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溜冰鞋木屐铁丝

作品:《被穿越后梦想成真

    估计是为了有个调和作用,老妈都没回自己娘家吃午饭。

    整个午饭,姥姥姥爷都长吁短叹的,替关秀芬娘俩伤感。

    “秀芬才三十来岁,姑娘又这么大了,这往后的日子”

    “这娘俩富庆,不能当外人,不能让这娘俩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得当亲人家人”

    “还有俩丫头,就当是多了一个妹妹”

    王宏乐呵呵的。

    “姥姥,怎么不说你外孙”

    “宏小子才不会做岔事是吧外孙”

    除了点头,王宏还能干啥,还有必要干啥

    事情很圆满,临行前,那个执拗的四姥爷,居然出了院门为女儿外孙女送行。

    关秀芬娘俩眉间的阴郁,完全舒展了,就连开的这破厢货,都有种轻快的感觉。

    这一天才是大年。

    每天王宏都会抽时间温习功课,每天都把所有的课程过一遍,从头到尾,有步骤有秩序有条理的温习。

    门开了,关秀芬带着关思凌。

    隐约还听到老妈拽着俩姐姐进房间的声音。

    关秀芬回头看了看,轻轻的掩上门。

    这种郑重其事的行为,把王宏也搞紧张了。干嘛致谢没必要呀。

    “王宏,姨谢谢你。”

    完了完了。可娘俩却坐在王宏对面了。

    “过了初五,我准备开始筹备实验中学和红旗中学门口的文具店。”

    这是两所县城内的初中学校,都有千数在校生,这也是已经说好了的,不知道关秀芬为何要这般郑重。

    “王宏,姨想着,琴丫头和雯丫头分别去管一个店,然后搭配上富贵家的和秀红”

    “秀莲姐从村里搬出来了,这个店都能照看着,不行再雇个人。”

    是这事呀。

    看关秀芬似乎不太踏实的表情,关思凌又紧张的看着自己,王宏有点为难了。

    “店里的实情,我已经告诉秀红了,她的性子我知道,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

    王宏的迟疑,让关秀芬有些吃不准。从王宏跟杜仲林交锋,买下这一院子开始,关秀芬就没有当王宏半大小子看待过。

    这俩三月,自己是亲眼看着这个半大小子给秀莲姐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跟王宏说正事,有时候比跟当初商场经理说话还紧张。

    “秀芬姨,您想过文具店以后的发展吗赚钱是肯定的,赚了钱以后呢是继续开店,还是把钱存起来,就守着这个店面过个小富即安的日子”

    未来文具店的产业有多大,王宏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也知道绝对不算小,再过二三十年,上百亿的规模是肯定的。

    “姨,若是有心做大,把文具店开到保州,开到省城,甚至京城乃至全国,过多的使用亲属,肯定不利于未来扩大规模后的管理。”

    “或者就跟杜老爷子一样,从产品的经销商延伸到产品生产商,发展到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领域去”

    二十年后,或者十年后,有这样的想法没人会惊讶,可现下,关秀芬母女俩都被王宏这所谓的宏图吓着了。

    愣愣的看着,忘记了说什么,该说什么。

    “王宏,姨姨怕没能力做那么大的事”

    一个店没问题,三个店也没问题,若是文具店开到保州关秀芬想想就头皮发麻,心惊胆战的。

    见关秀芬说话都带颤音,关思凌更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王宏突然有些清醒了。

    自己这是咋了见不得赚钱机会。

    本来文具店就是很随意的行为,一开始是想搬出宿舍而已。有文具店,当初也是单纯的想给俩姐姐走出农村的机会。

    现在居然考虑连锁经营了,甚至都思考文具产业了。

    癔症了。

    王宏隐隐有种感觉,不管是文具店还是医疗器械产业,都不会是自己这一生的重点。

    做的梦虽然多,却从来没有想过做某个行业的大拿,似乎自己缺少耐心,更没有杀心和狠心,玩不了尔虞我诈。

    至于自己最终的路,还需要逐渐活下去明晰。

    这突然给秀芬姨加担子,还真是癔症了。

    机遇一直存在,并不是所有遇到机会的人都可以飞黄腾达。强人所难了,守着个店面,在这样的小县城里,未必就过的不幸福。

    家里也如此。自己想的多了,对家人不一定是幸福,或许是负累。

    “秀芬姨,是我胡思乱想了,您别在意。文具店就交给您张罗,怎么做您自己拿主意。多操心,把账面理清,别最后影响家人的感情”

    这话一说,王宏有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不被任何事物牵绊。

    杜馨的学生阶段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爷爷带着父母做生意,杜馨从小就跟着,没有在那个学校完整的度过。从县城到市里,再到省城,愣是没有几个处的好的同学。

