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3章 茶馆
作品:《下堂世子妃要富甲天下》 “不必,不必。我鼻子不好。”
“这瓜子是甜的。”
“甜的”袁小满的惊讶和好奇心占据了上风,竟然主动凑过去闻了闻瓜子的味道,的确是甜的。
瓜子多半都是没有味道或者是咸口的,这种甜口的瓜子还是头一回见,而且袁小满也想象不出它的味道。
“甜口的瓜子口味新奇,能做出来的就只有一家茶馆。你说,这是不是线索”
这的确是个线索,对于现在而言,这是唯一的线索。只是这茶馆人来人往的,这么点线索,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但是,九皇子却是拿着夜明珠蹲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找。袁小满虽觉得没什么用,但也还是和他一起一寸一寸地找。
过了片刻,袁小满找到了一朵被压扁的花。这花看着奇特,是红色的,花瓣并不是一片一片的,而是一条一条的,看着就像是一朵盛开的烟花。这种话名叫合欢花,又叫马缨花。
此花在京城并不少见,但偏偏在这码头并没有。现在正是马缨花的花期,这花会出现在这里,便说明是从枝头掉落在刺客身上,一并给带过来的。
这也算是个证据,似是而非的证据。
九皇子倒是挺高兴的。他告诉袁小满,那个茶馆边上没有种马缨花,这自然就是一个新的证据。
二人又搜寻了一会儿,没有别的发现,便把夜明珠收了起来,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
第二天,九皇子的帖子便递到了顾宅,是来请世子和世子妃去茶馆听说书的。这是他们前一天晚上就说好了的,所以今日袁小满也是难得的起了个大早。
顾砚行和秦阳的眼神却都是非常的奇怪,瞧着就像是袁小满红杏出墙了一般。
就算是带上了顾砚行,可他的表情怎么看都不怎么痛快。即使是袁小满在马车里给他解释过了,可等到了茶馆门口,下了马车,他依然是沉着一张脸。
九皇子已经在二楼临窗的位置占了个座,小二早早地得了吩咐,领着他们直接上了二楼。
几人落座。顾砚行的眼睛上蒙着绸缎,倒是瞧不见什么。但是,他身后的秦阳却是虎视眈眈,直到九皇子的目光和他的对上了,这才察觉到失礼,收回了目光。
他们在此听说书是假,观察来此的客人是真。只是,来这里听说书的人有许多,大多楼下大厅的位置,座无虚席,要想找到,还真是得费些功夫。
“老九,你怎么和他们混在一起了”
四人惊讶回头,便瞧见昌王竟然出现在了茶馆,身后还跟着很多侍卫。他自顾自地坐下,完全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还一脸探究地看向了九皇子。
玉骨的扇子一合,发出了好听的声响。而后,这扇子便指向了楼下大堂的说书人。“自然是来听说书的。”
“你也是来听说书的”袁小满挑了一下眉。这小子昨儿个还怕的要死,今日怎么就出来晃悠,招摇过市了
昌王十分自豪地介绍了他身后的这些侍卫。这些人,全都是禁军里面一顶一的好手,有他们保护,定然是万无一失。最重要的一点,昌王是个游玩惯了的人,怎么可能闲的住。
只不过,昌王能出现在此处,却也是说不过去的。
“你外公和舅舅刚刚惨死,你就在这儿听说书。就不怕御史台参你一本,说你不孝”
庞家那两父子常年在江南,昌王和他们也就见过几面。要说感情,他的确和他们没什么感情,昨儿个只是被吓着了。若说真伤心的,便只有庞贵妃一个人了。只是这些,昌王自然不会在他们面前承认,反而说道:“我这是在给刺客制造机会,引蛇出洞呢我可是听说了,刑部那边一点儿证据都没找到,没用的很”
“那你去别处引蛇出洞吧。只待在这里,他们哪儿能瞧见你呢”
袁小满只是想顺水推舟将昌王给劝走,毕竟他这么大一个人杵在这儿,还有那么躲的侍卫跟着,实在是扎眼的很。就算是他们真的发现了可疑的人物,只怕也不好办。
可昌王却是不肯走,说道:“别啊,他们虽然厉害,但是瞧见你我才安心。”
此时,就像是有天雷滚滚。九皇子玩味地挑起了眉,那些侍卫们也是眼观鼻,鼻观心。所有人都是不由自主地去偷瞄顾砚行的脸色,果然看见他的脸黑成了锅底一般。
袁小满刚想驳回这句话,可九皇子却在此时突然又收起了扇子,而且动静比刚才要大上许多。而后,他的手就拿着扇子挂在了旁边的栏杆上,手腕看似松松垮垮地挂着,但是扇子却是准确无误地指着楼下大堂里的一个人。
此人虽然穿着和身旁的那些平民百姓没什么差别,但是从眼神就能看出来,他比别的百姓要警惕很多。
来这儿听说书的人多半都是消遣,所以不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会显得散漫许多。可是,这个人不一样,他看似随意的站姿其实是为离开做准备,而且眼神一直时不时地观察周围的情况。倒不是说这个茶馆里面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个人所产生的习惯恰恰说明了他并不是一般人。
而此时,他手里正好碰着一把瓜子在嗑。
为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并没有立刻行动。九皇子的脚在桌下踢了一下顾砚行。这一下来的有些突然,可顾砚行却是明白了九皇子的意思,突然起身往外走。
“世子,你这是去哪儿啊”九皇子顺嘴一问,秦阳马上就接上了。他紧跟着顾砚行出去,还说道:“世子莫急,此事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话一说,九皇子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起来了,麻溜儿地就追着顾砚行和秦阳出去了。
九皇子也在此时离去,袁小满继续留在二楼监视着这个人的一举一动。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