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6、孟昶之死

作品:《德昭大宋

    是夜。

    秦国公府。

    接到赵匡胤宴请消息的孟昶正在花蕊夫人的帮助下化着妆。

    此时的孟昶头上看不到一丝白发,和赵德昭之前在蜀地的时候见到的模样没什么区别。花蕊夫人正在用黄栀子磨成的染料把孟昶的脸色一点一点的描成蜡黄色,随着染料的上色,孟昶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像个老人家。

    花蕊夫人精通书画,在赵德昭的启发下很快就掌握了这些化妆技巧,轻而易举的将孟昶的脸色画的像是自然的老态。

    最后,花蕊夫人还帮着孟昶将那一缕缕的白发给编入了头发里面。

    很快,一个老态龙钟的孟昶就新鲜出炉了。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哪怕是已经看了许多天,孟昶的心里依旧是有些不太适应。

    自己好好一个帅气中年大叔,非得扮丑到这般地步,想想就让他觉得不情愿。

    但是没办法,孟昶很清楚,为了活命,总要付出一些东西的。

    孟昶的思绪飘飞,回到了当初船队刚从夔州动身,彻底离开了蜀地的那一天。

    在那天下午,自己的母亲李太后找上门来,开门见山的说道

    “我儿,你可知自己已经大祸临头了”

    此时的孟昶还沉浸在离别情绪之中,正想着要写一首什么样的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绪。

    母亲这突然间的话语,一时间让孟昶听的有些懵,但是他知道母亲从来都不会无的放矢,于是开口问道

    “母亲何出此言”

    李太后摇头道

    “我等行进的这一路上,那沿江哭送的百姓, 都是你的催命符啊”

    孟昶并不是个蠢人,他很快就明白了母亲的意思, 自己在蜀地声望越高, 对赵匡胤的威胁也就越大, 自己活下去的几率也就越小。

    想到这,孟昶惊慌了一下立刻又镇定下来, 对着母亲问道

    “母亲可是有什么办法了”

    李太后摇头道

    “我们现在都是阶下之囚,哪里还有什么办法。但是这些天下来,我觉得这位二皇子或许是个仁厚之人, 你可以去找他想想办法。”

    孟昶想着那个完全不像是个上流子弟的赵德昭,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听母亲一回劝。

    于是在当晚,孟昶就去找赵德昭求救去了。

    当孟昶找到自己说明来由的时候, 赵德昭也是有些迟疑的。

    关于孟昶的下场,赵德昭还真的不太清楚,他只记得一个李煜好像是被赵光义毒死了来着还上了人家的老婆小周后

    不过孟昶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要说能做出黄袍加身之举的赵匡胤是什么宅心仁厚之辈的话, 估计赵匡胤自己都不相信。

    这一路上途径沿江各州, 都有百姓沿江哭送孟昶,这种声望对于一位统治者而言,威胁确实有些大了, 难保赵匡胤会不会翻脸不认账。

    考虑了许久之后,念在这些天来孟昶如此配合自己的情分上, 赵德昭最终还是答应了帮助他谋划一番,只是赵德昭表示自己不能保证一定有用就是了。

    作为一个后世人,赵德昭最大的优势便是接触到的信息面广阔,像是孟昶这种情况他也是从各种影视剧里见过了的。

    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打消统治者对自己的猜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污了。

    远的话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尝便便, 以后还有明成祖朱棣装疯卖傻睡猪圈。

    办法多的很。

    在赵德昭推出的众多自污套餐里头, 孟昶想了半天还是放弃了那些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选择了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式写书。

    孟昶这人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实在是没的说, 写出来的东西虽说赵德昭不是很能看得懂, 但是遣词造句是真的好。

    在赵德昭的指点下,孟昶有些不情愿的写出了那本罪己书册, 但这并不足以让李太后安心。

    在李太后的坚持下,孟昶不得不再加了扮老这个选项。因为没有染发剂这东西,李太后甚至从自己头上剪下了几束白发给孟昶用。

    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越是临近开封, 一行人就越发的觉得不放心, 最后孟昶一咬牙,让赵德昭打断了自己一条腿。

    他觉得,这样一来,赵匡胤总不至于再对自己下手了吧。

    只要能安稳的活过前几年,相信过不了多久赵匡胤就该把自己给忘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孟昶小心翼翼的在开封城里生活了好些天,赵匡胤对他的态度果然很快就平淡了下来,让他放心了许多。

