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53 章

作品:《贵妃养娃为重

    紫禁城,御花园。

    一大两小三个身影, 正在花园里漫步。

    微风吹拂着, 有花朵在空中飞舞, 空气里都是香香的,其中一个小姑娘偷偷张开嘴巴,希望有花朵能吹进自己嘴巴里尝一尝。

    “宁儿,又胡闹”这孩子的俏皮劲儿也不知像了谁, 就是温宪小时候也没这么爱闹, 可见在家里是备受宠爱的。

    “嘿嘿, 又被玛嬷发现了”小姑娘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玛嬷,这里的白梅可以摘吗”

    “你要摘来做什么呀”

    “做梅花汤饼。”

    “梅花汤饼,这是个什么吃法”

    “嗯, 我也不记得具体怎么做了, 宋人林洪有本书中记载过, 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对玛嬷身体也是有好处的。玛嬷,这宫里哪里的书最多啊”

    另一个稍矮的小姑娘, 有些不耐烦的开口道“福宁,你怎么这么麻烦玛嬷御膳房那么多吃的还不够你吃啊。”

    “尼楚贺, 对妹妹耐心些。福宁, 这宫里藏书最多的地方自然是皇上的书房。”

    “皇玛法的书房啊,那还是算了,皇玛法应当很忙吧, 我们不去打扰了。”

    她在宫中住了六天了,一次也没见皇玛法来过,额娘也跟她说了不要乱说话,对皇上要恭敬。

    “乖孩子,一会儿叫人去御膳房给你端来糖蒸酥酪吃。”

    “谢谢玛嬷。”

    “朕今日倒不忙,你想要什么书啊”

    小姑娘循着声音望去,一个穿着明黄色常服的人就站在梅林另一侧。

    小姑娘跟着玛嬷行礼问安,不免有些小小的紧张。她很少会见到皇玛法,这可是连阿玛都要向他下跪的人。

    “红色衣裳个是老四家的小格格吧。”

    德妃颔首微笑道“回皇上的话,是老四家的小格格,他的侧福晋年氏所出的。”

    “哦,刚才说是要吃梅花汤饼”

    “是,皇玛法。”

    “朕也还未试过这种吃法,你说林洪的书里有记载”

    “是,额娘说是那本书里的,可是那本书叫什么福宁记不得了。”

    “应该是叫山家清供。走吧,皇玛法带你去乾清宫找找。”

    她有些紧张,可额娘说要大方些,不能小家子气,那就去吧。

    “好,福宁跟皇玛法去。”

    小姑娘大方的伸出手,像在家里和阿玛那样。皇帝看着眼前笑的可爱的小姑娘,用大手包裹住小姑娘的小手。

    “皇玛法的手和阿玛一样,热乎乎的。”

    “是吗你阿玛也常这么牵着你”这真是个活泼的孩子,他的几个女儿们小时候似乎也是这样。可惜那些孩子们大都为大清远嫁蒙古,不少早早就逝去了。

    “是啊。”

    小姑娘仰头看着“乾清宫”三个大字,不自觉感到一种压抑。

    “你在看什么”

    “这里很漂亮,又很威严,就像皇玛法一样。”

    “哈哈,真是个孩子啊。德妃,听说这孩子入宫有几日了,你怎么不早领她给朕瞧瞧”

    “万岁爷政务繁忙,哪敢叫小孩子打扰您”

    “咱们进去。李德全,去准备梯子。”

    “喳。”

    梯子搬来,皇帝却亲自上了去,弄的一屋子人都紧张不已。

    “哎呦皇上,你别亲自上去,奴才给您找去”

    李德全急的额头出了一层汗,这万岁爷这么大年纪,还爬梯子去翻什么书啊哎呦喂这雍亲王家的小格格,哪来的这么大脸面

    “皇玛法,小心点,一会儿宁儿给您做杏仁茶喝。”

    “好啊,皇玛法等着喝你的杏仁茶。终于找着了,是永乐七年的印本。”

    “永乐是那个五征漠北的永乐大帝吗”

    “你也知道他”

    “嗯,阿玛书房里有永乐大典的残本,也听过他的故事。”

    “那你觉得永乐大帝如何”

