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以和为贵”(小修)

作品:《七零自由恋爱

    婚姻这种事情,  说起来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但真结过的都知道,忙碌的其实是大人。

    一对新人就是被推着走,  叫干什么得干什么。

    不过沈乔和郑重的情况都比较特殊,前者是孤身在外、离家千里,后者更是不提也罢,一应事都得自己来。

    然而看在郑氏长辈们的眼里,到底不成样子。

    本地重宗族,长辈们向来很有话语权,  几位老叔公方面都苦口婆心“劝”过郑重给哥哥背黑锅,那叫一个有理有据,  让他要为大局着想。

    这会跟李红娟和郑讲义说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郑讲义是个典型的乡下汉子,埋头干活、回家吃饭、万事不管。

    哪怕是这种时候,都在一旁抽着烟不发言。

    唯有李红娟说“不是我们不去给他帮忙,是他压根没跟我们商量。”

    八叔公偶尔也是能讲几句公道话,  说“那也是你们以前对不起他,这不就是个低头的好机会。”

    做父母的去低头,  李红娟本来就看不上沈乔,哪里会愿意,  嘟嘟囔囔道“老四从小脾气倔,  我有什么办法。”

    没办法就想办法呗,一位太叔公拍板说“总之没有爹娘在,孩子自己办亲事的道理,  除非你们当自己是死的。”

    老思想就是这样,  他是最年长的长辈,  说话几乎等于一锤定音。

    李红娟再不乐意,  也只能点头,毕竟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规矩就是这样。

    说起来,儿子到底是亲生的,她还是愿意管,但沈乔她是千百个看不上,态度里难免带出些。

    这几天算是比较清闲的时候,地里的活不多。

    不过郑重一年到头都很忙,着家的时候反而很少。

    李红娟找他也没别的地方,打听清楚后到山上去。

    大队靠着两座山,都是没有名字的,一座埋着老郑家的祖祖辈辈,一座给大家些生活用品,只要说上山一准是后者。

    她嫁到这儿几十年,熟门熟路找到人。

    郑重正在挖土,看到她愣一会,还是没打招呼目不斜视地干活。

    李红娟是真替自己不值,想想好不容易把他养大,受点委屈就恨上全家,未免也太不聪明,不过是名声上差一点,好处还多着呢。

    要不说老四打小不聪明,太愣。

    她清清嗓子说“你真打算娶沈乔”

    就这一句,郑重听着觉得有哪里奇怪。

    很多时候他都是能辨别语意,却不知道怎么反驳,这会也只是闷闷地“嗯”一声,继续挥着锄头。

    李红娟觉得他小时候还没有这样难沟通,是越长大越说不到一块,想想另外一个儿子,更确定当年是对的。

    她道“你自己日子都这样,再带个拖油”

    话到一半郑重已经听出来,坚定道“她不是。”

    李红娟撇撇嘴说“就她那点工分,身体又弱。”

    这两句是事实,不过郑重不在乎,甚至觉得这话刺耳得很,说“跟你没关系。”

    到现在连声“妈”都不叫,你啊你的。

    李红娟觉得又是讨没趣,说“我是给你拿钱来的,你哥说了,结婚的钱他全出。”

    郑重听不得“哥”这个字,半蹲下来把两担土挑起来,说“不用。”

    说完就走,也不知道是有多少力气,还能健步如飞。

    李红娟给气的,地上随便踹一脚,反倒被杂草勾得摔倒。

    她愤愤拍拍土往山下走,路上遇见人自然要寒暄。

    不一会儿,郑俊峰要花大钱给弟弟结婚,却被拒绝的消息就传遍大队。

    当年的事,是非大家有公论。

    不过一致认为都已经这样,再不拿点好处是傻子。

    反正郑重实际上没怎么吃亏,名声这种东西不过是可大可小的东西,在真金白银前一文不值。

    人家郑俊峰现在可是什么主任了,手缝里漏一点都够人吃的,这么倔能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叫大家觉得更傻而已。

    尤其是长辈们,觉得和睦才是家族兴旺的样子,借着这个机会,索性叫郑冲吧去好好劝劝。

    这事,郑冲吧是不大愿意的,但他这个大队长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只得硬着头皮去。

    郑重还以为人家是来给他送票的,眼里带着喜色,结果听完之后不免大失所望,平静道“叔,我没有哥哥。”

    这意思,就是想彻底断绝关系,跟他从家里搬出来那会一模一样。

    郑冲吧也少见这样的年轻人,叹口气说“你也是要成家立业的人了,兜里多揣点钱没坏处。”

    这句算是掏心掏肺,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郑重知道自己的执着在很多人眼里是愚蠢,沉默片刻说“我有手有脚,养得起沈乔。”

    他们日子过得下去,更不会希冀于从他的痛苦中得到补偿。

    郑冲吧也就是走个过场,见状转移话题道“你不是问我家的小半导体吗老三说能弄。”

