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第一步,就是逼官绅纳粮

作品:《审判帝王:从崇祯开始

    朱高炽听后道“我大明皇室教育没跟上哟。”

    崇祯也不好说什么,只再次低下了头。

    很快,王承恩就送来了朱高炽所要的所有奏章题本以及锦衣卫的奏报。

    朱高炽接下来就认真翻阅起来。

    王录也在一旁看着。

    “怎么奏报天灾的奏章这么多,你即位以后发生了哪些天灾”

    朱高炽在看了后问道。

    朱由检回道“挺多的。自孙辈即位开始,陕西就发生了大面积干旱和饥荒,且持续了五年。”

    “五年大旱持续两年就够要命了。你这竟还持续五年现在这些做大的流寇是不是都是从陕西闹起来的”

    朱高炽问道。

    “不出仁宗爷所料。”

    朱由检回道。

    “接着说,还有哪些天灾。”

    朱高炽说道。

    “太多了,孙辈也记不清有哪些了。”

    朱由检回道。

    王录看了朱由检一眼,道“本官来替他说。”

    “那就有劳廷尉了。”

    朱高炽笑回道。

    “主要的话,应该就是陕西五年大旱后,就是山东北直隶发生的七年大旱,最后就连江西、浙江等地也跟着大旱。还有鼠疫、天花横行于华北、辽东达数年。”

    王录回道。

    “这天灾这么多这么猛”

    朱高炽听后也有些心疼地看向了朱由检“这么说,好像也不能太苛责你。”

    朱高炽说着就看向王录“廷尉,您说呢。”

    “他运气是不怎么好,但这不是,为他直接或间接导致大量百姓死难而脱罪的理由。中华大地,有几年是没有一点灾害的”

    “比如,你曾孙,明宪宗,即位时,运气不比他好到哪里,就能让天下繁盛。”

    “他崇祯没有做到,跟他自己还是有关系的。何况,天灾频发,往往也是因为人治不力。”

    “当然,要不是因为想到他运气的确不怎么好,本官也不会给他重来的机会。”

    王录回道。

    “廷尉说的是,朕虽有中兴大明的心,却无奈没有中兴大明的才。”

    朱由检有些颓然地回道。

    “好啦,由检,你也不要自惭形秽,慢慢学吧,你祖宗我当年不过是藩王世子,也没当皇储培养,一切也都是自己慢慢摸索的。”

    朱高炽见朱由检越来越丧,也就勉励起来。

    “孙辈哪敢跟即位之前托着永乐盛世,即位后又开启仁宣之治的您相提并论。”

    朱由检回道。

    “事在人为,事在人为,有廷尉在,没准你的崇祯朝会在祖宗之上。”

    朱高炽继续勉励道。

    “蠢货”

    已经来到民间的朱元璋看着满目疮痍的大明江山,心痛之余,不由得再次在心里骂了一句。

    他一是骂崇祯。

    因为他现在正看见许多,一看脑后,就知道是鞑子眼线的人,正肆无忌惮地在各处官道上出没,甚至还成群结队地从一些地主豪绅家买粮走。

    更有许多流民打扮的人,正在四处教着人唱“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民谣。

    他不得不承认崇祯的大明地盘,已被鞑子和流寇的眼线渗透的成了筛子,而自己这个子孙竟不知道让锦衣卫加强管控。

    朱元璋二是骂李自成。

    因为他没想到他这个叫朱由检的子孙这么才智平庸,而叫李自成的巨寇竟到现在还没成功夺取天下,他记得廷尉王录说,后来李自成所占领的京师还都被鞑子给抢走了。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李自成比自己当年差的太远。

    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以前起兵造反的时候,元廷可比现在的明廷还难对付

    至少元廷不用在剿贼的同时担忧外患。

    而且,当时,挨着自己的张士诚和陈友谅也都不是善茬,甚至综合实力还强于自己,而自己这都能在十余年内就成功夺了天下。

    李自成现在却还只在陕西跟孙传庭周旋。

    一想到自己子孙朱由检对帝国糟糕的管理,和李自成等流寇的低水平,他不由得更添了一丝从头开始造反的信心。

    不过,朱元璋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被崇祯提到的关外建虏是一群什么势力,也好奇他们到底为什么能夺得汉家天下。

    朱元璋不敢掉以轻心,在心里默默地将建虏当成了自己将来要对付的最大对手。

    一想到此,朱元璋就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拿着破碗继续沿着官道前进者。

    没错,他剃了发,干回了他起兵之前的老本行。

    即当和尚。

    并借着化缘的机会,查问各阶层的情况。

    朱元璋比谁都清楚,在乱世,要想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打听到最多的消息,且不被轻易杀掉,最方便的身份就是和尚。

    因为在这种饿殍遍野、枕尸于路的世界,人们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能在死前被超脱一下,死后能过的好一点。

    看着眼前白骨载道、鬣狗肆行、鬼吟人哭的世界,朱元璋很难想象这会是治下二百多年后的大明世界。

    因为在他来之前,他的大明已因他这个洪武皇帝励精图治三十余载而村村炊烟起,家家有谷仓,鳏寡孤独者亦有官府收养,进而只听见孩童笑,不见婴儿哭。

    “阿弥陀佛”

    “老和尚我刚出山化缘,故不知外面世界,所以,请问老人家,这四周田亩,除官绅庄园高墙之内的,为何都大多荒弃呢。”

    朱元璋一时来到了没有鸡鸣狗吠声的村肆里,且恰好看见一正躺在土坑里的老童生,便走过来,借着在其饿死之前,为其超度一番的名义,而要求这老儒与自己说说导致如今这局面的缘由。

    这老童生见朱元璋像是悟了的老和尚,便答应了他,爬出土坑,坐在一被剥了皮的树下坐着道“从崇祯八年开始,这一带就没怎么下雨,就算族人们奋力抢水灌溉,救下禾苗来,也因为官府催征太勤,加上匪与兵各来梳篦一次,还有关外的鞑子,时不时的来劫掠一回,以及瘟疫不断,而使得没人敢种地。所以这些田地可不得荒么。这世界,只有官绅们才能活呢”

    朱元璋听后,再想到从别的地方所打听到的情况,一时也不得不更加笃定,如今的大明的确是天灾不断。

    “看来也不全怪自己那个叫朱由检的子孙。”

    朱元璋心里因此想道。

    接着,朱元璋就从怀里掏出一烧饼递给了这老童生“你跟着我吧,不必在这里等着饿死,我们第一步,就是发动老百姓,去逼官绅纳粮”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