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初见成化

作品:《大明狗腿子

    翌日,张府

    张山风在府中,居然接到了宫内的传唤,让他进宫面圣。

    他一个小小的军户,连官职都没有,竟然要进皇宫去见皇帝

    不用想了,是朱祐樘帮自己进言了。

    换上最为干净体面,但是不显奢华的布衣,张山风随着传唤太监,步入皇宫。

    皇宫,午门

    已经聚集许多人,尽皆绯红官服,不用想皆是朝廷大员。

    朱祐樘也在其中,都簇拥着中间皇袍中年。

    皇袍中年,身形较胖,身高略高。虽面带微笑,却自带英气,不怒自威,站在那里,就已经给人压力了。

    传说中的帝皇威压

    这就是成化皇帝

    那个皇帝不上朝的发明者

    什么嘉靖啊,万历啊,都是他遗传的,在他面前,都要叫一声老祖宗。

    而且还有个怪癖,宠信比他大十八岁,且二十多年恩宠不减的,有强烈恋母情结的皇帝

    不知道是痴情,还是念旧,反正女同胞应该很喜欢这种类型的。

    比辫子朝,动不动后宫大乱斗,翻牌子什么的,要痴情多了。

    再看周围。

    此时,午门摆着三张桌子,桌上摆放着火铳,远处三排屏风,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显然,张山风错过了一场展示。

    此时,成化皇帝手中则拿着一支火铳,爱不释手。

    果然

    如同朱祐樘预测的一样,成化皇帝并不糊涂。

    他见到马文升的奏章上说有一军户改良火铳,不仅不需要火折子引燃,而且射程之远,射速之快,比之神机营的火铳,要超出数倍有余

    成化皇帝来了兴趣,立即招来马文升和一些重臣,得到马文升的回复,摆下了眼前的阵势,当场验证。

    验证的结果,自然让成化皇帝龙颜大悦。

    朱祐樘适时的点赞张山风,才有了眼前,进宫面圣的一幕。

    张山风知道,众臣已经测试过普通的自生火铳,以及改良版的自生火铳的威力了。

    他心里骤然有了底气,腰杆不自觉的挺直起来,连走路都带风了。

    张山风来到成化皇帝面前,跪地,叩拜“叩见陛下”

    “起来吧,此铳为你所锻造”成化皇帝,打量了一下张山风,显然有点不信。

    眼前就是个玩鞭炮的小屁孩,能造出此等极品火铳

    张山风当然不会傻x的说是自己造的,所以忽悠道“回陛下,此物乃家父毕生心血,小人是继承了父亲遗愿,根据父亲留下的图纸,才完成此物。”

    遇事不决,张老三

    成化皇帝面露疑色,但还是赞扬了一句“嗯,张老三是个人物”

    虽然这个解释很合理,但是东、西二厂,以及锦衣卫调查的张老三,似乎就是个平凡千户罢了,没有表现出什么锻造火器方面的天赋。

    张山风看出成化皇帝怀疑,只能慢慢圆下去,“家父也是晚年闲赋在家,才开始琢磨火器。”

    反正那老头都死了几年了,死无对证

    “国之异士也”成化皇帝终于打消了最后一抹疑惑,随即说道“本为栋梁之才,可惜与朕失之交臂,追封已逝的张千户为良智伯,赏银两千两。”

    封伯

    祖坟又冒烟了

    呸

    这次都着火了

    一听封赏,张山风眼前一亮。

    可惜,最希望听到的两个字没有听到世袭

    没有世袭,也就是封给死人的,没有实际意义,做做样子给人看的。

    张山风恭敬的跪地拜谢,“谢陛下”

    不管怎么样,捞到两千两,也是发了笔大财

    朱祐樘暗自摇头,出列说话“启禀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这兄弟,搞搞研发还行,做人处事,真的不行。

    这么好的机会,不讨要封赏,过两天父皇就把他给忘了,谁还会记得,你是谁

    成化皇帝看向朱祐樘“何事”

    朱祐樘激动的对成化皇帝说道“良智伯为国分忧,潜心锻造,经营十数载,在火铳改良上,可谓造化颇深。

    今,其子虽幼,但能依亡父指引,锻此神器,可见其天资聪慧,不在其父之下。

    父皇如能恩泽遗孤,纳谏人才,赏以官身。假以时日,此子成就,或不在其父之下,我大明火器,也许能再进一步。

    届时,大明军威,必将横扫外夷,平灭鞑靼,剿灭瓦剌,再现太宗皇帝在世,万国来朝的辉煌盛世”

