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目的

作品:《盘点十大盛世:皇帝目睹后世繁华

    诸多皇帝感慨闲聊着,视频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

    画面中突然变得灯火辉煌。

    无数人挤在一处小宅院前,企图能在人潮拥挤中突出重围,得以进入门内。

    汉高祖刘邦“这是送礼的吧人群如此之多,这处宅院所住之人必定权贵位重”

    乾隆皇帝“看吧,这必定是那个于谦的宅院。”

    “我就说嘛,身居如此高位,手握兵马大权,怎么可能会不贪不贿”

    赵匡胤“确实有点问题,那手握军权所带来的权力的诱惑,没有体会过的人,是不会懂得的”

    宋仁宗赵祯“于谦先生不至于此,朕相信他,哪怕隔着时间,隔着岁月”

    朱元璋“我大明的朝臣岂会如你这等心思龌龊”

    乾隆皇帝“哼看看便知”

    画面继续播放着。

    不一会,一队气势巍巍的骑队从远处奔着小宅院而来。

    到了院前,四五个侍卫从马车上抬下一座玉猫金座钟,那玉猫惟妙惟肖,金光灿灿。

    两个宦官身处领头,抬腿便要进去府中。

    却被门口的管家拦了下来。

    画外音响了起来。

    于谦60岁寿辰那天,家门口来了不少前来送礼的人,其中包括皇上派来送玉猫金座钟的太监。

    但是于谦对管家有嘱在先寿礼一概不收。

    故而送礼者毫无例外地被拒之门外。

    前来送礼的太监进不了门,无奈之下,急中生智,便在一张纸上写下四句诗,让管家送给于谦。

    诗曰“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

    于谦看罢,毫不犹豫地在下边续上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太监见于谦的态度如此坚决,只好带着礼物悻悻地回去了。

    始皇帝嬴政“这于谦竟是如此清廉”

    宋仁宗赵祯“朕看到于谦先生的第一眼,便对于谦先生充满信任”

    “因为朕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铁骨铮铮的傲气,看到了一个文人该有的气节。”

    “他和希文先生乃是一类人,刚正孤高性直”

    乾隆皇帝“这这于谦,竟然如此如此刚直吗”

    崇祯皇帝“哼外族异域,岂能懂我炎黄子孙的气节”

    汉武帝刘彻“外族异域你们这些后世子孙到底干了多少混账事”

    朱元璋“朕之大明有于少保一人,便足以顶过历朝历代所有忠臣”

    突然,视频的背景声不在欢快,变得压抑了起来。

    于谦被杀后,抄家的官员兴致冲冲的闯进他的家中,翻箱倒柜。

    企图发现满墙的银票,试图找到成箱的白银,却始终一无所获

    直到一个侍卫发现了一间单独建立的上了锁的小屋子。

    众人激动万分,一脚踹开,破门而入,却被满屋的物品惊骇住了。

    他们在屋里看到了各种各样明景帝朱祁钰赐给于谦的纪念品,有蟒袍,有宝剑,有书画,唯独没有钱财

    即便恩宠如此加身,于谦也没有穿起来招摇过市,没有裱起来高贡大堂。

    他就是单纯的将这些东西锁了起来,从未向任何人炫耀过一次。

    魏征“这于谦心有国家,行为百姓,我不如他”

    范仲淹“没想到后世竟也有如我一般纯粹的少年郎,心性至臻,不错不错真不错,炎黄气节不灭,则民族精神永存”

    文天祥“竟是我的小迷弟吗哈哈哈,真好,文臣就应该如此。”

    “我们若是心甘情愿的融入权力的斗争,接受人情世故的熏陶,变成一个圆滑的政治家。”

    “那谁来为这个民族树立光辉的信标,谁来为炎黄的过去照亮回家的路”

    陆秀夫“这个世界可以有平平淡淡的百姓,也可以有碌碌无为的庸者。”

    “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如我,但我们至少要做到,我如我”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他以煤炭自比,甘愿献出全部光和热,用生命作治世良方,为百姓换来安居乐业。

    正如他所说,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他迎着清风而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带着清风而去,两袖空空,不念一物。

