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新秩序

作品:《大明狗腿子

    府衙外,不远处

    张山风追上三位乡绅,冷声说道“三位忘了点东西”

    “我等已经献上大半家当,大人何苦穷追猛打”三位乡绅都快哭了,直接跪地求饶。

    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张山风冷笑一声,从怀里摸出一本小册子“成化十四年,赵财主因李老二欠其四百斤米,告上衙门,余知府强行收取了李老二家的两亩水田,判给赵财主;

    成化十三年,王里长因葛大欠其两百斤高粱,告上衙门,余知府强行收取了葛大的旱地三亩,判给王里长;

    这三十多年,历经五代知府,各位没少侵吞田地吧”

    “大人倒地想要什么不妨直说”三位乡绅停止哭丧,也不在跪地求饶。

    因为张山风动了他们的根,这些都是他们数代人,慢慢跟老百姓玩手段,用阴阳谋,收来的土地。

    要这些东西,无意于要了他们的老命

    张山风冷冷的看着三个像是多委屈的乡绅,寒声道“别搞得自己像是受害者一样,你们用的那些不光彩的手段,衙门里面都有记录,我要一半”

    他们对待平民百姓,可不是这种面孔

    “不可能”

    三人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张山风没说话,冷笑一声,一抽马鞭,快马奔驰而去。

    他不想跟这些乡绅解释黎族暴乱,该死哪些人。

    谁说了算

    他并不想跟这些人讲道理。

    跟士绅讲道理的崇祯,穷到没钱打仗了,召集大臣权贵募捐,拉下脸求了半天,得到了二十万两,最后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树上。

    人家李自成攻进京城,直接就从几个天天喊穷的,大户家里抄出几千万的白银。

    人性的贪婪,只有杀到他们不敢贪为止

    夜里,三三两两的乡绅,跑到营寨献上地契,一共十五六乡绅,一共贡献了两千多亩田地

    而更多的乡绅,选择观望,他们并不确定这是恫吓,还是真的准备对他们动手。

    只有不到三十个冷笑连连连余浚这个在琼州只手遮天,又贪婪的土皇帝,都不敢对他们的祖业动手,也就只敢要钱要粮而已,凭一个刚刚到任的千户,不知道谁给的勇气

    他们的嘲笑,并非没有原因,所谓的士绅阶层,除了本地有名望的富户,还有就是朝廷致仕,或者贬谪之后的官员。

    他们在朝堂上,是有根基的

    不过

    这些,张山风根本不在意。

    都被贬到琼州了,还有个屁的根基,无非是两京的那些大官们,需要享乐,需要他们进献钱粮,随口给他们的敷衍罢了。

    没看见余浚这么多年,坑杀了不知道多少富绅,也没看朝廷将他怎么样。

    还不是余浚进献的钱财更多,上面的人更需要他。

    所以,余浚才能这样肆无忌惮的行事。

    而张山风的后台,除了那个不靠谱的太子,可还有两位呢,而且,分量绝对不比那个余浚的后台差

    两日后,知府府衙

    张山风叫来了黎长以内的数十个部落首领,以及苗族云山在内的十来个部落首领。

    这是借着崖州卫和雷州卫,还未走的,狐假虎威,他才敢这么做。

    “今天叫诸位来,是要确定琼州的新秩序。

    因为

    我不希望今后的琼州,再发生暴乱”

    张山风说话很硬气,因为门外驻扎的,可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来的黎长黎首是个傀儡,是已经死掉的余浚,暗中帮助上位的。

    所以他管不住黎族,其实并没什么话语权,一直沉默不言。

    黎族的话语权,很分散,在大大小小上百个首领手上。

    张山风今天没准备同时跟那么多人讨价还价,所以只叫上了黎族五百户以上的首领,大概也就十个左右的样子。

    也喊上了黎族内部,比较有名望的一些族老和里长。

    其中一个七十多的老者问道“大人能说得明白一点吗我等小人物,可不懂这些”

    老者明显是装糊涂,今天到这里的黎族,都是从汉代就开始,与汉人通婚,学习汉人文化,以及耕种方式,只是表面上还是黎族的外衣,实际上跟汉人没什么区别。

    张山风不由得感慨汉族真的是强大,不管你什么民族,时间到位,都能给你同化。

    真正的黎族,已经隐遁深山,后世称为生黎,这些同化的黎族,后世称为熟黎。

    熟黎,其实本质跟汉人没啥区别。

    刚刚的话,他们并非真的听不懂,当然知道张山风想“独霸”琼州

    这是在装

    “首先,我向各位保证,只要不是朝廷的官田或者军田,今后的赋税,你们与汉人一样”张山风抛出一颗糖。

    但是

    接下来就是一巴掌“但是你们要出壮丁,帮忙修水渠,造水库,砍荒山,挖沼泽,扩田地”

