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品:《东周故事会

    有一天,齐桓公很不好意思的问管夷吾“我即喜欢打猎,又好色,影响称霸不”

    夷吾回答“不影响。”

    桓公又问“那什么影响称霸”

    答“不知道谁有才能,影响称霸;知道有谁有才能,但不重用,影响称霸;虽然重用,但是怀疑,影响称霸;虽然重用,但总是听信谗言,迟早会产生怀疑,影响称霸。”

    桓公点头“你说的太对了。”

    于是,齐桓公重用管夷吾毫不怀疑,尊称“仲父”,所受礼仪是全国最高级别的,比德高望重的高敬仲还要高。宣布“国家所有大事,先禀告仲父,再告诉国君。凡事全听仲父裁决。”禁止全国人不许说“夷吾”二字。

    再说鲁庄公,听说齐国拜管仲为相,后悔不已,由后悔转为发怒“悔不该听从施伯之言,被小孩子给骗了。”于是,整顿兵马,想要攻打齐国,报上次战败之仇。

    齐桓公知道了,对管仲说“我刚即位,百废待兴,不要在我们国家打仗,把战争挡在国门之外,我们先讨伐鲁国如何”

    管仲说“我国军事力量还未恢复,不可打仗啊”

    桓公不听,派鲍叔牙为大将,率兵进攻鲁国。鲁庄公得到报告就恼了,对施伯说“齐国欺人太甚,竟然打我”

    施伯说道“主公息怒,臣保举一人,可以破敌。”

    庄公问“爱卿推举何人”

    施伯答“臣知道一人,姓曹名刿gui,隐居在东平乡下,从未做过官,这个人才能不在管仲之下。”

    鲁庄公赶快让施伯马上去请。

    曹刿笑着说“你们做官的没有办法了,

    我一个农夫怎么会有破敌之策呢”

    施伯认真的说道“农夫犹破敌之策,就可以被国家破格重用。”

    都是聪明从,不需要再说,二人一同去见鲁庄公。

    庄公问“你有必胜的把握吗”

    曹刿说“战场上瞬息万变,不实地勘察,单凭谋划是不行的,请给我准备战车一乘,我一边观察形势,一边考虑对策。”

    不说大话,谦虚。靠谱庄公喜欢,与曹刿共乘一辆战车,率领部队开赴前线。

    鲍叔牙得知鲁侯率兵而来,严阵以待,鲁庄公也列阵对峙。

    鲍叔牙上一次对阵鲁兵得胜,有点骄傲,下令击鼓进兵,先冲进过去的有重赏。

    鲁庄公听到齐国那边鼓声震地,也命令擂鼓迎战,被曹刿制止住,说“齐军现在势不可挡,等等再战。”并在军中传令“有敢喧哗者立斩。”有军令,鲁军将士憋着劲,不敢做声。

    齐兵来冲鲁国军阵,被弓箭手射回。

    一会儿,齐国这边又战鼓齐鸣,冲杀连天,鲁阵仍然没有反应,齐军又被射了回来。

    鲍叔牙对战士们说“鲁国害怕了,再次冲锋,他们必定逃走。”

    曹刿听到对面齐国战鼓又响,对庄公说“胜利时刻到了,快命令击鼓冲锋吧”

    鲁国这是是第一次鸣鼓,齐国已经是第三次击鼓冲锋了。齐兵见鲁兵两次都不出动,以为这次和上两次一样,都不在意。谁知鼓声一响,鲁国军将突然奋起,像是刚出笼的猛虎,奋勇杀来,刀砍箭射,锐不可挡。

    齐军被打得措手不及,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杀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

    鲁庄公命令

    追杀,又被曹刿gui制止,说“稍等,我观察一下再追不迟。”催促战车,到齐兵阵地上转了一圈,又站到战车上向远处眺望,然后说“可以追了。”

    庄公命令鲁军追赶,杀出三十多里路来,方才停止。缴获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不计其数。

    鲁庄公虽然大败齐国军队,但对战争过程有些疑惑,迷迷糊糊,一头雾水,问曹刿“齐军冲锋了三次你没有迎战,为什么”

    曹刿说“打仗以气势为主,气势强盛就能赢,气势衰竭就要败。鼓,是用来鼓舞气势的,第一次击鼓,气势旺盛;压抑这种气势,等到第二次击鼓,气势就会衰弱,等到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就根本提不起精神来,一点气势没有了。我不让击鼓,就是在积聚能量,蓄势待发,等他第三次击鼓气势已尽,我军则是一鼓作气,以排山倒海之势去战精神萎靡的敌人,怎能不胜利呢”

    庄公恍然大悟,还有一点不明白,又问“齐国军队已经败退,为什么你开始不追,后来才命令追赶呢”

    曹刿说“齐国人狡诈,战斗力很强,不可能一战即败,恐怕他有埋伏,开始败退时我不敢追。我下车看他们败退的轨迹,战车纵横交错,说明军心已经乱了;又看到他们旗帜杂乱,东倒西歪,军士急于逃命,证实齐军是真的败退后,所以才下令追击。”

    庄公佩服曹刿,在战场上保持冷静的头脑,准确分析战场形式,把握战机,授予大将军的职务,推荐曹刿的施伯也受到奖赏。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