    终于,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如文天祥一般为国而死。

    埋骨西湖边,与岳飞隔湖相依,望着他们最爱的土地,长眠不朽

    史书评他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

    但我想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就是盘点历史十大忠臣第八位于谦

    当终于看到大明的臣子上榜时,朱元璋是兴奋的。

    作为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

    他一步一步地从底层做起,驱逐元蒙,建立大明,统一天下。

    自从当了皇帝,他便牢牢地记住自己曾经的身份,杀贪官,诛逆臣。

    允许百姓头顶大诰,羁押官员亲自上京告状,沿途官员不得阻拦,违者杀无赦。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老百姓留条活路。

    做了如此之多的事情,朱元璋自己也不知对错与否。

    他无法预料后事,却也明白

    如此做法得不了什么好评价

    历朝历代,一国之君从未真正的自由过。

    官僚与皇权相互制约。

    今天,他朱元璋敢如此对待朝臣。

    明天,黑他的史书便会多如牛毛。

    但即便是这样,他朱元璋照样做了,而且做得很彻底,做得不留情面

    为啥

    图啥

    不就为了让大明能够真真正正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朝代嘛

    所以。

    当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朱元璋是高兴的。

    想着咱大明就算不能霸榜,也至少占据半数吧。

    但,事实让他难以接受。

    土木堡之变,大明军力消耗过半,连皇帝都被人家俘虏了。

    以前瞧不上眼的瓦剌,如今竟然打到京城前了

    堂堂正正的忠臣,一心为国,到最后满堂朝臣竟然无一张口求情

    堂堂的大明皇帝,竟然对救命恩人痛下杀手

    这一切让他难以接受

    坐在宫殿前,朱元璋第一次陷入了彻底的迷茫

    他心中有气,却难以抒发出来。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视频画面,轻声说着。

    “咱做错了吗为何咱诛尽贪官,却还是改不掉这一切呢”

    不知不觉间,月色爬上了枝头,初秋的南京城已经有了彻骨凉意。

    朱元璋却毫无知觉。

    突然,一件深红色龙纹披风披在了他的身上。

    马皇后面色柔美,轻声细语地在他身边坐了下来。

    “想想当初起兵打天下,到如今已过了许多年,还真是快啊”

    看到马皇后出现在自己的身边,朱元璋原本冷峻的脸庞流露出些许柔色。

    “妹子,你咋个出来了外面天气凉,别冻着了,你身子弱。”

    朱元璋将身上的披风重新披回马皇后的身上,仔细地为她系紧纽扣,这才继续说道。

    “是啊,没想到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那陛下还记得当初为何起兵打天下吗要知道,那时候陈友谅可比您兵强马壮多了。”

    朱元璋握着她的手,眼睛看向远处的天空,思绪也跟着飘回了过去。

    “咱那时候就是个穷孩子,起初就想着能吃顿饱饭。”

    “后来啊,跟在咱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都是些穷人家的娃,都是为了吃上一口热饭。”

    “就继续接着打了,打着打着就打成皇帝喽,还讨了个漂亮老婆嘞”

    说着说着,朱元璋伸手在马皇后的鼻梁上刮了一下。

    两个人齐齐地笑做一团。

    嬉闹了一会,马皇后这才收敛起笑容,看向朱元璋,问道。

    “那你如今的目的还是为了能让穷人家的娃吃上一口热饭吗”

    “自然是如此,咱朱元璋,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朱元璋也严肃了起来,眉眼间满是自信,一如当年那个打天下的洪武大帝

    马皇后猛然站起身来,抑扬顿挫地说道。

    “既然如此,陛下又为何如此忧愁”

    “不管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今有了这视频,陛下不仅可以从中观察国家弊端。”

    “更是可以与历朝历代的皇帝坐而论道,探讨治国方针。”

    “如此一来,国家兴旺,人民富强,这才是最大的宝藏”

    被马皇后这么一说,朱元璋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他站起身来,一把将马皇后揽入怀中,笑容爽朗,语气豪迈的说道。

    “大妹子说得对既然后世子孙不肖。”

    “那如今,咱就从现在做起,让大明长盛不衰”

    与马皇后的一番对话,让朱元璋彻底醒悟了过来,更加励精图治,处理朝政一心为民,面对功过赏罚分明。在这个大明位面,创造了不一样的大明,忠勇双全的大明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