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万朝来贺

作品:《盘点十大盛世:皇帝目睹后世繁华

    苏白剪辑的视频画面一转,转入了另一个背景。

    在介绍李世民军功之时的背景,是流血的大地,血染的江河

    而此时此刻

    介绍到李世民的政绩了

    背景,自然换成了那繁华的盛世

    以及,那万国来朝的震撼画面

    伴随着那万国来朝,繁荣盛世的背景画面。

    一行行文字,开始浮现

    政治上,太宗皇帝李世民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

    他还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最终,他整顿吏治,廓清环宇,盛世繁荣,国力蒸蒸日上

    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贞观之治

    而太宗皇帝所统治的大唐,也被称之为万族共尊的盛唐至于他本人,更是被称之为天可汗

    这,就是千古一帝,德化远播的太宗皇帝李世民

    他,使一个国家有了傲视群雄的气度

    他,使一个民族有了崇高的世界地位

    他,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论文治武功,论文武全才,纵观华夏数千载历史,罕有人能出其左右

    他,是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天才

    他,是帝王中的军神,军神中的皇帝

    他,使华夏民族赢得了外族空前

    绝后的尊重

    他,胸怀天下,平视万族德化远播,使万国来朝

    他,铸造了强大的盛唐更铸造了华夏民族包容的心态从他往后,华夏民族真正融合了远邦外族,使华夏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他,是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武全才帝王之一

    当李世民的功勋、战绩与政绩介绍完毕。

    一道并不高大的身影,呈现在了万朝众人眼前。

    那是李世民。

    他的身材并不魁梧,也不高大,但浑身都流转着属于帝王的威严

    他的双目深邃,仿佛囊括了诸天星辰

    他的面庞冷峻,如刀劈斧凿

    这,便是给予了华夏民族永不折断之脊梁的男人。

    李世民

    先秦历史节点。

    始皇帝嬴政,望着李世民的身影与功绩,一双如鹰隼的双眼中,爆发出了璀璨的光芒

    “好一个使一个国家有了傲视群雄的气度”

    “好一个使一个民族有了崇高的世界地位”

    “好一个使华夏民族赢得了外族空前绝后的尊重”

    “好一个军神皇帝李世民”

    “朕,认可了”

    嬴政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

    如果说他是华夏民族的开拓者,那李世民就是华夏民族的辉煌创立者

    他一统八荒,横扫六合,将六国子民融合在一起,让华夏民族得以延续

    而李世民,则是带领着华夏民族走向了世界之巅赢得了外族空前绝后的尊重赋予了华夏民族永不折断的脊梁

    这样的帝王,

    得到了始皇帝的尊重

    这样的帝王,也一定、且必须是千古一帝

    西汉历史节点

    汉武大帝刘彻,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口酒,旋即大笑起来

    群臣皆不明所以当今的大汉天子,为何望着那李世民大笑

    “朕的子民,在那后世,能得如此帝王,是为大幸”

    “而有这般帝王统治,朕的华夏,永不灭亡”

    “朕,帝道不孤啊”

    刘彻声音雄浑的道,话音刚落下,便又喝了一大口酒

    放下酒樽,他的笑容极其灿烂,目光极其灼热

    在李世民出现之前,刘彻深感孤独

    在他看来,纵观华夏历史,也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哪怕是始皇帝嬴政,也不行

    始皇帝在刘彻心中,的确算的上是一个伟大的帝王,毕竟统一了全华夏

    但始皇帝并没有带领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而他刘彻,却带领华夏族群,击败了匈奴族群,屹立于世界之巅

    刘彻本以为,后世再也无人能做到这一切

    可如今,他发现,有一个人,做到了

    那便是李世民

    “德化远播,万国来朝”

    “被天下万族共称为天可汗”

    “十六岁掌兵,一路势如破竹,辉煌战绩,比之霍去病丝毫不差”

    “很好,很不错”

    “我华夏帝王,就应如此”

    刘彻感慨

    他一方面震惊于李世民的战绩,一方面也和李世民英雄相惜

    他,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欣赏李世民

    甚至,都说出了朕,帝道不孤这种话

    这,完全是将李世民拿来与自己相提并论,甚至平起平坐了

    这对于极为高傲的汉武大帝刘彻来说,还是开天辟地头一次

    大明历史节点。

    洪武皇帝朱元璋,望着李世民的影像,满脸的感慨

    他是后世之君

    他知晓李世民的一切

    他不光知晓李世民有多伟大,功勋有多卓著,他还知道李世民的黑历史

    比如玄武门之变

    可就算如此,他也依然极为推崇李世民

    在他看来,李世民的那点过错跟其功勋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就如苍天所言的那般

    太宗皇帝,十六举兵,彪悍战功,古今无人能出其左右

    太宗皇帝,德化远播,万国来朝,使一个国家有了傲视群雄的气度使一个民族赢得了外族空前绝后的尊重使华夏民族有了永不折断的脊梁骨使炎黄子孙永远都能抬起头做人

    光凭这几点,太宗皇帝,便足以称其为千古一帝了

    “咱就知道,太宗皇帝,必定会是千古一帝”

    “军神中的皇帝,皇帝中的军神,当之无愧”

    “刘基,以太宗皇帝为榜样,好好教导燕王”

    “务必要让燕王集太宗皇帝与咱的优点于一身,也好带领咱的大明,再现华夏荣光,使那万国来朝”

    朱元璋望向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极为认真地,一字一顿的开口道。

    “臣,遵旨”

    “燕王殿下天资聪颖,臣夜观天象,发觉阎王殿下便是振兴我大明之人”

    “臣想,燕王殿下定不会负陛下所托,必会振兴大明,使万国来朝”

    刘伯温跪在地

    上,此言一出,洪武皇帝朱元璋,顿时目光闪烁了起来

    朱元璋深知刘伯温的能耐

    此人看天象,一看一个准

    这般说来,老四还真是帝王之材

    真若如此的话,改立太子的事情,就要提前提上日程了啊

    朱元璋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龙案,眼睛微微眯起,显然在思虑大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