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092、礼赞,天堂的声音?讽刺之音!【8/10】

作品:《文娱使徒

    卓越在林轩走出房门前“对了林总。”

    林轩回头“还有事儿”

    “是游戏平台和博物馆,目前,博物馆的游戏馆厅已经可以正式营业了。”

    林轩思索了片刻“那这样,下周一开始正式营业,我在节目里通知一声。”

    卓越“周一工期应该没问题,我安排人准备,那游戏平台上线的话”

    “就安排在周二吧。”

    回到演播厅,林轩登台。

    此时的直播中,正在播放我是穿越者的片头。

    “我是穿越者,谁来驳倒我。”

    “我带着一个世界的文化,来到了蓝星。”

    “你如果不相信,请你找到漏洞。”

    “你如果相信,请你欣赏这瑰丽的地星文明。”

    “我是林轩,你准备好了吗”

    弹幕上,油管弹幕上,正在刷屏

    大不敬

    亵渎

    烧死他

    烧死他当然是少部分人发的,不过此时,油管弹幕上,很多铁粉都不出声了。

    只有少部分无神主义者正在发声吵吵什么吵吵。

    我笑了,这就算亵渎了那你们可真玻璃心啊。

    台上的林轩微笑“大家久等了,下半场正式开始。”

    “我说过,下半场会带大家听交响曲。”

    “不过迫于时间原因,第一首交响曲,我们只讨论终章部分。”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终章欢乐颂”

    此话一出,弹幕清空。

    过了三秒才疯狂刷动

    神圣音乐

    礼赞歌曲

    教音

    所有人都不敢刷亵渎啊,烧死他一类的话了。

    弹幕顿时清爽了很多。

    台上的林轩内心在笑。

    听吧,好好听听这首神圣音乐,只有最虔诚的信徒才能写出它来。

    林轩现在可不会告诉观众贝多芬是个无神论者。

    也不会告诉观众第九交响曲是充满了坎坷,带着嘲讽意味而谱写的伟大篇章。

    林轩只想让他们自己去听。

    这就好像,最忠实的自有人类信奉者作家但丁写了神曲。

    在变局的最前沿,贝多芬写了欢乐颂。

    林轩没有磨叽,背景音乐直接放了起来。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

    消除一切分离。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

    人类团结成兄弟。”

    激昂的合唱团神圣肃穆,交响乐宏大,气势恢宏,严肃而圣洁。

    当这一段播放完的时候,现场的指挥家博伊尔已经傻了。

    莫多夫也傻了。

    在华丽乐章时代,圣歌完全要靠唱诗班吟唱的时候以特殊语调和整齐且本质上就是天籁之音的嗓音来凸显。

    比如弥赛亚中的哈里路亚。

    哈里路亚,哈里路亚,哈里哈里路亚

    而这首欢乐颂,充满了节奏和情绪的调动。

    仅仅以交响乐,就让人明白了神圣,圣洁这些词汇。

    这是什么这是虔诚之音

    最忠实的信徒才能写出这样的交响曲

    可惜歌词是欢乐女神,不应该改成欢乐圣母更好么

    那谁知道,可能地星上没有圣母的说法,管祂叫女神呢

    所以,北美白衣大主教

    很快,一位西欧白袍大主教发推特“神爱世人,包括他所创造的其他世界,作为神的子民,我们应该与其他世界神之子民共情。”

    他同时附上了这一个直播片段。

    如此神圣的音乐,来自于另一个世界

    看来另一个世界基本上和我们是一样的。

    当然了,无神论者对此不屑一顾,也懒得点进去看。

    而信徒当然会点进去看,然后一听到音乐,就已经达成了共识。

    另一个世界也存在神否则这首曲子怎么来的

    现场,大部分龙国观众听这首歌,就觉得悦耳,别的没了。

    但是三个外国人完全不同。

    作为社科学家,卢卡斯此时也已经目瞪口呆。

    最后表情化为了庄严肃穆,闭上眼睛。

    渐渐地,卢卡斯感觉到了天使降临,感觉到了圣光沐浴。

    这就是音乐带给人的共情。

    韩阳花了两千万做出来的演播厅,然后后续每一期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设备,这一次因为是音乐篇,所以专门花了两千万租用了最好的设备。

    在现场用两千万租来的设备听,比在网络上听,效果要好处不知道多少。

    现场听歌,真的能把人的眼泪听出来。

    而能让听众不自觉的微笑,如同沐浴圣光的音乐,在这个世界上还没出现过。

    现在,出现了。

    那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章,欢乐颂。

    台上的林轩,安静的听着音乐。

    而自己已经在地星放满时间流速查询欢乐颂的资料了。

    “原来是这样。”