    这回省城过年,没过初五,就彻底闲在家里了。小杜立成更是一直在京城,同样对省城不熟悉。父母过年也忙乎厂子里的事,姐弟俩一商量,直接奔向王宏了。

    所以,在王宏睡到自然醒,就听见院子里的热闹。

    “你们这”

    有点不敢信,居然是杜馨姐弟来了。

    “早上五点就出门了,走二级路,一路飙车哈哈哈,厉害吧”

    说着,杜馨还忽闪着驾驶本。

    嘚瑟了一阵,这才一个个开始认人。这丫头还真是自来熟,估计也就是刚相互认识,就仿佛是关秀莲的又一个闺女了,那个亲热,比王琴王雯还贴心。

    从普桑的后备箱,一样一样的拿着礼品,小杜立成也倒换着小短腿,一趟一趟的搬运。

    “给多少人家是富贵人家,给少了不好看。”

    老爸老妈躲一边商量给压岁钱。真以村里的标准,给个五块,那都是至亲,还是大礼。可这是杜老爷子的孙儿孙女。

    “二十五十不算少,一百也不算多,就是不给,有口吃的也算给他面子。爸、妈,随心意给吧,又不是真的为这俩压岁钱的。”

    “小兔崽子,说什么呢这是礼节人家大过年上门,做长辈的不给压岁钱,让你爹娘老子脸往哪儿放”

    见老妈是真的当回事,王宏赶紧逃离了。

    老爸费力八经的用红纸折叠成的红包,杜馨就当着人的面拆开了,拽出蓝色的百元大钞“小弟,看到了吧跟着姐有饭吃”

    三个长辈,三百元,在这时代,的确算是大手笔了。这完全就是按照年三十晚上,秀芬姨给自己姐弟的标准了。

    咋咋呼呼的杜馨,刚吃完早餐,就叫嚷着让王宏带着玩。

    屁大的小县城,除了台球厅就是录像厅,要不就是舞厅,都不适合带着这么多女孩子去。王宏也压根没去过。

    “要不咱们去滑冰”应该是溜,这字眼怕是敏感词,就用滑了。

    “滑旱冰呀”

    听杜馨这口气,似乎不怎么感兴趣。

    “不是,我二姐说的滑冰,是真正的滑冰,就是在冰面上溜。”

    这都是小时候的保留节目。

    饮马河落差不大,枯水季节水流缓慢,每年冬季都会上冻,在王家湾和县城之间有一个大水潭,一到冬季,就会结很厚实的冰。

    这就是方圆小伙伴们的玩场。

    “真的滑冰呀京城里都说什么海滑冰,姐都没去过。就这么定了,宏小子,带姐去滑冰。”

    滑冰容易,没冰鞋呀。这不是打呲溜滑,随便什么鞋都可以呲溜,真正要想在冰面上溜痛快了,冰鞋是必备的。

    王宏好说,自制的冰鞋一直有,脚大了也无所谓,可调。就是王琴和王雯也都有。

    看关思凌的神情,心向往而人怯。估计也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不去,我的冰鞋看谁合适用。”

    王琴到底是岁数偏大些,又不是像杜馨那样的咋呼性格。

    “反正是不够,都得做。大姐,一块去吧。把各人的鞋码告诉我,现在就做。”

    杜馨根本就没搞明白王宏姐弟在说什么。冰鞋知道,也清楚想玩的痛快些,需要有冰鞋。可自己做又是怎么回事

    在完全懵着的状态下,拉着小弟,看着王宏翻腾出木匠的家伙什,看着王琴和王雯也都上手“思凌,你知道他们干嘛”

    关思凌摇摇头,突然想起了什么“馨姐,我以后叫关思思。”

    杜馨似乎愣了一下“好。我回去让爷爷帮你,把名字改过来”

    王宏这时候已经开始找好了适合的木板,开始依照各人的鞋码做出了鞋样,又比划着开始剪铁丝

    手法真的很熟练。

    当王宏把适合每个人的木屐铁丝滑冰鞋做好,并用帆布条做成凉鞋那种固定在自己的鞋上时,杜馨都觉得自己这二十年活的特没滋味。

    木板,也可以称之为木屐,在木板下面绑一条或者两条铁丝,在用帆布条做固定绳,就是北方农村孩童们的滑冰鞋。

    王宏为了稳定,踩着舒服,全部是两根粗铁丝,还创造性的把木板两层叠加固定死。

    就这,杜馨端详着这简易的滑冰鞋,硬是舍不得视线离开人,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