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铁齿铜牙

作品:《祯祥宫

    “上郡到豪酋不远

    管疆走了足足七个年头

    那满口的铁齿那满口的铜牙

    洒满铁骑脚下洒满战争春秋

    祭奠那失去的生命和土地

    面对拔牙种族的劣根

    面对放血孬民的盲流

    誓死为江山而战

    誓死为弟兄报仇

    豪酋到上郡很远

    管疆走了整整一个晚秋

    那是豪酋到吕国的距离

    八尺大汉到七尺有六

    那个消失的个头

    换成了管疆的鲜血

    这奔腾的血流

    洒在突围的疆场

    又洒在一路关口

    ”

    战士耳边仍然萦绕着悲壮的歌曲

    管疆在突围过程中,那惨烈的情景,那血腥的拼杀,那殊死的搏斗,见证了吕国将士对江山的无限热爱,对朝廷的万分忠诚。

    从战场到神庙,管疆经历了无言的悲壮,一个铮铮铁汉,竟然变成了弓背无力的“落寇”。

    本来八尺高的汉子,在长时间的拼杀中,用尽了全部智慧,拼完了所有体力,都头来留下的只有伤心的痛,只有压缩了的个头。

    他和伤员们一样,都已经伤痕累累,饥肠辘辘。

    在厉声的呵斥中,那几个躲在神像后面的庄稼汉子,早已经吓得屁滚尿流。

    等从高处跳下来,稳定了一下神志,又听说进来的这些人都是从战场上突围出来的,就立刻恢复了以往的热情和情绪。

    “你们应该受伤不轻吧”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一点的中年人问道。

    “老乡,你可有所不知我们都是伤员,先不说这些,快快先给副帅处理一下伤口吧。”

    挨近中年人的一个伤员焦急地说道。

    “你们谁有火看能不能找一些柴草借一下光明。”

    管疆听说先给自己包扎伤口,刚打算说话,另一个伤员又说话了。

    “正好,我这里还有一块石炼和絮纸。”

    说话的是第一个跑进神庙里躲雨的人。

    他来到庙里以后,先来到供桌跟前藏了一个贡品,这是必须有的。有了吃的才不至于饿肚子。

    随后就一块进来三四个人,三下五除二,就把摆在神像面前的所有贡品一抢而光了。

    他看到把池的东西抢光了,便随手把放在贡品旁边的石炼和絮纸装到自己身上。

    他知道,这里在深山野外,不断有狼虫虎豹出没,这些野兽是最怕见火的,就装在身上以备万一之需。

    中年人看到这个小伙子拿了火种,就想到了柴草。

    于是又号召大家,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再到庙里四处搜罗一番,看有没有一些可以燃烧的柴草。

    说来很巧,就在神庙的角落里,发现了不少的柴草和木棍树枝之类的东西。于是就把这些东西凑在了一起。

    这不,还没有等上狼虫虎豹出没,这些东西就已经排上了用场。

    看来有救了,还真有人身上带着火种。

    “闪开一下,这里还有一些柴火,咱们点燃了再处理伤口吧。”

    正在那个人掏出火石河絮纸的时候,另一个年轻人早已经轻车熟路地,不知道从哪里抱来了一堆柴草。

    哈哈,更幸运的是,这几个人还保存了不少的柴草和柴火。

    几个人围着一堆柴草,很快柴草就燃烧了起来。

    偌大的神庙里,立刻亮堂起来。

    “管副帅,快来,庙里明亮了,先给你处理一下吧。”

    那个高个子伤员,说话间就去往燃起的柴草旁边拉管疆。

    “好,有光明了,大家不要管我。各位听我指挥,咱们尽快分组处理一下各自的伤口吧。大家的伤口都不轻啊。”

    还没有等他说完话,从神像后面跳下来的几个人,自告奋勇,一马当先,抢在伤员前面,撕下自己身上已经破烂不堪的衣衫,就主动包扎起来。

    见有人帮忙,管疆和伤员们心里充满了感激。

    “谢谢老乡帮助了。多谢啦”

    管疆和伤员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

    见包扎工作有序进行,管疆一边给伤员包扎伤口,一边嘱咐道“大家都小心点,有需要在火上烤一烤的伤口,赶快来烤一烤,千万别感染了。”

    “大家听着,谁先处理完了,再去寻找柴火。”

    那个大个子伤员很快包扎完伤口,就主动去庙里找柴草去了。

    他一边走一边招呼包扎完的伤员。

    因为,距离天亮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些有数的柴火,根本不够一个晚上燃烧。

    “对了,我们到堂上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还留下一些贡品之类的东西吃。这些东西先让最危险的伤员吃。大家看看行动吧。”

    管疆看大家开始去寻找火源,知道都还饿着肚子。他心里清楚,他们快要一天一夜没有吃到东西了。

    “长官,你们就别去找东西吃了。那些东西我们躲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了。我们怕第二天还下雨,所以,没有吃完,还留下一部分准备天亮了再吃。现在大家需要,我们就那吃来大家一起分着吃吧。”

    其实,这几个老乡是不愿意拿出来的。

    他们的理由很多。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管疆倡导和指挥的动员老乡参军一事。说实话,他们之所以躲在这里,不仅和下雨有关,更和动员他们去参军有关。

    他们是打着躲雨的名义,实质上实在躲避参军入伍。因为他们都十分清楚,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

    他们离开家去参军,家里的老爹老娘就得被饿死,地里的庄稼就不会有人耕种,一家老小都得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逃荒要饭。

    不是管疆讲的非常清楚吗,这种情况是绝对禁止做操的。

    但是,对于下属来说,执行起来也就太难了。

    上面下达了征兵指标,并且还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征兵任务。现在,如果下面不采取一刀切的硬性措施,怎么能够保证完成这么繁重的征兵任务呢

    对,就是这样做的。

    那是下面执行中变了形走了样。

    那有谁能够知道呢

    另一个原因就是普遍存在的自私心理在作祟。

    现在三原一带不断有战事,又遇上连年干旱无雨,还到处抓壮丁入伍参军,好不容易抢到了东西吃,怎能啥的拿出来共享呢家里的老人小孩还饿着肚子呢。

    第三个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光棍不吃眼前亏。

    虽说这些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残兵败将,但是,他们人多力量大,如果不老实配合,自己挨揍不说,恐怕还会把他们留在军队里,充当战士,继续去前线打仗。

    如果是这样的话,老人孩子,庄稼粮食怎么办那是不是等死吗

    管疆似乎对他们的动机有所察觉。于是,在包扎完以后,就坐下来把他们招呼到自己身边,开始和他们攀谈起来。

    “你们几个怎么都躲在这里吗这个神庙离家很远吗”

    “你们这里是不是也在征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