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9章 大胆的江家

作品:《大唐至尊龙帝

    回到屋中,李建元坐在椅子上,喊出了上官成业。

    “上官爷爷,你通知影卫的人,把东军的名录和最近的情况,全部汇总,拿来给朕。”

    “陛下, 你打算对东军动手”

    “东军积弱已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朕早先并未对东军动手,主要是看在京西王的份上,他老实交权,朕若是太过强势, 会引得东军不满,不利于朕以后的计划。现在看来, 东军的问题, 是该处理一下了。”

    东军不满不是李建元在乎的重点,东军若是敢有异动,李建元直接可派人镇压。

    但东军主管的范围内,其中有许多经济要道,都在东军的管理下,一旦对东军动手,势必会波及整个东部的经济。

    东部地区的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影响东部乃至整个大唐王朝的民生稳定。

    相比于来年来对付的匈奴外敌,东军本就没太大的威胁可言,动手还可能引起经济震荡,得不偿失。

    因而李建元虽知东军内部,为了安定局势,一直没有对东军下手。

    现在的情况有所变化,大唐境内的局势已经完全安定,何况京西王已然彻底服软,原本可能为京西王拼命的东军,恐怕早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可说是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局势一安定, 东军就再没有为京西王战斗的理由,没有丝毫胜利的希望不说,连个师出有名的借口都找不到,东军的所有人,心中更在意的明哲保身。

    这个时候对东军动手,抓一两个人出来,名正典刑,其他人不但不会反抗,有意见。

    而且会亲自把这些人交给李建元,以表明自己的立场。

    我可是忠心耿耿,效忠陛下的人,羞于此人为伍

    “陛下,需要通知其他四军派人过来吗”

    “用不着,一个东军罢了,稍微使点手段,敲打一下就可。”

    “是陛下”

    上官成业拱手离去,将陛下的命令,下发给影卫的人。

    兵制改革, 除了招兵、练兵等之外, 在此之前,是时候着手整顿一下军风了。

    其中的重点,就在东军上面,其余四军尚好,除了偶有像常松这样拥兵自重的之外,大都比较守规矩。

    杀鸡儆猴即可,没有必要把影响扩大,毕竟是大唐王朝的将士,与其严惩他们,不如来日将他们派到匈奴的战场上去赎罪,还能发挥一下他们身上的价值。

    李建元如果真要大开杀戒,放手处置东军的,受牵连的还不知道得有多少人。

    与其把他们砍了脑袋,毫无用处,不如将东军调往北方边境线上,来年开春去迎击匈奴。

    死了,为国捐躯。

    活着,无奖无罚,给他们长长记性。

    早上,温瀚林坐在楼下,边吃早餐,边坐在椅子上,等黄公子下来。

    昨晚两人相谈甚欢,约好了今日一同去南北商街看看。

    李建元想知道,这些个商人,是有几个胆子,敢赚这个钱。

    楼梯上,李建元缓缓走下来。

    “黄公子,吃些什么我帮你点。”

    知道黄公子是陛下的谋士身份,温瀚林显得特别客气。

    自己在温家地位不高,照这么下去,温家主迟早把自己踢开,让他的儿子上位。

    若是能够借黄公子,有幸能进入陛下的视线,得到陛下些许青睐,自己的命运,一定能彻底改写。

    到时候就不是自己想当温家的家主,是温家求着自己当温家的家主。

    温瀚林如此明显的示好举动,李建元当然心知肚明。

    不过嘛,借自己的身份往上爬,是人之常情。

    只要温瀚林有本事,人品过关,李建元不介意拉他一把,甚至是留在身边做事,亦未尝不可。

    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

    温瀚林若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他心中有些小算盘,为自己谋取一些利益,李建元是不在乎的。

    “我初来乍到的,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好吃的,温兄帮我点一份一样的吧。”

    “好小二,来一碗羊肉面,多加肉”

    诸多武侠中,常常是一声小二,一壶好酒和几两牛肉就上了桌。

    事实上,在历史上大多数朝代中,牛肉是很少的。

    耕牛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有些人家宁可卖儿卖女,都不会卖自家的耕牛。

    卖儿卖女,一家人尚有活路,卖了耕牛,一家人可能来年就得饿死。

    大唐王朝依旧如此,耕牛作为农业中及其重要的生产资料,地位是很高的,健康健壮的耕牛,是明令禁止,未得允许,不能宰杀。

    倒不是完全吃不到牛肉,而是只有老病而不堪为用的牛,才能合法宰杀并且卖出去。

    耕不了地的牛,才能拿出来卖了吃肉,因此牛肉是比较稀有的,价格也很高。

    酒肆等地的肉类,大多是羊肉,某些地方甚至会狗肉、鼠肉等,不过不是寻常意思上的老鼠,而是更加肥硕的田鼠。

    挂羊头卖狗肉的说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相比于大秦和大周王朝,大唐王朝的主要肉类,又多了一样猪肉。

