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道法晦暗

作品:《子困于囚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十五岁的少年,也该是爱做梦的年纪。

    未雨已经许久没有做过梦了,久到他甚至忘记了人生之中还有做梦这一回事。

    只这一夜,未雨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里有父亲未如山、母亲布浅、简尺和简寸,甚至还有魔主苍叔、简从固甚至还有舵

    未雨从昏溺中惊醒,天已大亮。

    这是一所小院,有四间房一间做厨,两间卧房,吃饭也就只能在客房之中。

    客房面南,正对门的墙上挂着一幅字心之所在天高地远。

    笔行如风,尽现飘忽之错;墨润如滴,宛若泪痕新湿;风雨飘摇云自来,挥洒如意心自安。

    但比“书山”二字,又是一番滋味。

    字幅之下有一张木桌,放着一套茶具,瓷油新光;两侧有靠椅,古木暗漆,雕着花兽,却见精致。

    左右两侧对称双座,间有茶桌,放着一堆竹简和笔砚等物。

    除此之外,再无旁杂。

    茅草的顶子、泥巴的地;简陋的家具、大捆的书这样的客房,足见主人家的喜好。

    “趁热吃,馒头不够我再去取”满端了饭菜,唤他来吃。

    饭菜很简单,一人一碗汤,一碟青菜和两个馒头。

    草草吃过,辰溪独自一人去赴十五之约,临行前交代满带着未雨四处走走。

    秋朗气阔,水洗的蓝缀着云絮;风爽光和,熟透的果荡着清香。

    未雨跟着满,听他说书山的种种。

    “以前的书山不叫书山,叫“书山圣院”,就像现在的五圣地一样”

    武宗、魂殿、符山、丹谷、兽林,各有一处圣地,也是如今人族修行正统。以外的修行法门,统称旁

    类杂修,包括文修。

    眼望着“小村庄”,未雨很难将它和圣地联系起来,就连三等宗门的气派都没有。

    “每月的十五之约也叫小论道,是各部长老们论修证法的时候若是年底的大论道,那才真是热闹,所有能回来的人都会回来”

    修者以境界为先、达者为尊,十五之约明明是长老们谈法论道的时候,反而称作“小论道”;倒是弟子们一起参与的年会叫做“大论道”,却也是奇怪的很。

    “前边就是学堂”满指着一个大一点的院子说道“当大家都不太忙的时候,学部的教习就会在这里指点刚入门的弟子修行”

    文修的修行之法未雨从未接触,就算未如山和辰溪相交莫逆,也从没有和未雨提到过。

    许是从没有那样的机会。

    未雨看了一眼,默默的垂下头。

    自从丹田被废、落入符门,又被莫名其妙的卖去魔域修行,他已不敢再存有什么奢望。

    “何为道”

    有稚嫩的声音从学堂的一个房间传出来。

    “言者不识、知者不言;天地之始、因果之结也。吾辈修士,若知道者,益寿永年”

    “先生,我还是不懂”

    “道者,法之基、术之根,生死轮回、因果循环也。善恶互易、得失相守,阴阳交替、动静有度皆可谓之曰道。”

    “先生,我还不明白”

    “哈哈哈我也不明白若大家都明白了,早就入圣长生大自在,何必苦苦修行我辈修行一生,不就是为了弄清楚道是什么吗”

    学堂里的人一起大笑,就连满也禁不住笑了起来。

    未雨没有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道”和“修”有什么联系。

    不入书山,世间又有几人知道

    呢

    武修修身、文修修心。道不同,天各一方,还有谁想要弄明白这些不上书山,恐怕连“道、修”这样的疑问都没有吧

    修入大道为长生,天下修士莫不如此。有前人之痕、修行之门,旁的、其余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何为法”

    那稚嫩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法者,道之相也、术之基也尝不知者天,故以道称之;地养万物之灵,故为道相于道而起,亦终也。道法之基,道法相依。”

    “草木冬枯、北鸟南飞;人高水低、趋利避害可谓之曰道,亦称法相。”

    “道不现,知其存而不知其所存,当如根;法现其形,若其枝叶;道行深浅,一眼便知法如人身、道似神魂,身魂合一,便称灵”

    先生侃侃而谈,未雨听的云山雾里。

    道法之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若不修行,就算听懂有能如何呢没有宝剑的剑客、丢了宝马的骑士,说的再多也不过平白唏嘘罢了。

    “何为修”

    “道起而法现,而后窥之。得其象而循其因,向心而行若符修,观天地自然而悟、循因果而行,道悟其心、法护其身、道象法成,乃成其势”

    “道不可知、因不能见,修身见法而渡道,亦为修也如武修,纳灵于身、法成见道,重置因果,终成其势”

    “依先生之见,先修道还是先修法”

    “道行于前、法居道前千百年来,没有优劣。道现于心、法现于身,怎么选,还要看你们自己的莫说是我,就连圣者,也无法为旁人选择。修行之事,修就是了,道前、法前又有什么要紧”

    “先生说符修和武修,那其余三修又是怎么样呢”

    “丹修渡人,多结因果

    ,已有数百年不见圣者太过久远,非丹修而不可知”

    “魂殿远在天外,门内弟子单手可数,自古圣者也只有念圣一人,外人更不会知道”

    “兽宗的圣人虽然不少,但他们历来镇压西南,又避及天下修士”

    “文修至今,虽只有文圣一人相传符圣、丹圣,还有那神秘莫测的念圣,都曾问道于他若说武为天下先,那么文为天下基丝毫不为过”

    “既然如此,为何有那“灭文”之事”

    灭文一事,已遥不可追。如今,可以知道的就是灭文之后,文修传承断绝,连“圣地”之号也一起剥夺了。而后,“吞天”出、魔族起,裂分西北,和人族、兽族鼎足天下。

    先生沉默良久,方才说道“道由生起,与死俱来。因果循环,命之定也起兴,为道,灭止,亦然。我辈修行,顺应天道,又何尝不是逆天而行”

    生为本能,可称为道;死是本性,亦为道也;道是有情却无情。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