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完乡果然有蹊跷

作品:《大唐至尊龙帝

    怀安离都城不远,都城里发生的事情,刘子轩自然是有听闻。

    更何况事关新皇登基,这么重要的消息,他怎么不知道。

    民间一开始都在传,刚登基的陛下脾气暴戾嗜杀,不是一个仁君和明君。

    但从陛下下令全力赈灾的时候,陛下在民间的口碑就开始逆转了。

    灾民们可不管朝堂的事情,只要陛下大力赈灾救济他们,那就是好陛下。

    至于陛下在都城所使用的雷霆手段,刘子轩是早有耳闻的。

    那么多朝廷大员,陛下说杀就杀,连一丝机会和回旋的空间都不留。

    更何况郑大哥说的不错,从都城带来的官员,即便是有个心思,也没有这个条件和胆量搞鬼。

    “郑大哥,那你的意思是,咱们怀安城赈灾的官员,其中有不法分子,在暗中当鬼”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如果是自己人搞鬼的话,料想手段不至于这么粗糙,这样的做法太明显,太明目张胆,容易暴露自己。”

    “说的也是,那这问题,到底出来哪里呢”

    两人面面相觑,各自心中都没有答案。

    内部出问题的概率不大,那就是只能是外部出问题了。

    郑谦和刘子轩对了对眼神,异口同声道“要不咱们去完乡看看”

    完乡地处怀安城的西边,从怀安城西门走个十五里地左右,再绕过一座山,就能看到完乡的大石门了。

    早年间,完乡就是一个独姓乡镇,是由一个从南方来的完姓商人建立的村落。

    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乡镇,吸引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姓氏也逐渐丰富起来。

    但主要还是完姓人氏为主,管理完乡的人,也是完家祠堂的人。

    完乡历来以农牧渔业为主,因为地理条件不错,依山傍水。

    身后是成片的大山,可用于放牧。

    身前是平滩和怀河,可用于种植农作物以及养鱼。

    可惜的是这次旱灾太过严重,怀河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断流。

    水从怀河源头流到这里,水流都没不过脚面。

    别说养鱼了,灌溉农作物都困难。

    怀河断流,加上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下雨,让严重依赖种植和渔业的完乡民众,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当然了,这些都是官员们报上来的情况。

    “大人,这里就是完乡了。”领路的官员指着刻着完乡两个大字的大石头门说道。

    刘子轩和郑谦从轿子里下来,并肩而立,打量着完乡的情况。

    完乡在籍登记的民众,大概有一千五百余人,第一次登记的灾民大概在两百左右。

    观察了一下完乡的情况,完乡并不是什么穷乡僻壤。

    相反的,完乡因为有完家祠堂在,大家团结一心,还是附近十里八乡发展的比较好的乡镇。

    完乡的大米质量很高,都城那边还有不少老爷喜欢吃此地出产的大米,经济条件并不差。

    灾情刚开始的时候,先帝尚且在世,尚未开始赈灾。

    完乡祠堂就已经开始给完乡受灾的民众,免费发放粮食,用于救急。

    一千五百余人,只有两百人需要救济,基本上符合这里的实际情况。

    实际上受到灾情影响的民众,肯定不只是这点人。

    “郑大哥,你怎么看”

    望着一栋栋规整的房屋,刘子轩开口询问郑谦的意见。

    要他说,以完乡整体的条件来看,民众家里应当是有余粮的,不至于说灾情一来就断粮。

    一日十石,尚且比较合理,但三十石就有点夸张了。

    赈灾是救急,不是救穷,救穷的话,把大唐王朝的整个国库搬空,都是办不到的。

    “咱们也走过看过附近不少的乡镇了,其他地区人数跟完乡相差无几,条件更差的乡镇,报上来的灾民,最多不过五百来人,完乡需要救济的灾民,有点太过夸张了。”

    郑谦捏着下巴,心中不禁接着想道。

    你跟人家人数差不多,还比人家富裕,加上有完家祠堂在。

    没道理到头来你这里需要救济的灾民,比其他乡镇还多,这说不通啊

    “想也是白想,咱们去问问完乡的人,看看具体情况吧”

    正所谓言不如行,光在这瞎想也没啥用。

    来都来了,就走访一下完乡,看一看具体受灾的民众,是不是跟账本上记载的数量吻合。

    若有差错,再细查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接着对症下药。

    郑谦负手往村子里走,刘子轩挑了挑眉,紧随其后。

    两人此次出行,是为了查访完乡的实际情况,穿着官服肯定会引人注意。

    能查到的消息,可能都会因为这身官服而丢失。

    于是两人都穿上便服,随行的人,也穿着寻常百姓的衣服。

    抛开抬轿的轿夫不算,知府衙门加上两位大人,一共就来个十个人。

    其中八人都是怀安知府衙门的捕快,个个都是好手,功夫不俗,为的就是确保两位大人的安全。

    路边上,一家建着院墙的院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大爷。

    老大爷看起来精神抖擞,体态丰腴,压根没有挨饿受冻的迹象。

    郑谦走了过去,开口询问老大爷“这位大爷,敢问你是完乡的本地人么”

    老大爷抬头望了一眼问话的郑谦,以及跟在郑谦周围的人,每个人都面生,自己是一个都不认识。

    心知他们肯定不是这里的人,从外地来的。

    眉眼之中,似乎有些警惕的意味,反问道“你是哪里来的,问这个作甚”

    “嗨我是从都城那边来的商人,本来想跟完乡做点生意,进一批完乡的大米,卖给都城的老爷们吃,赚一点小钱。谁知道闹这么一个旱灾,生意都泡汤了”

    “这不闲着也是闲着,反正离的不远,我索性就来看看,完乡的情况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渡过旱灾,早日产出粮食,我也好早作准备不是”

    听到是从都城来的,做生意的商人。

    老大爷的神色立马就缓和了许多,笑着朝里面喊话“小宣,备茶,有贵客上门”

    不多时,刘子轩和郑谦,就被请到了客房里。

    进来的一路上,郑谦稍微打量了一下屋内的情况。

    老大爷这个家庭条件,就是相比于都城的一般家庭都不遑多让。

    不用说,老大爷肯定不是需要救济的人。

    郑谦一边喝茶,一边开口询问老大爷“大爷,你说这完乡,啥时候能恢复大米的出产,咱还打算做点生意,赚点小钱呢。”

    老大爷抿了抿嘴,挥手示意倒茶的丫头。

    等丫头关门出去后,老大爷端着一杯茶,摩挲着温热的瓷杯,忽然故作神秘的笑道“你若是想做大米的生意,何须等到灾情过去现在,就可以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