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第十名,文道长生老子

作品:《长生金榜现世,我竟然是苍龙七宿

    楚长寿有些欣喜,他朝路边的树木凌空劈出一掌,“呼”地一声,掌风催动树木摇晃,威风凛凛。这掌风比之刚才推倒李信时又强了不少。

    “长生者已经找过了,接下来我们就该回楚地了吧。”

    杨玉环有些闷闷不乐。

    西施说“回到楚地,山高皇帝远,我们从此就可以自由、快乐地生活了。只是我还有一事放不下。”

    楚长寿和杨玉环齐声问“什么事放不下”

    西施说“你忘了,我们同行的有四个姐妹,只是不知道,剩下的两个姐妹在哪里。”

    楚长寿想起来,当时马车受惊逃蹿,听李信说这些人很可能前往西面的七侠镇。

    楚长寿说“那我们就继续西行,前往七侠镇,汇集剩余的人,再一起回楚地。”

    西施欣喜,“我们一起来,一起走。”

    旋即又有些担忧,“不知道会不会再遇到秦军”

    楚长寿也有此顾虑。

    不过,看到西施如此在意剩下的两姐妹,楚长寿也不愿意她们好端端的羊入虎口,白送给嬴政那个老头。

    他当即决定去找到剩余的两人,再一起离开。

    三人瞧着天空的金榜,楚长寿想,不知道这第十名上榜者又会是谁。

    前两名长生者已经如此厉害,想必这第十名长生者更是要逆天拔宇,突破天际。

    西施和杨玉环也很好奇,

    前两名长生者,只是被楚长寿召唤出来短暂见了一面,就已经使他的寿元增加了七十年。

    如果把第十名也召唤出来

    啧啧,

    两人不敢想。

    西施说“第十二名靠睡仙功长生,第十一名靠童子功增寿,不知道这第十名又是靠什么长生的”

    天空中金榜画面继续。

    九州长生榜

    第十名老子

    天籁之音再度响起,那声音神秘,悠长,不急不徐。

    金榜上具现两行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古朴大气、势沉山岳、恣意狂放。

    “什么,居然是他”

    “老子居然还活着”

    九州大陆的诸子百家们议论纷纷。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均是欣喜若狂。传说老子在两百年前西出函谷关,骑青牛西去,途中遭遇劫匪,不幸遇难。

    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去世了,却没想到,他居然还活着。

    云梦山神仙谷

    一处悠静的草棚下,鬼谷子手持仙列龟壳,瞧着天上的金榜,不由得略自吃惊。

    老子西去后,踪影全无,他屡次占卜,均不得其所。

    却未想到,居然出现在金榜上。

    “天现异象,整个九州大陆要变天了。”

    鬼谷子敏锐地察觉到这场异动。

    他召来座下弟子张仪、孙膑、庞涓。

    对三兄弟说“如今天现异象,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们三人是时候下山辅佐君王了。”

    庞涓率先叩拜“谨遵师命。”

    他内心激动不已,早就想要下山一展身手。

    张仪、孙膑两人愕然“这么突兀,我们还想跟师父学习纵横之道,还想服侍师父呢。”

    鬼谷子摆摆手,示意他们无需多言。

    两人瞧向天空的金榜,忽然明白师父的用意。

    均喃喃道“没想到,第十名会是他。”

    生于将臣之家,入周太学

    随着神秘的天籁之音,画面辗转出现一个婴儿。

    此婴儿头大,眉宽,耳阔。尤其是一双耳朵,又大又长。

    此婴儿名唤小狸儿。

    小狸儿刚出生时,父亲便已经战死。

    生来便没见过父亲。

    母亲拍着酣睡的小狸儿道“你父亲是宋国的上将军,抗击叛军,为国效力。死得光荣。”

    身为大周诸侯国宋的王室成员,小狸儿生来条件优渥。

    在同龄的孩子还在玩泥巴时,他已经熟读诗、书、礼、乐古籍。

    “母亲,天是何物,天之上又是何物”

    小狸儿整天缠着母亲、家将们问个不停。

    小小的脑袋里装满十万个为什么。

    家将们轮流给他讲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测星象的故事。

    很快,家将们有限的知识便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

    母亲给他找了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老师。

    “先生,天之上是太空,太空之上又是何物”

    “清者穷尽处又是何物”

    小狸儿表现出远超常人的聪颖好学。

    三年后,家教老师已经没有知识可以教他了。

    “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家教老师自觉惭愧。

    母不能答,家将不能言,先生亦不知。

    小狸儿心中的疑问反而更多,他仰观日月星辰,彻夜不能寐。

    很快,家教老师联系到了周国都城的太学。

    太学,周国宫廷学校,天子、王子们读书的地方。

    小狸儿被送往太学读书,并有了正式的名字,李耳。

    李耳入太学,

    如鱼得水,

    他兴趣广泛,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

    很快便掌握文物、典章、史书知识,

    精通易、历、诗、书、乐等古籍。

    三年之后,学有大成。

    太学博士推荐李耳入守藏室为吏。

    周国宫廷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

    收集天下古今文书,

    资料异常丰富。

    入宫廷守藏室为吏,教授孔子

    周宫廷守藏室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李耳身处其中,

    如蛟龙入大海。

    他如饥似渴,博览群书,渐入佳境。

    学问日益精深。

    三年后,又升迁为宫廷守藏室史。

    即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

    李耳声名渐显,在京城无人不知。

    此时期,学问渊博者被人尊称为“子”,

    李耳声名显赫,被人尊称为“老子”。

    自此以后,老子成了李耳新的称谓。

    多年后,

    有一位鲁国来的青年到京城拜访老子,

    此人即是后世的圣人孔子。

    彼时,孔子三十岁,

    老子五十岁,

    孔子向老子请教周礼。

    两人相谈甚欢。

    回到鲁国后,孔子对弟子说“鸟,我知它能飞;鱼,我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

    “兽可以用网缚,鱼可以用钩钓,鸟可以用箭取。而龙我就不知道如何对付它了。龙乘风云飞于九天之上,我所见的老子就像龙一样啊。

    “老子学识渊博,高深莫测,志趣高远而难知,像蛇一样随时屈伸,又像龙一样随时变化。他真是我的老师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