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1章外交部侍郎

作品:《京剧名角之杨小秋传

    杨小秋有些惊讶,立刻自我介绍。

    “仲甫先生,我叫杨小秋,隔壁园子一个唱戏的。”

    陈乾生并未因为杨小秋是一个唱戏的,便请看了他,而是说道“杨先生对新学的东西也感兴趣”

    杨小秋回答道“只是看看,看看而已。”

    杨小秋说完,好奇的问道“刚刚听陈先生说人民和百姓的不同,确实也让我耳目一新,那么百姓如何才能够变成人民呢”

    陈乾生笑着回答道“这话说不得,说不得。”

    杨小秋愕然。

    陈乾生笑着开口道“因为我当初说过,然后被学院开除了,自然是说不得。”

    杨小秋明白了陈乾生说这番话的意境。

    说不得,因为涉嫌发动了。

    如今这个大清王朝虽然风雨飘摇,可也没有到可以随便乱说话的地步。

    杨小秋理解,也就不多说了。

    杨小秋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既然陈先生在浙江陆军学校任教,那不知道陈先生到京城来做什么”

    杨小秋也就是随口一问,没有想着这位陈先生能够回答自己,可没有想到他竟然回答自己了。

    “我是来看我朋友的,如果杨先生感兴趣的话,可以随我一同去见我的那位朋友,我的那位朋友也是志向远大之人。”

    杨小秋拒绝了,他虽然对着新学感兴趣,可并不想掺和其中。

    他这一生算是悲惨,原以为当了京城会变得不一样。

    哪里知晓落到这样的地步。

    也许自己是天煞孤星,也许自己是扫把星,就不麻烦他人了。

    主要是不去打扰他人了,会为别人带来不幸。

    陈乾生深深的看了一眼杨小秋,买了两本书,然后付了钱,走出了书店。

    杨小秋赶紧跑出来,对着陈乾生喊道“仲

    甫先生,现在外面下着大雪,这把伞给你吧”

    杨小秋将伞奉上,陈乾生看着这一幕,笑了笑,并未拒绝。

    接过伞后问道“我要如何把伞还给你呢”

    杨小秋回答道“我就在城西名为何崇楼的戏园子唱戏,如果仲甫先生想要还伞,就去那儿找我吧”

    陈乾生应下,撑着伞,腋下夹着两本书,离去。

    杨小秋看着他离去,突然嘴角一笑,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微笑,而这样的微笑,有好长时间没有发出来了。

    他喜欢和读书人交流,因为读书人能够让他了解到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他也算是个读书人,不对,他也只能够算是半个读书人。

    杨小秋回到书店,继续看书,然后等到风雪停了,拿了两本和陈乾生相同的书,结账离去。

    回到园子,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王玉珍见杨小秋回来,立刻说道;“我去给你热饭”

    杨小秋摇头道“师娘,还是我自己去吧”

    王玉珍发现了杨小秋今天有些不同,还带回来了两本书。

    两本很普通的书,都是类型的,没有什么稀奇的。

    反正王玉珍是不太爱看这种的,没意思,她更喜欢做一些手工,能够静下心来了。

    确实这段话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即便是她,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去怎么接受。

    可不接受又能够如何呢

    人啊,终究是个普通人

    杨小秋在吃饭的时候,开口询问道“师娘,今天谁上台唱戏了”

    王玉珍开口道“马上要过年了,你师父提前封箱了,给大家伙多发了一些银钱,让他们过一个好年。”

    杨小秋惊讶的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王玉珍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该怎么

    回答。

    杨小秋看着自己师娘脸上的表情,也非常的复杂。

    这段日子,自己确实一直没有关注园子是个什么情况。

    如今大师兄腿废了,二师兄不知道在哪,三师姐,也就是依依去了南洋,而自己一直颓废着。

    即便师父还在,可毕竟他没办法上台唱戏了。

    倒不是他不能够唱戏,是他已经退很久了,这段时间好几场都是他顶上的。

    园子的生意时好时坏,杨小秋其实有注意,可也没有去刻意在乎。

    自己真是个混账玩意儿,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些。

    想到这里,杨小秋就生自己气。

    不过现在既然已经封箱了,那么就准备好好过年吧

    即便今年园子里面,只有三个人过这个年,依旧要热热闹闹的,不是为了别人看到,是因为何崇楼从创办以来,一直就是热热闹闹的。

    第二日,便是小年,杨小秋上街置办了很多的东西。

    大灯笼、对联,还有许多福字。

    至于喜字,自己和依依成亲的时候,大师兄买了好多,还剩了好多,自己就不花那个冤枉钱了。

    何崇楼和王玉珍见到杨小秋买这么多东西回来,发现他确实是恢复了啊

    他们也为杨小秋高兴

    杨小秋正打算说话的时候,外院传来了动静,他将东西放下后,对着王玉珍和何崇楼说道;“我先去看看”

    何崇楼回答道“去吧”

    杨小秋走到外院,便看见门口站在两个男人。

    其中一个人杨小秋认识,仲甫先生,好像姓陈,叫什么,杨小秋给忘记了,是在浙江陆军学校教书的。

    陈乾生走上前来对着杨小秋说道“我是来还伞的谢谢昨日大雪,杨先生借伞给我”

    杨小秋回复道;“客气了,仲甫先生”

    接着他又看向了旁边这个有着两撇大胡子的男人,杨小秋说道“这位想必就是仲甫先生来京城要拜访的人吧”

    两撇胡子的人一直在打量着杨小秋,许久后才开口道“我早有听闻过杨先生,听说杨小秋是何崇楼的亲传弟子,唱戏一绝,奈何在京城一直未曾来听过,深感遗憾。”

    杨小秋作揖道“先生谬赞了,我学的东西不值一提。”

    男人也介绍道“我叫辜鸿铭,听说杨先生对新学有些了解,所以便跟着我这个好友过来了。”

    陈乾生也介绍道“这位辜先生可不简单,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可以说在在这方,是我们中国的第一人。”

    杨小秋听完,内心震动。

    而杨小秋不知道的是,这位即将担任清朝的外交部侍郎,可是个大官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