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微服私访最后一件事

作品:《大唐至尊龙帝

    经过一夜的折腾,知道临近中午时分,李建元才从床上醒来。

    睁眼瞄了一下,床上四散破碎的衣物,以及还在酣睡的金灵瑶。

    李建元耸了耸肩,皇帝的生活就是这么快乐。

    此次微服私访,收获还是不错的。

    还意外遇见韩彩灵,收拾了白莲教。

    不过说起来,还有一件事情没办呢。

    抬起手掌,在金灵瑶撅起的浑圆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李建元凑过去叫醒了小懒猫。

    “小懒猫,起来了,跟朕出去走走。”

    “嗯这么早,陛下要去哪啊”

    金灵瑶转身,一把抱住陛下。

    用小脸在李建元的腰间磨蹭着,撒着娇。

    李建元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催促道“快点起来,你要是不去的话,朕就和彩灵去了。”

    “我去我马上就起来”

    虽说韩彩灵人挺好的,挺招人喜欢的。

    但在关于陛下的事情上,金灵瑶可没有丝毫让步的想法。

    腾的一下从床上蹦跶起来,这才想起来,自己昨晚穿的衣服,都让陛下撕碎了。

    “陛下你昨晚把我的衣服撕碎了,帮我去衣柜里拿一件好不好”

    “哈哈哈哈哈好朕给你去拿。”

    从衣柜里翻出一套衣物后,李建元将衣服丢到床上。

    随即转身出门,临出门前瞄了一眼缩在被子里,一丝不挂的金灵瑶。

    “赶紧收拾好出来,吃点东西,就准备出发了。”

    “好的陛下”

    都城那边,真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虽说李建元将许多事情,都交给慕容观复和上官家,让两方商量着处理。

    可仍然有很多奏折和决断,需要李建元最后下批复。

    都城事务催的急,他能在怀安城逗留的时日不多,得赶紧办完事回去才行。

    李建元计划中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去实地走访灾民,到灾民的家里去看看。

    有些事情,不亲眼所见,总是容易有所纰漏。

    信息的真实性,往往会在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其中间流程的增加,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扭曲。

    这一点,经历过网络信息时代的李建元,清楚的很。

    无数的谣言,时常开始于最初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误解。

    楼下大厅,韩彩灵百无聊赖的坐在大厅里喝茶。

    用一种近似审视般的眼神,打量着门外来来往往的人群。

    如果自己没有遇到陛下,也只是这平凡众生中的一人吧

    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灵儿,你在看什么呢”

    “陛下,灵儿在看众生呢。”

    “哦既然如此,今日便跟朕一同出去,更近距离的看一看众生,隔着这么远,可是看不清的。”

    “陛下打算去哪里啊”

    对于金灵瑶的存在,韩彩灵已经逐渐释怀了。

    说先来后到,是人家先来到陛下身边的。

    说身份,人家是高丽王室,公主的身份。

    而自己,不过是一个罪人之女。

    陛下不嫌弃,愿意带着自己,已然是恩赐,还能再奢求什么呢

    眼见韩彩灵神情较之前明朗许多,李建元心中也觉得欣慰。

    抬脚坐在椅子上,望向门外的大唐子民开口道。

    “朕今日打算去受灾的灾民家里看看,了解一下灾民的具体情况,若有需要的话,朕也好因地制宜,制定更周全的赈灾方案。”

    “大唐王朝的子民,能遇到陛下这样体恤下民的君王,真是他们的大幸灵儿愿时刻追随在陛下身后,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好。”

    “好朕心甚悦”