    老三就是他当兵的儿子,已经是个小领导,平常对父母很孝敬,他也算是队里难得的好命人。

    郑重这才又高兴起来,说“多少钱都行。”

    他也是听人家说的,城里时兴“三转一响”,沈乔已经有手表,缝纫机跟自行车又贵又费票,算起来只有“一响”是他买得起的。

    郑冲吧拍拍他的肩说“四十五块不要票,赶在你们结婚前应该能到。”

    虽然是二手的东西,但在大队已经是很了不起,这会就没必要说出来,毕竟是结婚用。

    郑重点点头,说“给您添麻烦了。”

    郑冲吧也觉得自己有对不住他的地方,说“有什么事尽管家里来。”

    他一心想做个好领导,可真要做不是件容易事。

    郑重靠得住的长辈也就这一家,婚姻大事上多少需要帮忙。

    他道“也给婶子添麻烦了。”

    郑冲吧不甚在意挥挥手,说“她就爱凑热闹,爱做媒。”

    妇女嘛,不就那样。

    两个人没再多说话,各自散开。

    郑冲吧慢悠悠到家,跟媳妇说“你也去找小沈说和说和。”

    冲婶撇嘴道“我才不去惹人嫌。”

    沈知青可不是什么脾气很好的人。

    郑冲吧“啧”一声说“叫你去你就去。”

    冲婶没办法,只得跑这一趟。

    沈乔看她来,连忙请人进屋坐,倒茶说“婶子,是有什么我要做的吗”

    心里嘀咕着规矩也太多了,又要这样,又要那样。

    冲婶不好开口,索性唠家常几句才说“这话本来我不该说的。”

    都知道不该说,还是要说。

    沈乔心想这世上真是事事是这样,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道“您说。”

    冲婶犹豫着说“郑重家里的事,你都知道吧”

    能有什么不知道的,沈乔点头道“差不多。”

    冲婶叹口气,说“我呢也觉得这话不大好,但还是得说,你们还年轻,将来有孩子用钱的地方很多,该拿着的就拿着吧,也是郑俊峰欠郑重的。”

    沈乔茫然“啊”一声,因为这事她压根没听说过,不过很快反应过来道“我们有手有脚,这个钱花不下去。”

    那是郑重的耻辱,是绝不能和解的事情。

    冲婶也料到她会这么说,又劝两句,看她还是油盐不进的样子,也就走了。

    倒是沈乔,请李丽云帮她打听几句,得知外头怎么传的后蹙眉道“不要钱就是不识好歹吗”

    李丽云也是学话,摆手说“不是我的意思啊。”

    沈乔好笑看她,眼睛一转说“行,要给钱他们就给吧。”

    李丽云吃惊道“真的假的。”

    又忧心忡忡说“你还是跟你男人商量一下吧。”

    沈乔被“你男人”这个说法羞的,不过采纳这个意见。

    她和郑重之间的谈话且不提,就说大队里很快流传一则大新闻,那就是沈乔有六百八十八的嫁妆。

    按照本地的习俗,聘礼得是嫁妆的两倍,当然家家都不富裕,基本都是八块和十八块而已。

    像三位数这种听着就像是天方夜谭,更何况是这么多,但这事在沈乔身上倒像是真的,很多人都夸张地渲染着,亲眼目睹她收到了跟山一样的包裹。

    沈乔自己其实都有些惊讶,毕竟她虽然给家里和亲近的长辈们写信,但那也只是为礼数周到,并没有期待得到什么,没想到叔伯姨舅们以及结婚的堂表兄弟姐妹们都给她寄了东西和红包。

    大家的日子都是稀疏平常,只是按惯例给个几块钱,不过人数众多,凑起来也有个小一百,连同自家兄弟寄来的,已经算是很丰厚。

    当然,要是她当时在父母的促成下嫁,几百块肯定是有的,哪像现在收到信连句话都不问。

    不过这些她现在都不再去想,只等着李红娟的反应,毕竟到处放话说郑俊峰要给弟弟结婚全包,总得拿出来吧。

    像她一样等着的人很多,不少人甚至上门催促。

    本地就这样,哪有做父母的不给孩子聘礼钱,娶儿媳妇本身就是长辈的大人的责任,大家都觉得是应该的。

    李红娟则是有苦难言,心想六百八十八的两倍,她一辈子都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钱。

    老二是说过给弟弟,那也是顶多两三百,毕竟都是有家有口的人,城里花销也大,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但她虽然不知道有个词叫覆水难收,意思还是明白的,想想还是给城里去信,隐约觉得是给孩子闯祸了。

    不过郑俊峰收到信倒是还好,觉得世上没有人比他再了解弟弟的倔强,想想这么多年的纷纷扰扰也该有个结果。

    他不能总是背着让弟弟做替死鬼的罪过生活,毕竟谁不希望自己是有罪的。

    此刻,也许就是他重振名声的时候。

    郑俊峰心里筹谋着,特意请个假决定回老家一趟。

    这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是一趟他将终生后悔的出行。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