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2、肱骨遗脉

作品:《大明剑尊

    此等提议着实令李孤行惊掉了下巴,一个字,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敢相信。

    可他不信又能如何同当初拒绝血刀老祖一样

    看诸葛玄策和血刀老祖如出一辙,李孤行心中绯腹。

    对于自己来说,这件事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对于诸葛玄策而言,或许这种看似玩笑似的收徒乃出自于真心。

    上一次他拒绝了血刀老祖,令血刀老祖死时抱有遗憾,这一次他不想再造成这样的悲剧。

    但他仍有许多不解,不解这诸葛家的孪生兄弟为何尽是做一些强收人徒的事。

    这件事本来很是反常,但出现在诸葛家这对兄弟身上,似乎也不怎么反常了。

    再看诸葛玄策那张脸,那张脸上的神情严肃而又紧张,似乎不是在说谎。

    综合以上考虑,李孤行终将这收徒之事当做了真的。

    他开口问道“你收我为徒就是为了满足血刀老祖的心愿”

    事已至此,诸葛玄策还能怎么说,事情发展已经出乎他的预料。

    此时事情还有缓和,若真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他或许会变成李孤行今生大敌。

    为今之计,他也只能迎着头皮,顺着话头,一点一点推进下去。

    可他心中仍有算计,算计这两人的关系是否利于争夺天下。

    在他的预想之中,他们的关系更接近于诸葛亮和刘禅。

    李孤行什么都不用做,只需听凭自己安排便可,自己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刘禅何等愚笨,李孤行又何等的聪明,但在这一点上两人便判若云泥,李孤行无论如何不会任自己摆布。

    且他武功不错,更兼悍勇,如此一来,更有些范增和项羽的意味。

    争夺天下,范增和项羽,可要比先祖和刘禅要好的多。

    想到此节,诸葛玄策打定了主意,昂起头颅,双眸对了上去。

    “不错,我正是要收你为徒”

    李孤行虽当了真,可他仍有疑惑,不问明白心中难安。

    “这么说,你之前做的那些事都是为了试探我看我够不够成为你这天下三绝顶之一的徒弟”

    诸葛玄策正色道“不错,正是如此,否则,我又何故废那么大心思”

    李孤行点了点头,心中恍然大悟,“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他说是一拜,却磕了三个头,一个比一个响亮。

    身边忽然现出一个纸人,端了茶水。

    李孤行倒了茶,奉了上去。

    诸葛玄策看着他无比认真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热血,双手逐渐颤抖了起来。

    双眼停留在李孤行身上好一阵,心中亦是打定了主意,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初时他说要收李孤行为徒,只是想给李孤行一个理由,一个对李孤行而言能认可,并能搪塞过去的理由。

    但粗略想来,似乎多李孤行这样的一个徒弟也不错。

    李孤行虽不是诸葛家的人,但他天资聪慧,根骨奇佳,人品、武功皆属一流,像这样的年轻人在江湖之中打着灯笼也难找。

    更何况,诸葛玄策这一生未曾婚配,膝下更无一个弟子,这一身本事总该有个传人。

    血刀老祖看中的人,又经自己在阴阳紫金阙中的考验,定是人中之龙。

    细细想来,李孤行也只有优柔寡断这一个缺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除了这一点外,其余都算奇佳。

    且这一点诸葛玄策有自信能将他改变。

    故而虽然收徒之事是他临时搪塞,但此刻却觉自己得了个宝贝,能传承衣钵的宝贝

    “好徒儿”

    诸葛玄策志得意满的道了一声,弯下身来伸出双手扶起李孤行。

    李孤行又向他一拜,礼数周备,神色也变得恭敬起来。

    收徒一事诸葛玄策毕生唯有,此刻心中激动,近乎说不出话来,更有一股紧张,令他不知所措。

    两人相顾无言,过了好一阵,他才转身,亲自寻来一本秘籍。

    那本书很旧,比白日里给袁天正的那本还要旧,尘封在卧室的角落中不知过了多少岁月。

    他拿起书,吹了吹上面的灰尘,小心翼翼的用袖子将书擦拭干净,放在李孤行的手里。

    “徒儿,你武功已经这般了得,修行的又跟为师不是一路,故而我也没甚可教导你的。但这本书乃是我毕生钻研之物,早年间便已熟记于心,此刻将他交付给你,望你今后能勤勉修行”

    李孤行拿起书来一瞧,封面上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借着烛光依稀可辩得乃是诸葛三十六奇门。

    他当即惊的怔住,连呼吸似乎都已经忘了,目瞪口呆。

    诸葛七十二奇门的名声响彻江湖,江湖中人都以为诸葛玄策便是修行了这本秘籍才成为三绝顶之一,惹的多少江湖豪客眼热,只是摄于诸葛玄策神功才不敢染指。

    若是让他们知晓在七十二奇门之上,还有一本三十六奇门,不知又会有怎样的表情。

    七十二为地煞之数,三十六为天罡之数,两者虽同样厉害,但大多仍旧认为天罡之数在地煞之上。

    诸葛玄策道“此本秘籍为师参悟一生也未曾完全参透,今后你勤加修行,遇到难懂的地方传书一封告诉与我,我若不会,咱们两个可一起参悟。”