    不多时,金灵瑶穿着一身素色的衣服,走了下来。

    三人在小德子的伺候下,用过午膳后,便同乘一座轿子,前往怀安城附近的刘家庄。

    刘家庄跟完乡一样,同是依河而建,不过刘家庄就没有完乡那么好的命了。

    单以经济产出来说,跟完乡比的话可说是两个极端。

    完乡不仅在粮食产量,经济产出上有剩余,是周边最富庶的几个地方之一。

    人口结构上,也极其合理,老幼中青的比例比较协调。

    刘家庄由于水土不够肥沃,耕地面积比较小。

    庄里的中青年,劳动力比较充沛的年轻一代,基本都出去挣银子讨生活了。

    长期以来,刘家庄都只有孩童和老年人在。

    受限于劳动力和耕地贫瘠,平日里的粮食产出,以及各类副业加在一起的收入,只能够勉强满足温饱而已。

    灾情一来,刘家庄如坠地狱,不少人家里,立马就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

    好在怀安城知府衙门有所作为,心知此地贫穷,在陛下尚未下达赈灾指令之前,已经故去的刘子轩,就已经拿出知府衙门的存粮,开始救济灾民。

    为此,刘子轩甚至开始自掏腰包,用自己的俸禄,去补不足的部分。

    这件事情,下面的人汇报给了李建元,李建元是知情的。

    如此有作为,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的确不多。

    因此,李建元不仅不打算计较他早年间跟白莲教的纠葛,还想要重用他。

    可惜的是,命运多变,刘子轩终究是倒在了圣恩来临的前夕。

    “少爷,刘家庄到了。”轿子停在了刘家庄庄口的泥地上,小德子站在轿子外,掀开轿帘,弯腰低头轻声说道。

    虽说不日李建元便要回都城,但既然是微服私访,便没有暴露身份的必要。

    免得再出乱子,或者引起灾民的骚动。

    李建元打算用平凡人的身份,去见一见灾民们。

    从轿子出来,李建元眼前所见,便是一副破败荒凉的景象。

    三三两两的茅草屋,在干枯到皲裂的稻田和枯黄的树林中间,显得格外冷清。

    刘家庄的小孩和老人家,远远望着漂亮好看的轿子,以及站在轿子前的一男二女,心中不禁羡慕起来。

    在他们的眼中,这些都是老爷,是他们一辈子都只可仰望、无法触及的存在。

    上一次有轿子来庄里,还是刘大人亲自带人前来送粮食的时候。

    不过如今,听外面人说,刘大人已被逆贼谋害了。

    庄里人无以为报,只能草草拿些香烛和纸钱,在门前稍微烧一点东西,祭奠刘大人在天之灵。

    为了不过多打搅到庄里人,李建元便让小德子一众随行的人,在庄口候着。

    自己和金灵瑶、韩彩灵二女,迈步走入刘家庄。

    一路上,李建元不时能看到各家门口有烧香烛和纸钱的痕迹,不禁心生好奇。

    走到一位瘦骨嶙峋,衣衫褴褛老人家面前。

    老人家怀抱着一个身形瘦弱,眼光却炯炯有神的男孩,一双水灵,不掺杂世俗污浊,亦不知世间疾苦的大眼珠子,正好奇的望着站在身前的帅气哥哥和两位漂亮姐姐。

    李建元带着微笑,俯身摸了摸男孩光溜溜的小脑瓜子,开口问道“老人家,我一路走来,频频看见各家门口都有烧香烛和纸钱的痕迹,这是为何而烧是在祭奠死在灾情中的家人么”

    老人家苍老浑浊的眼珠子,在皱纹的包围下,隐约有泪光闪动。

    “回老爷的话,我刘家庄贫瘠至此,有本事的人,早就出去挣银子了。如今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能勉强度日,已经是大幸。”

    “无奈天公不作美,麻绳专挑细处断,雷公偏打厄命人这灾情一来啊,我刘家庄的人就站在了阎王爷的跟前,只需轻轻一推,眼看着就要命赴黄泉。”

    “好在刘大人心善,不嫌弃我们这些粗人,救济了我刘家庄。”

    “这些许香烛和纸钱,是为了感激圣上和刘大人的救命之恩”

    说着话,老人家的抬起袖子,抹了一下眼泪。

    叹了口气,接着道“哎可我老头子就是想不明白,为何好人无好报刘大人这么一个清官好官,却让贼子害了呢”

    “老爷,您学问多,你告诉我老头子,这是为何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