    欢乐颂,一开始是席勒的诗歌,这个人是德意志十七世纪的诗人,是坚决的自由派,也就是当时的激进的变革派。

    当时的欧洲文人,最大的目标就是打破束缚,获取自由和荣耀。

    这首欢乐颂,也成为了当时的共ji会的会诗

    后来贝多芬为欢乐颂这首诗歌谱曲。

    很多年以后,欧联盟在确定盟歌的时候,欢乐颂毫无争议的当选。

    在龙国人看来,命运是贝多芬的巅峰,在西方,大众更认可欢乐颂。

    不过,这首第九交响曲的诞生,过程充满了艰辛和讽刺意味。

    贝多芬想要写欢乐颂时才二十三岁。

    花了十六年才开始写第四版,也就是第九交响曲版的欢乐颂。

    这时候的贝多芬,已经有了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多个着名交响曲,已经处在巅峰期了。

    不过,在欧洲当时的乐迷心中,贝多芬已经过时了,已经从巅峰跌落谷底了。

    虽然贝多芬开启了古典音乐的新时代,但贝多芬已经过时了。

    就是这么讽刺。

    一开始,很多人认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应该在维耶那第一次公演,但是贝多芬此时并不受欢迎。

    于是,公演地点一改再改,改了很多次。

    仿佛贝多芬已经被世界抛弃了一般。

    这个过程中,第九交响曲一直在补全之中。

    而这个过程非常的漫长。

    在最惨烈的时候,很多人所贝多芬已经老掉牙了,废了,没有才华了,不再是音乐上的先锋人士了。

    这背后无非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有人不喜欢他挣脱命运的枷锁,扼住命运的咽喉。

    另一个是古典乐在发展中,已经走过头了,走到了另一条歧途。

    从华丽乐章过渡到节奏与情绪的表达之后,因为巨大的惯性,古典音乐在这方面已经走出了界限。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菜没有盐不好吃,但盐吃多了也是会齁死人的

    时代的变化中,给贝多芬施加了太多的压力。

    最终,贝多芬终于完成了年少时的愿望,完成了对欢乐颂的谱曲。

    也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

    曾经抛弃了贝多芬的那些忠实信徒,再次围绕在了他的身边。

    山呼海啸。

    何其讽刺

    虽然没有任何人敢笃定,但懂的人都应该知道,贝多芬他是故意的。

    故意把最后一个乐章写成圣洁的圣光沐浴。

    是讽刺抛弃自己的信徒,还是讽刺阻拦自己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那些人

    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其中也有一些小故事。

    比如在此之前,贝多芬写了庄严弥撒,有了写圣歌的经验,贝多芬才写出了欢乐颂。

    而庄严弥撒也被认为是贝多芬唯一的宗教曲。

    虽然欢乐颂的圣歌形式感都已经强的离谱了,但它的内涵意思却是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

    这和当时腐朽的反科学的教会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欢乐颂当然不是什么圣歌。

    其实,贝多芬曾经四次写过欢乐颂,最后都没有成为欢乐颂。

    比如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

    所谓命名日,就是只与圣徒名字相同的信徒在圣徒诞辰那一天庆祝。

    因为教会圣徒非常多,每天都有好几个圣徒过生日,所以实际上这就是全年无休的反讽赞歌。

    就是因为这么多次的尝试,才导致背后有那么多人针对贝多芬。

    但,欢乐颂一出。

    就连最大的反对派主教也不得不默认欢乐颂是神圣歌曲,并且经常在仪式中用到它。

    这个世界上最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在自由派眼中欢乐颂代表了极致的反教会,在教会那儿欢乐颂是圣歌是教会的灵魂乐。

    换了一个世界,也一样。

    长达十一分钟的乐章结束前三十秒,本来应该低沉下去的声音越来越高昂,节奏愈来愈快,也越来越欢快。

    神圣的感觉,小天使飞舞的感觉。

    这些感觉,仿佛圣光最后的余晖。

    欢乐颂播放结束,莫多夫不敢开口说话,博伊尔也不敢开口说话。

    而推特上,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个推特“贝多芬,来自地星的乐圣。”

    赞美圣歌,赞美欢乐女神,赞美贝多芬,赞美欢乐颂

    这条评论下,全是赞美,每一句赞美本身都显示为99点赞数。

    林轩开口了“莫多夫先生,你代表了西方音乐家们而来。”

    “这欢乐颂虽然只是第九交响曲的终章,听了这十分钟,可以评价评价贝多芬吗”

    莫多夫“”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