    今天这一次的宴请,孟昶也没有特别的担心,认为也只是一次例行的邀约罢了。

    这些天,类似的宴请并不少见。花蕊夫人也就是在前两天的宴请时进宫觐见了赵匡胤,写出了那一首“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听的赵匡胤龙颜大悦。

    赵德昭也才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叫述亡国诗。

    化完妆之后,孟昶握了握花蕊夫人的手,便出门去了。

    在仆人的帮助下,孟昶坐上了马车,一路去到了皇宫之中。

    在这里他见到了众多大宋的文武官员们,连带着那些蜀地降臣们也都赫然在列。

    于是乎,孟昶也就没有多想,该吃吃该喝喝的,和一帮人保持着该有的礼仪礼貌。

    宴席之后,醉醺醺的孟昶就这么被人抬着上了马车,打道回府去了。

    深夜的时候,汴水河畔,火光冲天。

    巡夜的打更人和禁军慌忙的开始敲锣打鼓的喊着

    “走水了”“走水了”

    喧嚣声惊醒了越来越多的百姓们,不少人起身以后就拎着水桶匆匆忙忙的朝着着火的地方赶去,准备救火。

    这时候大部分人家里的建筑都是砖木构造, 火灾很容易就会蔓延成一大片,所以不管哪里着火,附近的百姓们都会自发的前去救援。

    只不过这一次提着水桶的百姓们被禁军给挡在了外头。

    因为这次着火的是秦国公府。

    作为刚刚才进城没多少天的降主, 孟昶的府邸周围日夜都是有禁军把守的。

    他们这些禁军第一时间就发现了着火的地点, 只可惜火势一下起的太大, 让他们想要救援都来不及。最后他们这些人只能将着火的那栋楼周围的场地都给清空了,任由那栋楼烧完之后火焰自灭。

    同时为了不让孟昶等人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发生什么意外情况,这些禁军们直接把所有想来救火的人都给拦住了。

    可是接下来在清点秦国公府上的人员的时候,这些禁军们才察觉到了不妙。

    作为最主要的看守目标,孟昶竟然不见了。

    除了孟昶之外,还有一名贴身服侍孟昶的仆人也找不到了。

    几番询问之后,负责看守孟昶的禁军统领才知道,孟昶自宫中酒宴回来之后便酒醉不适,那名仆人便带着孟昶到了那间着火的小楼中歇息。

    这下禁军的统领有些傻眼了,他看着火势越来越小的那栋楼,觉得自己的前程只怕也要和着场火一样熄灭了。

    次日的清晨,禁军们在灰烬之中找到了两具焦炭一般的尸体,经过检视之后,确定其中一个阉人便是照顾孟昶的仆人,而那具腿骨断裂的尸体,自然就是孟昶了。

    孟昶的死很奇特的没有在开封城里掀起多大的波澜。

    就在火灾的当晚就有了失火的说法流传,到了早上的时候,似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孟昶因用火不当招致火灾而死的消息。

    当周围所有人都在说着这样的消息的时候,大家也就都信以为真了。

    连带着开封府指示复兴社对全程进行一次排查,清查一些火灾隐患比较严重的地方。

    只能说现在的复兴社已经基本变成了一个开封府的下辖机构了,什么事都能管得着。

    御书房里,赵匡胤和赵光义相对而坐,二人都有些无语。

    本来定好了是要毒死孟昶的,结果没想到这货玩火了。

    “还好我们早有准备,提前准备了放消息的人,把事情压了下去。不然猝不及防的话,怕是会被搞得很被动啊。”

    赵匡胤认同的点头道

    “只可惜,我终究还是食言了。”

    “大哥,提议的是我,动手的也是我,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赵匡胤摇了摇头,说道

    “自欺欺人的话,咱们两兄弟之间何必再说”

    赵光义还要再劝,赵匡胤抬手制止了他,说道

    “此事我最对不起的便是李太后了,当初父亲受庄宗李存勖没想到吧,还是我恩惠,才能重振旗鼓,如今我却让她老年丧子,终究是恩将仇报了。”

    赵光义自然明白,对于这位李太后,赵匡胤可是非常重视的,经常邀她入宫畅谈。

    他说道

    “听说那位李太后得知消息以后,心痛的晕了过去,现在还卧病在床。”

    “让人送些医药补品去吧,也算尽一些心意。”

    “是。”

    就这样,蜀国的国主孟昶在入开封城的十几天之后,就死在了自己的府上。

    这件事情,甚至都没有在开封城里掀起太大的波澜。

    就连老年丧子的李太后,也是在十余天的修养之后,重新振作了起来,时不时的还会进宫和赵匡胤聊聊天。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