    这是帮张山风讨官

    反正成化皇帝封了一对乱七八糟的官,不差这一个。

    礼部尚书鄒干出列“臣反对,此子是军户,不可封官,此举乱了吏治,乱了科举。

    不可啊,陛下”

    每次成化皇帝直接封官,他都要来恶心一下,但没一次成功的。

    吏部尚书尹旻也阻止道“此子太过年幼,何不再等几年,还请陛下三思”

    一个字拖

    几年

    陛下明天都未必记得你

    “请陛下三思”

    接二连三有人出言阻止。

    以前那些人,都是外戚,封了就封了,咱争不过,也不敢争。

    但是这个毛头小子,又没啥背景,跟宫里也没沾亲带故的,所以被一致否决。

    成化皇帝不言,心中尚在思索“”

    祖上是军户,子子孙孙都是军户

    军户余下五丁者,才能做吏,仅仅是吏。

    想做官,门都没有

    成化皇帝显然也不想为了他,再破例,所以没说话。

    咱可以为了小舅子,大侄子,三大姑,八大姨的儿子,跟这些文官口水。

    请问你是哪位

    张山风出列,对成化皇帝说道“小人请求陛下,将小人由军户改为民户,准许参加科举,今后若能入仕,再造神器,以继先父遗志,报陛下大恩。”

    他当然明白了朱祐樘的意思,想让他借此机会入仕

    但是,想一口吃下一个胖子,是不可取的。

    先稳住,别浪就行

    马文升对着成化皇帝拱手,出言相助“臣认为可以,请陛下圣裁”

    此时,三公六部尽皆不言,这事已经跟他们没多大关系了,别乱了吏治就行。

    成化皇帝略微思索,就做出决断“擢张山风免去军籍,赐秀才功名。”

    反正,秀才又不值钱。

    礼部尚书鄒干想说什么“”

    张山风连忙拱手,屈身谢礼“草民谢陛下”

    咱先把恩都谢了,你能咋办

    成化皇帝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张山风退下。

    这事算是成了

    待张山风走远后,成化皇帝出言问道“马卿家所奏,既然已经验证,诸位爱卿,都有何看法”

    朱祐樘出言“儿臣以为,当务之急,应当立即着手,广招天下能工巧匠,将两种新式自生火铳的锻造之法,继续改良,再进一步。”

    户部尚书杨鼎一脸悲切的出列,“臣反对,太子所言之法,虽然于国有利,但颇耗钱粮。

    倘若无法改良,则空耗精力,浪费钱粮。

    而今国库本就空虚,又要对建州用兵,国库支撑不起如此浩大的用度。”

    国库真的是穷,他拿不出钱。

    既想改良火铳,又没有钱,成化皇帝头有点疼。

    马文升知晓朝廷的难处,不得不提出建议“火铳改良,旷日持久,可以以后再议。

    建州女真,屡犯边境,劫掠百姓,当下朝廷要对建州用兵。

    新型自生火铳太过复杂,耗时日久,已然来不及。

    可先把军中的老式火铳,替换成普通的自生火铳,亦可增加此次用兵的胜算。”

    “儿臣赞同,可让京军神机营,先替换自生火铳。对建州作战,让神机营一同前往辽东,试一试自生火铳的威力”朱祐樘也很想知道,改良后的火铳,对战骑兵为主的女真一族,会有多大效果。

    成化皇帝也赞同,“此举可行”

    眼见成化皇帝有倦意,朱祐樘又提出“但儿臣不赞同杨尚书,和马侍郎的说法,改良新型火铳一事,刻不容缓。

    儿臣认为,可以拨少量钱粮,先招募最有名气的几个能工巧匠,前来京城参与改良。”

    这事今天要是被放下了,以后很难再提。

    说是以后再议,拖过今日,成化皇帝仙丹一吃,美女一抱,还记得个球

    成化皇帝显然没什么兴趣,当起了甩手掌柜“准了户部与工部商议一下,合计具体用度。”

    “儿臣请求,让马侍郎督办,张秀才参与。”朱祐樘推荐,“改良一事,事关重大,需要有实战经验的马侍郎统筹。而张秀才熟悉自生火铳锻造之术,需要他方法。”

    朱祐樘很无力,成化皇帝对政事,真的很不上心。

    “准奏”成化皇帝说完,显露出疲倦之色,起身离去。

    朱祐樘“”

    他还想问具体拨款,看来是没指望了。

    户部和工部两只老狐狸,他们肯出钱

    没钱,拿什么改良

    昏君

    昏君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