    “宁儿也说不好,反正他是个有为之君,奠定了明朝的版图。”

    德妃有些紧张的看着皇帝,老四家这丫头胆子有些过于大了,怎可在圣上面前称赞明朝的皇帝。

    “不错他的子孙们若有他三分胆识气魄,满人想要一统天下怕是要难上许多,明成祖之功绩可用远迈汉唐四字概括。”

    原来皇玛法很喜欢永乐大帝嘛

    “皇玛法赶快下来吧”

    “好,你翻翻在哪一页,皇玛法叫御膳房的人去照着方子做。”

    小姑娘翻找了好一会儿,终于是找见了。

    “在这儿,梅花汤饼的法子在这儿呢。”

    “好,皇玛法看看。用白梅一钱,檀香末倒真是个雅致的吃法儿,李德全把这方子拿给御膳房,照着去做。”

    “是,奴才这就去。”这御膳房的太监怕是要头疼了,平日里呈给万岁爷的菜,那都是做了千儿八百回的,今儿必须一回就成。

    “公公,我还要磨好的杏仁粉、鲜牛乳、葡萄干、桂花”

    ”好嘞,奴才这就叫人去取。”这小格格是唤起人来真是不见外。

    “谢了。”额娘说皇上身边的公公也都是难缠的,不要招惹,因为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奴才不敢当。”这小格格可是像足了雍亲王,骨子里有种冷傲,可也给人几分颜面,也算是好主子。

    “小丫头坐下,陪皇玛法说说话儿。”这孩子像是读过些书。

    “是。”

    “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

    “嗯,喜欢陪弟弟玩儿、看书、练字。”还喜欢出去逛街。

    “不错,是个好孩子。德妃,朕记得年前老四府里添了个阿哥”

    “万岁爷记得不错,去年十月初八老四得了个小阿哥,和这孩子一样,都是年氏所出。”

    “那年氏是个好的,看起来就是知书达理,孩子也教养的好。”

    “谢谢玛法夸我额娘。”

    “真是个机灵的小丫头,德妃你说是不是”

    “是,她陪我这几天,真是觉得热闹不少。”

    两个小姑娘都是第一次到这乾清宫,拘谨之余又都难免有些好奇。

    “龙尾之质,凤池之凹。端井妙东,昆吾宝刀皇玛法,这是董其昌的真迹吗”

    “你还识得董其昌的字”

    “嗯,孙女在家时临过董其昌的字。”

    “这并非真迹,是皇玛法闲暇时临摹的。”

    “皇玛法好厉害呀”

    “哈哈哈,你也去写几个字叫皇玛法看看。”

    “好。”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怎么想写这句”

    “没什么,只是皇玛法赏赐给阿玛的圆明园里,有一处被阿玛起名为深柳读书堂,就是出自这句诗。”

    “原是这样,有机会皇玛法过去看看。”

    “好,欢迎皇玛法去”

    “你这字颇有老四的风范,是他亲自教你的”

    老四阿玛好像是排行第四来着。

    “是,宁儿的字是阿玛亲自教的。”额娘也说阿玛的字好呢。

    “你阿玛的字学的是赵孟頫和董其昌,他年轻时候脾气算不得好,皇玛法就叫他去练字,没多久你一众叔伯里,数他的字最好。雍容大气、文雅遒劲、用墨酣畅,能静下心来教导你,说明他稳重了不少。”

    “我阿玛当然很好”

    “你也是个好孩子。”

    “谢谢皇玛法,皇玛法也很好,和宁儿想象中的祖父一样”

    “哈哈哈,喜欢皇玛法,以后就叫你阿玛带你常来。”

    “好”

    寒冬的肃杀还未完全消散,殿外又起了大风,殿内却是难得的欢声笑语。

    喝了杏仁茶,吃了梅花汤饼,一派其乐融融。待的时辰也不算短了,德妃正打算带着孩子们告退,就见李德全进来道是雍亲王来了。

    小姑娘一听眼睛马上亮了起来,

    “老四来的正巧,快传他进来。小丫头,要见阿玛这么高兴”

    “是呀皇玛法,宁儿有好几日没见阿玛了,好想念他呀”

