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作品:《在茶场的日子里》 知青们继续往前走,大约一个多小时后,一座大山横亘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停下了脚步。由此往前看,他们看到了在山体的一侧开辟出的一段小路。这是一段从悬崖峭壁下开凿出来的小路。陈文海对陈雅丽说
“这条小路开凿出来一定很不容易,也许是社员们用原始的劳动工具开凿出来的”
“遗憾的是这段小路太狭窄了,只能容一个人通过。”
他们刚走完这段小路,忽然看到在他们的头顶上有一块巨石突兀而出,王雪纯担心地问陈雅丽
“这块大石头会不会突然掉下来啊”
“你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如果这块大石头真的突然掉下来,一定会把人砸成肉饼”陈文海打趣道。
“你说得好吓人呀”王雪纯停止脚步对陈文海说,“你这么说,我都不敢过去了”
“那你就别过去了呗”
“那可不行,我还想回家看父母呢”
“你既怕被石头砸着又想回家看父母,如果从哲学的角度讲,这是一个两难选择的命题。”张建国貌似一个哲学家的身份跟王雪纯开玩笑。
“你别跟王雪纯开这样的玩笑,她不懂哲学”陈雅丽对张建国说,然后拉住王雪纯的手,“走,咱俩一起过去。”
“你真是我的好妹妹”说完,王雪纯便和陈雅丽手拉着手一起从那块悬空的巨石下面走了过去。
“你怕不怕”等王雪纯和陈雅丽走过去后,陈文海这样问张慧芳。
“只要你不怕,我也不怕”张慧芳笑着回答道。
他们俩一起从那块巨石下面通过后,张慧芳跟陈文海开玩笑
“怎么样,本小姐通过革命实践的锻炼,是不是有进步了”
“有进步,而且有很大的进步”陈文海也跟她开玩笑,“你变得勇敢了,已经成为一个革命队伍里的好同志了”
“难道我以前就不是一个革命队伍里的好同志吗”
“以前也是”
“这么说还差不多”
走完那条乡间小路后,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条沥青公路。公路旁边有一个车站,这时,车还没有来,陈雅丽指了指公路对面的一家小商店对大家说“我们到那里去看看有没有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进了那家小商店后,陈文海看中了一种软皮笔记本,便买了两本,然后对陈雅丽说
“我以后写小说,就把小说稿誊写在这两本笔记本上。”
“誊完了后别忘了给我看,我要成为你小说的第一读者”
“这没有问题,我一定会把我写的小说在第一时间给你看”
“还有我呢”张慧芳连忙笑着说道。
后来,在知青返城后,陈文海果然把他写的小说稿誊在了这两本笔记本上。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陈文海参加了高考并被录取。在去看望曹春福、杨冬生、陈雅丽、韩素梅的时候,陈文海顺便带上了这两本笔记本,使他们有幸看到了这些小说。令人遗憾的是,张慧芳未能成为这些小说的读者在知青返城后,陈文海和张慧芳一别就是30多年,陈文海没有跟任何人再提起张慧芳
买了笔记本后没过多长时间,车就来了,于是,他们便一蜂窝地向车站涌去,然后兴高采烈地上了车。
本来车厢内人不算很多,然而,一下上来八个知青就显得很拥挤了。
在拥挤晃荡的车厢内,陈文海正好和张慧芳挨在一起,张慧芳红着脸意味深长对陈文海说
“这车如果开得再慢一点就好了”
王雪纯对张慧芳说
“别人都希望车开得越快越好,你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啊”
“你傻呀”陈雅丽忍不住笑了起来。
“难道你没看到陈文海站在她的身边吗”陈雅丽说道。