    刚听到赋税与汉人一样,所有人都看向张山风。

    这是个好人

    要发好人证。

    但是立马又来个征丁,微笑的脸,说变就变。

    一个里长愤怒出声“造什么水渠,水库的,有什么用

    我们自己族人都养不活,凭什么帮你干活”

    话刚刚说完,就又有人冒出来“你这么做,比那个狗官更过分,把壮丁都征走了,剩下老弱妇孺,还不任由你拿捏。

    到时候你再把赋税增加上去,我们能那你怎么办”

    张山风看着他们一个个的发泄,怒骂,也不生气,就这么看着。

    足足一刻钟之后,大家发现这个少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这群人,不由得都怒目而视。

    “说完了”张山风嘲讽的一笑,“帮我干活”

    一声嘲讽,又引来黎族的一阵怒怼。

    这一次,张山风没给他们浪费时间的机会,怒喝“住嘴你们穷,你们被历代知府盘剥,源自你们无知”

    张山风还没说完,又有一个年轻的首领站了出来“他骂我们你凭什么”

    “扔出去”

    张山风没有兴趣,跟他讲什么谁的拳头大之类的。

    很无聊。

    这里

    现在他最大

    两个雷州卫的士兵,将这个年轻的首领,抬了出去。

    “我下面说话,不希望被打断,那样很不礼貌。

    如果有人不想参与,出门,左拐,或者右拐也行,总之不勉强

    不过你们该怎么交赋税,该怎么穷,还是原来那样,甚至新任知府如果狠一点,或许赋税会更高”张山风冷声说道。

    “接着刚才说的,穷,不要紧,穷则思变,就要改变

    昔年,始皇帝未一统天下之时,关中粮草不足,耕地不够,人口不多,没有实力发动灭国之战。

    后始皇帝听从吕不韦良言,举国半数之兵,修郑国渠,灌溉关中数十万顷良田,国富民丰,遂成一统天下之霸业

    而今琼州区区府县之地,无需动用二十万强兵,也无需十年,只需万余人,修建水库,沟通水渠,引水灌溉,可造良田万顷。

    同时开山辟林,开垦荒地,相信最多两年,在座所有人手上的良田翻倍,土地翻倍,你们还认为再给我干活吗”张山风质问道。

    一时间没有人说话。

    当然,这并不是赞同,而是他们不懂。

    他们都是普通的小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修水渠,修水库,这些有什么用。

    而且开山,挖沼泽,十分危险,那都是要用人力去填的。

    最关键的在于,事成之后,开垦的良田和土地算谁的

    利益分配,也是所有人心头的一个大问号

    “苗族同意出壮丁三百,但请求赋税与汉人相当。”云山也不清楚张山风的计划,能带来什么好处。

    但是,云山明白如果能免去苗族过多的赋税,那么苗族将过上非常富足的日子。

    那样的话,他铁定跟着张山风干到底。

    张山风立马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苗族现在的田地,大部分是军田和官田,你们相当于是再给朝廷当佃户,这些田地我没有办法做主。

    但是,如果你们跟着我干,新开垦的田地,赋税将与汉人一般无二”

    琼州目前耕地一共两百万亩左右,朝廷的官田和军田,占了一百万亩以上。

    苗族是被朝廷引进到琼州,就是为了和许多朝廷佃户一样,耕种这些田地。

    虽然苗族后来也开垦了上千亩,但与官田和军田想比,可以忽略。

    而汉人和黎族则是自己开垦的居多,原本剩余的几十万亩田地,足够养活三十多万的两族百姓。

    但是,这剩余的一半都在乡绅手上

    所以最后汉人和黎族,总共分到不到五十万亩土地,平均每户不到两亩。

    汉人还好,老朱定下的三十税一,不用缴纳太多,穷一些,但日子能勉强过下去。

    然而乡绅不交税,琼州的鱼鳞册上那么多土地,为了弥补税赋,历任知府就大部分赋税,落在了黎族头上。

    黎族一家人,靠着一两亩田地过活,还被摊上额外的赋税,日子很难。

    遇到贪腐的官吏,还要再吃一层,造成赋税过重。

    这才是暴乱的源头

    源头是无法解决了,朝廷要交税,没办法解决,那么只能从耕地面积上面着想。

    这就是张山风今天来此的主要原因。

    大批量的开垦田地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