因断果这种笨法子避过罢了

    世间真的有人可以堪破因果吗

    道衍四九、遁去其一。大道有缺,故而生灵;生灵有失,故而化人

    一是开始、亦是结束,收尾衔环、人在其中,道行不止、因果不灭若真的有人可以堪破,岂止是得道

    困囚之物不可脱,脱之无依;牢笼之护不可离,离则必消。

    因是过去、果是未来,我们便蜷在其间,因之而生罢了。

    于修而言因增果劫,渡得过奇妙无穷,渡不过万事皆休。

    未雨自己是看不透这因果的,他希望有人可以告诉他要不要做,怎样去做而这个人,只能是辰溪。

    “你的剑呢”灯芯问他。

    一个深藏利剑的人,居然不会杀,那必然是宝剑蒙尘。

    剑行中正,若心不持中,剑又如何出鞘呢

    是啊,文修气度,理不直气不壮,修又怎么可能进益

    未雨又去引剑,凝而不发、聚而不散。

    如是几次,心神俱疲。

    趁他养神之时,灯芯问他“你会的字又不止一个,为何不试试甲护”

    “文修擅攻、所以练剑,体弱的问题解决不了,也总是防不住的”

    灯芯笑道“于你而言,甲和剑是一样的吗”

    甲护、剑攻,又岂会一样

    但对于未雨来说,却不是攻守之别。

    虽然甲护全身,但它的防御也确实太过脆弱。

    正如并义所说,修成于甲,只是为修而修,不见法相、不闻道迹,又有什么威力可言

    未雨如今已摸到了法相之门,再以法悟其道,或可有得

    长行不进,可思退。

    原来是我退的不够彻底

    未雨想得明白,再次打起精神“师妹说的有理”

    当下再不犹豫,引动灵气,当即写

    下一个“甲”字。

    这是他悟通“剑”后第一次施法。

    依旧是凝而不发、聚之不散。

    灯芯看了,开口说道“唯有其形”

    未雨散了灵气,仔细去品她的话。

    以甲为护,书山只有未雨一人,若说仿形,确实无处可仿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看出了未雨的疑惑,灯芯再次说道“心不在焉,魂将安在”

    你一直认为文修擅攻,又怎么能写得出甲字就算勉强写了出来,也不过形象而失魂,这样的法,早已失去道根,又怎么会有灵魂呢

    道法相依,互存互生。

    这话未雨早已熟知,却总是寻不到病灶。

    未雨叹息,一筹莫展。

    灯芯再次建言“不如再退”

    法相有现,五笔为基。

    当日何予也说过,法之初,修之始也,乃根基所在。

    莫非是我根基不稳的缘故

    到了此处,退无可退。

    未雨收敛心思,再次重修五笔。

    习了数日,未雨猛然发现那横不正是个“一”字

    若“一”为字,算不算是并击

    并义不在,未雨只得去找灯芯商量。

    灯芯看他施法,笑道“你若以为是,那便一定是了你若不以为然,它便不是”

    未雨不解,又问。

    灯芯起身道“师兄,你着道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