    正说着,小姑娘就看见身着亲王朝服的高大身影,就是阿玛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

    “起吧,坐下尝尝你家小格格做的杏仁茶。”

    “谢汗阿玛。福宁在家被儿子惯坏了,或有些莽撞,若有失礼之处,还请汗阿玛海涵。”

    “老四,你什么时候习得一身迂腐依朕看,你家福宁是个极好的孩子,满人家的女孩就该有些胆识,她额娘虽是汉军旗,可当初几位娘娘都说她端庄雅致,朕才给你选了她。”

    “儿臣谢汗阿玛厚爱。”

    说起来,他跟岚儿还真得感谢汗阿玛这位月老。若不是他老人家的姻缘一线牵,又怎会有如今的天作之合

    “宁儿也谢谢皇玛法。”

    “哈哈哈,老四的啊,你家这丫头可真是机灵。说起来,当初指婚还有个岔子,那回选秀前老三就耍嘴皮子,说想找个有才气的女子,叫朕指婚时千万想着他。可朕当时想着你子嗣单薄,按你往日的性子,也该喜欢这样的女子,便指给了你。”

    小姑娘难得听到大人聊八卦,还是关于自己阿玛和额娘的,先是兴奋的竖起耳朵听,听到三伯的事儿又无比庆幸,那个三伯她见过好几次,听说有好多女人,而且也没有阿玛好看呢,还是阿玛好皇玛法做的太对了

    “儿子以为,阿玛这月老做的甚好。”

    小姑娘接收到阿玛的眼神,很快领悟到其中的意思。马上笑着道“宁儿也觉得非常好,皇玛法真厉害难怪别人都说皇阿玛是个好皇帝”

    皇帝又是朗声大笑,而后道“老四啊,你是怎么教出这么个嘴甜的丫头”

    “汗阿玛不嫌弃便好。”

    “朕哪会嫌弃这孩子的字写的相当不错,有一日许会超过你。”

    “若有那一日,儿子求之不得。”

    又说了会儿话,眼见着阿玛要走,小姑娘也想跟着回家,可她怎么和玛嬷说呀

    她好想回家看看额娘和弟弟们。

    “阿玛,额娘和弟弟们好不好”

    “你额娘和弟弟们都好。”

    “喔,阿玛要告诉额娘,我很乖的。”

    看着孩子低着头好像快要哭,他知道他家小格格这是想回家了。

    “老四,把你家小格格带回家,过些日子再送来吧。”

    “是,汗阿玛。”

    “德妃,你可不要怪我自作主张。”

    “怎么会这丫头是想家了,皇上是真心疼爱孩子。”

    “玛嬷,还有我陪着你。“久未出声的尼楚贺道。

    “好孩子,你不想回家”

    “尼楚贺以为,代阿玛尽孝才是最要紧的。”

    殿内的一时静了下来,小姑娘也听懂了其中的意思,这不光是骂她,还是在骂阿玛不如十三叔孝顺。

    “有孝心很好,但也要懂得宽厚容人。”

    小姑娘感激的看着主位上苍老但挺拔的男人,跪下仔细磕了个头“谢皇玛法教诲,福宁以后也会记得。”

    “起来吧,好孩子。”

    “是。”

    小姑娘牵着阿玛的手正要走,又想起每次从外祖家离开时都会抱抱他们,外祖父和外祖母就会变得很高兴。

    便放开阿玛的手,跑到皇玛法和玛嬷身边,像对外祖父和外祖母一样抱了抱他们。

    “皇玛法,玛嬷,宁儿过些日子再来看你们。你们要保重身体呀,我还会做别的茶”

    “好好好,皇玛法和你玛嬷都等着。”

    “嗯阿玛我们走吧”

    “儿臣告退”

    老皇帝的眼睛有些看不清东西了,看着那一大一小父女两个,眼前更加浑浊,仿佛是出现了幻觉。

    真是老了,他愣是把老四和福宁看成了是自己和女儿们。可他的女儿们死的死,远嫁的远嫁,哪还有这般生动活泼的笑容

    “阿玛,宁儿没有惹祸吧”

    “没有,就算有,阿玛给你扛着呢,什么都不用怕。”

    “嗯嗯,宁儿不怕,宁儿有阿玛”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