    李孤行激动的不行,颤巍巍的翻看第一页。

    诸葛三十六奇门所教并非阵法,而是武功,接近于术法的武功。

    第一门,也是最为浅显的一门武学,便是江湖公认,诸葛家最厉害的武学招式三昧真火

    他向后继续翻,但觉越是往后越是高深,二十门之后已经几乎有种读天书的感觉,书上的字他全都认得,但连在一起却又什么都不懂了。

    二十五门之后,他只觉得头晕目眩,仿佛书中自有一股魔力,将人拒之门外。

    李孤行头晕眼花,呼吸迟滞,原地行了三个周天的内力才将自己真气捋顺。

    再瞧这书已经变了样子,变得金光灿灿,神秘而又充满变化。

    即便他什么也不懂也知道这本书的厉害,更明白这本书中记载的武功,越是向后修行越是艰难。

    诸葛玄策看他这副样子,心中欣喜。

    “极好极好,为师初看这本书时跟你年纪差不多,只看了第一门,便头晕眼花的不能自已。你初看竟能看到二十门之后,足可见你天资卓尔不凡”

    李孤行怔了一会儿,脑中仍旧满是书中记载的文字。那些文字仿佛活过来一样,在脑海中跳跃翻飞。

    又缓了好一阵,脑海中的文字才逐渐退去,张口问道“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奇书怎会有这样神妙的感觉”

    诸葛玄策道“你再看看总纲。”

    李孤行查书看去,殊不知何时在第一页上多了几段小字,正是诸葛玄策口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总纲。

    总纲仍是一些他看不懂的东西,但瞧的多了,似乎也明白了其中内容。

    这诸葛三十六奇门,讲的是三十六门奇幻武功,以武道运用神仙术法。

    此书强练不可,只看天资机缘,天资高者、机缘到时方才能修得其中武学。

    如一味强练,毁坏根基不说,轻者变成痴儿,重者立时死亡。

    李孤行又看了看诸葛玄策,心中赞叹,能修行这等奇书之人究竟是何等的天才

    诸葛玄策仿佛洞穿了李孤行的心思,微微一笑,不值一哂。

    “你不用这般瞧着我,我也没什么可神的,这本书我只修行到第三十一门,已停在这里二十余载。”

    他叹了叹,似乎有些不甘。

    “或许为师天资有限,其余五门连门径都未曾窥到。据说,若将最后一门修行完备,可羽化飞升,自然,诸葛家存世这些年,还未曾有人修行到这般境地,连先祖诸葛武侯也差了一门。”

    此等重宝足可见诸葛玄策真心实意,李孤行拜服,从心底里认了诸葛玄策这个师父。

    看着李孤行大臂上的伤口,诸葛玄策好不难受,心头抽动。

    这都是他的失策,前一刻李孤行是他实现夙愿之人,即便放在心上也是利用居多。

    但此刻,李孤行已经成了他的爱徒,继承他衣钵之人,看他这等严重伤势便如同加在自己身上,令他好不难受。

    但他却不知如何表达,以往巧舌如簧、牙尖嘴利的诸葛玄策现在却笨拙的如同一个孩子,不懂怎么跟李孤行表达自己内心的关切。

    他缓缓的从衣襟里拿出一枚丹药,小心放在李孤行手上,无比慈爱的看着他。

    “这是为为师炼制的丹药,具有疗伤奇效,你将他吃了,血肉自生,过个日,手臂上的伤就好了。”

    多少时日,李孤行都是自己一人,无人疼、无人爱。

    此刻体会到诸葛玄策如父亲一般的温暖,令他不知所措,心中更有万千感激,泪水呼之欲出。

    他接过丹药,当即服下,千言万语都汇在眼神之中。

    诸葛玄策又道“你朋友赵无钱的伤势我听说了,那些东西十分难找。我诸葛家势不大,不能助你什么,但为师在江湖之中薄有名头,今后旁人顾忌,不会与你为难。”

    他又将阴阳紫金阙拿了出来。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东西会引得旁人眼热,你武功虽好却刚到一流末尾,碰到冥宫等人便敌不过了。为师亲将这东西送上昆仑山,顺便替你看看赵无钱伤势如何”

    李孤行心中感激,已不知用何言语去形容,当即又是一拜。

    诸葛玄策清了清嗓子,正了正身,面容忽而严肃了起来。

    “有一件事,或许是你朝思暮想之事。你既入我门,我也不必瞒你。关于你父亲,李四顾”

    一瞬间,李孤行瞳孔紧缩,心跳骤停。

    多少时日,他被赵无钱的伤势压的喘不过气,早将这件事压在了心底,此刻诸葛玄策再提出来,搅乱了他的思绪。

    “莫非,师父您知道一些”

    诸葛玄策道“为师知晓一些,但现在并不能全告诉你,毕竟事有真假,告诉你不确定的事会横生波折,但我可以确定的事,你父亲的死跟朝廷一位已故的肱骨之臣有关,他有遗脉尚在湘西地界,你此番,正可去湘西地界找寻,亦可顺便寻那赶尸引和金蚕蛊。”

    本章完

    7017k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