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3章郡王世子

作品:《天书来客

    马氏离开家后不久,太子终于有所动作。当然,这其实是殷宁猜的,因为当事人可不认为是被别人坑。

    明国公府的唐彦之,最近很头疼。他是庶长子,管着国公府庶务。但因为嫡房一直生不出孩子,国公府没有立世子,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有很大机会的。

    忽然有一天,嫡出的唐二爷抬了一房妾进门,声称已经怀了嫡房的骨肉。唐家找了人来给这个小妾诊脉,证实了确实有孕,唐二爷的正妻更是表了态,只要这孩子出生,立即记在她名下,算做嫡出的。

    唐二爷是明国公府的嫡子,只因膝下无出,一直没有被请封世子,惹得别房的兄弟子侄们个个眼红不已,明争暗抢。现在有个女人大着肚子进府,如果是生了男丁,那旁人还有什么指望

    一时间,明国公府里各种稀奇古怪的意外频繁发生,有好几次都险险的让这位新姨娘落了胎。唐二爷仿佛是只红了眼的饿狼,无论看到哪一房的兄弟,都觉得是要谋害他的子嗣,谋夺他的世子位。他也不是个吃素的,一时间和自家的兄弟子侄们战斗起来,尤其和唐彦之战的凶。府里频频的往外爆出丑闻,再也无暇腾出手来去算计别人。

    明国公府里的狗咬狗,给京城的人家了免费的娱乐,也没谁去注意城外的那些好大的动静了。几千上万人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山峦之间,闷声不响的干活,实在也并不怎么显眼。

    在这期间,殷宁又去了两次碧湖园。不过这两次她并没有再找到进入郁坤意识世界的契机。就听承郡王妃说起了郁坤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了数次的清醒状态,只不过时间维持的并不长,眼神也十分的迷茫。就这样,承郡王妃已经十分的满足。

    或许是承郡王妃这段时间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

    改变,再次引起了郡王府的疑心,又或者郡王府里的疑心一直都未停止过。总之,接连发生了两次有人夜间潜入碧湖园查看的事件。被郡王妃的暗卫们抓住了之后,都自称是贼,但郡王妃心里明白,那些人是憋不住了。

    这些事她并没有瞒着殷宁,甚至主动的讲给她听,征求她的意见。

    殷宁用手抚了抚额角,半晌道“那些人最想要的不过是世子之位,郡王妃娘娘何不将这个虚名施舍给了他们”

    承郡王妃恨恨的道“凭什么那都是我坤儿的”

    殷宁慢慢的道“郡王妃,世子之名不过是虚的,你心中最重要的不应该是你的儿子吗你有了儿子,才有了一切难道你认为自己的儿子醒来之后,不能凭自己的本事获得该有的尊荣退一万步讲,如果你的儿子醒不过来,永远都不在了,那这个世子的虚名早早晚晚也是要给别人的。郡王妃娘娘,你现在要做的,是转移那些人的注意力。”

    她凑近承郡王妃的耳边,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承郡王妃面容古怪,半晌深深的望了她一眼“阿宁啊你若生为男儿,这天下必有你一席之地。”

    殷宁不作声了,她生为女儿又如何这天下便没有她一席之地了吗

    承郡王妃高调的回了京城的承郡王府,宣布从今以后,常住府中不再外出。理由是她为儿子郁坤吃斋念佛十年已满,是时候放下了。

    一进府,她就快刀斩乱麻的收回了王侧妃的管家权。别看她十年不在王府管事了,对府里发生的大事小情,连一根草长在何处都是清清楚楚。她也不需做别的,只从外面调了几个帐房来查王侧妃的帐,算盘珠子才拨了第一天,就查出了王侧妃十数万两的亏空。

    她走之前留在府里的几个老嬷嬷,第一时间跳出来,把这些年来王侧

    妃在府里的所作所为抖落的明明白白。打死了几个丫头,落了几个姬妾的胎又有多少次把内库里的金银细软偷偷运出府贴她自己的娘家。还用郡王爷的名头收受别人的贿赂,干过几次贪赃枉法的恶事。桩桩件件证据确凿,赖也赖不掉。

    这些隐私一抖出来,就连想要为王侧妃说话的承郡王都不敢吱声了。他素来也是了解郡王妃梁若曦的,但凡她想认真的整一个人,那个人就绝对的脱不了身。

    为了替王侧妃脱罪,准确的说,是为了替王侧妃生的儿子铺一条清白的路,他不得不温存小意的去讨好梁若曦,一连半月有余,都宿在了梁若曦的正院里。

    说句大实话,身为梁国公府嫡女的梁若曦,昔年也是京城最有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其容颜气度,吊打一众姬妾,别看比王侧妃大几岁,仍然甩她三条半街。但凡她想留住一个男人,她的魅力也绝非旁人所能比拟。

    其后,承郡王妃所做的才真正叫人大跌眼镜。她一边打压了王侧妃,把她贬到了偏远的侧院居住,一边又扶持了另一位夫人生的儿子,将其认养在自己的膝下为嫡子,并亲自进宫为其请封世子之位。

    她这样做,自然是被老太妃和承郡王双双反对。因为自郁坤去后,他们已将王侧妃生的儿子视为下一个世子的人选,并着意培养了多年。王侧妃的儿子郁灿,今年已经二十岁,不止容貌俊朗,武功才学也很不错,在外更有京城四公子的雅号。承郡王原本便是要等到先皇后祭礼过后,或者年关的时候,向陛下请封其为世子,现在承郡王妃一定要立一个声名不显的庶子为世子,他们如何能够接受

    这件事最后在朝堂上被提及。郡王府上要立世子,原本也不是件小事,百官各抒己见。有的说立嫡立长,嫡长子去世了,余下的儿子该立最大的那一个。

    r  有的说,既然立嫡在前,那么郡王妃认养的儿子,才是嫡子,更加的名正言顺。

    也有的说这件事怎么也不该郡王妃一个人说了算,爵位是郡王的,给谁不给谁,他才有最终决断的权力。

    又有的说,爵位虽然是郡王的,但郡王的爵位也是陛下给的,陛下也应该有他自己的判断才对。

    各方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承郡王妃递上了一份折子。这份折子在百官中间相互传阅,传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圣启帝的手中,圣启帝这才问向群臣,

    “众位爱卿,还有何疑问”

    百官一起俯身,

    “臣等恭听圣裁。”

    最后,圣启帝当殿批复,封了郡王妃认养的嫡子,十二岁的郁瑱为承郡王世子。

    禁足在郡王府的王侧妃听到了这个消息,露出了万分难以置信的表情。她望着承郡王嘶声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灿儿不够好吗他不够优秀吗为什么放弃这么优秀的一个成年儿子去立一个无知的黄口小儿”

    承郡王神情落寞,哑然说道“灿儿的血统被质疑了。”

    王侧妃神情激动,状若癫狂“为什么会被质疑什么人敢质疑他”

    承郡王嘴里发苦,半晌才道“我三月里迎你入门,灿儿八月底就出生了,因此”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