“噢,我明白了”王雪纯说道。
“你明白什么呀”张慧芳的脸羞得更红了,伸出小拳头要去捶王雪纯。
王雪纯连忙向旁边闪了闪,“好妹妹,你别打我,我怕疼”
终于到站了,知青们又是蜂拥而下。
下车后,知青们约好晚上,他们要互相串串门。
到了晚上,张建国和陈雅丽来到陈文海的家。
陈雅丽对陈文海说
“我们三个一起到张慧芳家去吧”
沈若兰连忙过来对陈雅丽说
“你们两个去吧,陈文海不能去”
“陈文海不去,我也不去了”陈雅丽感到很扫兴。
“你们俩进来玩一会儿。”陈文海说道。
进屋聊了一会,陈雅丽对陈文海说
“我们三个出去散散步吧,待在屋里怪闷的”
于是,他们三个便一起从屋里走了出来。
走在路上,陈雅丽对陈文海说
“你妈好怪呀,为什么不让你跟我们一起上张慧芳家去”
“难道你还不明白我妈反对我跟张慧芳好”
“你妈越反对,你就越跟张慧芳好,看她能把你怎么样我们仨这就上张慧芳家去”
“这样不好吧”张建国犹豫起来,“这事如果让他妈知道了,他妈问起我,我该怎么回答呀”
“笨蛋,你就不会说是张慧芳邀请我们去的吗”
“那我们就走吧”张建国只好妥协让步了。
他们三个来到张慧芳所在的那栋楼房旁边,陈雅丽对张建国说
“张慧芳这会儿会不会不在家里她跟韩素梅的关系不错,也许她这会儿正在韩素梅家里玩呢。”
陈雅丽刚说完,就听到楼上有人喊道
“哎,你们仨快上来”
他们三个人抬头一看,原来是张慧芳,这使陈文海和陈雅丽喜出望外。
陈雅丽对身边的两个伙伴说
“我们赶快上去吧”
来到楼上,陈雅丽轻轻地敲了敲门,“来了来了”,马上从屋里传出了张慧芳的声音。门“吱”地一声开了,张慧芳笑容可掬,“欢迎三位光临”
进屋后,韩素梅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欢迎三位贵宾光临指导”
“我们又不是领导干部,谈不上光临指导”陈雅丽说道,“我们是普通百姓来随便串串门”
“欢迎陈文海光临寒舍”张慧芳跟他开玩笑,“你是来采访我的吧如果是,本小姐愿意接受你的采访”
“我又不是记着张慧芳小姐如此高抬我,岂不羞煞我也”
“在我们眼里,你是一个大作家”张慧芳继续跟他开玩笑,“如果你有什么新作发表,本小姐一定会拜读”
“你的知青题材长篇小说什么时候才能问世啊”韩素梅也跟他开玩笑,“如果你的大作出版了,我一定会去新华书店一本”
“你的这部长篇小说会把我们八个知青都写进去吗”
“这还用问吗”
跟以往一样,白天,知青们不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就是逛商店和书店,到了晚上,就互相串门。
二汽粉末冶金厂坐落于均县三官殿,离县城不算很远。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去县城通常是靠步行。从家属区到县城要走两小时的路。
他们几个去了一趟县城。
在去县城的路上,曹春福告诉陈文海
他的父亲曹长江经过长征,战争年代当过首长的警卫员。他有两个妹妹,其中有一个正在县城上高中,她叫曹晓燕,
陈文海见过曹晓燕几次。今天晚上,陈文海打算再去他家一次,然而,他刚跨出门,就遇到了杨冬生,杨冬生热情地邀请他“上我家去玩一会儿”
来到杨冬生的家,杨艳丽跟陈文海开玩笑
“欢迎大作家到我家来做客”
“我只不过是喜欢写点东西罢了,那些文章只能算是涂鸦之作”
“你真谦虚”杨艳丽对他说,“我弟弟就是不爱看书,光知道玩你应该多帮帮他呀”
聊了一会儿,陈文海对杨冬生说
“咱俩一起上曹春福家去吧”
“我已经去过了。”
“那我就一个人过去。”
“你去吧”杨冬生接着又说道
“曹晓燕很敬佩你的刻苦学习精神”
2022年2月10日修改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