    不过是近几十年,才开始推行食用猪肉的。

    在此之前,猪肉是上不得台面的肉类,世家贵族不屑食之。

    首先带动食用猪肉风气的,还是早些年的大唐王室。

    纵观大唐王朝历代国君,基本上每人都有所作为,并非从未出现过无能之辈,而是即便出现无能之辈,有大唐王朝相对完整的制度和班底在,哪怕是啥都不干,大唐王朝的架子一时半会也散不了。

    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只要富二代不去创业,家里就破不了产,是一个意思。

    只要无能的国君不乱来,偌大的王朝就散不了。

    至于李建元接手时的颓废,非是,而是时局变迁。

    古往今来,一个王朝一旦发展到几百年,一直以来积累的弊病,就会在某个时间点集中爆发。

    换个视角来看,如果李建元当日不是果决坐上龙椅,控制局势,三兄弟之间,必定有一场大战。

    大战之后,无论谁胜谁负,大唐王朝的国力,都会在短时间内下滑的厉害,没个十年的光景,根本恢复不过来。

    李建元用雷霆手段,把这个时间推迟了,因此他才决心发动一场对匈奴的大战。

    一场对外的战斗,很可能打垮大唐王朝。

    可只要胜利,一支强大的军队,就能镇压大唐王朝内,所有看衰大唐未来的人心。

    只要心聚集在一起,往一处使力,大唐王朝的兴盛指日可待。

    对匈奴的战争,是一场豪赌,一场赌上国运的战争,李建元只能胜,不能败

    “嗯此地的羊肉做的不错羊肉的膻味用酒去掉,羊骨汤头浓郁,确实是不错”

    锦衣玉食跟街坊小吃是不同的,街坊小吃,常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李建元微微点头,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烟火气吧。

    小德子则坐在一旁,难得有幸,跟陛下一道用餐。

    对温瀚林的说法是,小德子是跟着黄公子长大的书童,称呼小德。

    “少爷说的是虽然不比府里的吃致,但别有一番风味”

    这次出来之前,上官成业让影卫的人,花大价钱在神农氏的手里,买来了一颗五灵珠。

    五灵珠是神农氏至宝避毒珠的仿品,效用大概只有一个月左右,但足够李建元此次出行所用了。

    小德子因此,免去了“试毒”的业务,清闲了不少。

    温瀚林一边点头,一边给黄公子介绍起乾城附近的畜牧业。

    “黄公子或许有所不知,淮河入海口往上一段,是汤阴平原。汤阴平原是东部最好最大的草场,其中畜牧业发达,养了不少的牛羊,乾城食用的羊肉,大都来源于汤阴羊。因为草好、地方大,汤阴羊的肉质鲜美,黄公子若是喜欢这个口味,晚上我带黄公子去尝一尝乾城有名的汤阴烤全羊”

    “可。汤阴羊我也略有耳闻,只是吃的少。”

    都城地近北方,给皇宫的肉类,都是从北方,大唐王室自有的牧场来的。

    外面的肉,一般进不了皇宫,不止是因为安全,还有历来的习惯和规矩使然。

    李建元在其他地方,吃过几次汤阴羊,做的没有这里如此好吃。

    乾城的人,显然在做汤阴羊的上面,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在行。

    吃当地的东西,还得在当地或者附近才行,新鲜是一回事,做法也会影响味道。

    “对了温兄,温家在畜牧上面,可有所涉及”

    汤阴羊味道不错,肉蛋奶又是民生大事。

    足够多的肉蛋奶,才能养好大唐百姓的身体素质,李建元对这件事,还是比较在意的。

    只是之前李建元在忙其他事,没怎么管这方面的事情。

    现在既然知道了,自然要问问。

    “温家主要的业务是海货,生意做多了,自然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温家在汤阴平原上面,也有属于自己的草场,不过主要是养来给温家自己人吃,不卖。”

    “为何不扩大规模呢”

    “黄公子,你有所不知,养牛羊是个麻烦活,需要的人力物力巨大不说,还极度依赖草场。投入的银钱太多,回报周期还长,而且如果没有稳定的销路,养出来的牛羊,都不知道卖给谁。重新做一个生意,对温家来说,费时费力,且不一定有回报,不如专注现在的生意,好好赚钱。”

    “肉、蛋、奶,乃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必不可少的东西,我在皇宫中,曾听陛下说过。陛下有意扩大牛羊等生产,这对温家来说,是一个机会,你明白吗”

    温瀚林听到这话,顿时面露喜色。

    黄公子这是在提点自己,陛下有意扶持农户,扩大牛羊等畜牧业。

    抱拳拱手,温瀚林赶忙道谢。

    “多谢黄公子提点我会发信给温家,将陛下的意思,告知温家主,让温家提前准备好,为陛下效力”

    “嗯,走吧。面也吃完了,该去商街看看。我倒想知道,江家是有多大的胆子,敢在乾城肆意抬价,影响百姓生活。”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