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安氏
作品:《追妻太晚》 姜知的祖父姜震强本就是开国元勋,后来更是在平定外邦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武国公,可世袭爵位。
在一次战事中虽然依旧不负众望,击败敌人,凯旋而归。
但与此同时已是身负重伤,回去不久便不治而亡,便由大房身为嫡长子的姜蔚继承武国公府和这武国公的爵位。
除此之外,姜蔚还是老皇帝亲自任命的大将军。
姜知虽然比今年十六的姜思思还要小上一岁,可他的父亲姜蔚却是家中排行老大的,只不过因为姜知的母亲安氏体质虚寒,较难有孕。
这才导致了明明是姜蔚先成的亲,拥有孩子的时间却还比老二姜茂还要晚的原因。
姜蔚同安氏二人伉俪情深,虽然身份显贵却没有纳妾甚至连个通房丫鬟也没有。
姜知下面还有个小她三岁的亲弟弟姜榐,他如今也有十二岁了。
安氏就是因为生姜榐死的,在她生产之时正逢姜蔚出征在外。
产程很是凶险,当被稳婆问及要保大保小之时,安氏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跟屋外守着的姜老夫人意见相同,都选择保大。
女人生产时,本就是一只脚踏入鬼门关,但是即便遇见束手无策的难产,也大都是在确认孕妇已经没有气息了,才会选择剖开孕妇的肚子,试图挽救孩子一命。
但是,现在安氏跟姜老夫人都是抱着一定要保住小的决心。
所以姜老夫人跟稳婆商量,选择在安氏还活着的时候就直接生剖安氏的肚子,把孩子给取出来,屋内的姜知了解后,噙着泪表示为了孩子,她愿意。
期间,安氏所经历的痛苦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当一声声极有穿透力的啼哭接连响起时,屋内众人将已经提到了嗓子眼的心,暂时放了下来。
大伙儿都松了一口气,好歹,这小的是成功保住了。
在确认了是男孩儿后安氏极为虚弱地眨了眨眼示意稳婆她想看看孩子。
稳婆还来不及用热水把已经剪断脐带的孩子擦干净就赶紧拿布一包,先让从旁协助的妇人将孩子递到安氏跟前,她怕晚了安氏会看不到留遗憾。
而自己则拿起棉线开始对安氏剖开的肚皮进行了缝合,这不过是拿死马当活马医了。
同为女人的稳婆虽然见惯了这样血腥的场面,但是对于本就体质孱弱的安氏再次过程中展现的超乎常人的顽强意志,内心既是佩服又是悲悯这是她后来跟姜蔚说的。
姜老夫人跟安氏二人都选择保小,除了这胎是安氏好不容易怀上的,更重要的原因安氏在孕期,姜老夫人可是请了一个把脉断男女非常有经验的老大夫。
那老大夫替安氏把过脉,曾言左疾为男,右疾为女,而安氏脉象正为左疾,更是在一番望闻问切后说她这胎十有八九就是男娃。
老大夫的这句十有八九就是男娃,落在姜老夫人同安氏的耳内,都认为此胎必是男孩无疑了。
这名老大夫声名在外,既然他对外能说十有八九,内心定对自己的判断有了十成十的把握才敢说。
在怀上姜榐之前,安氏就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才为姜蔚生了一个姜知,还是个女儿,一直心觉愧疚。
总想着要是还能再替姜蔚生个儿子就好了,所以她一直在喝药调理,可这肚子却迟迟也不见再动静。
期间姜老夫人也不止一次的敲打为难过安氏,因为在这方面姜蔚不听自己这个老母亲的话,姜老夫人希望由安氏能够替丈夫张罗纳妾事宜,说多为家中开枝散叶才是要紧。
安氏虽然心里不是滋味,自己所爱之人,从内心来说当然是想独占,不愿分享。
可家家都是如此,且她婆婆又这般敲打她了,丈夫身份尊贵,这么多年身边只有一个她,不知已经羡煞多少女子了。
换做别的女子,嫁娶这样的高门,自己无法多多开枝散叶,早早就主动帮自己丈夫纳妾了,一来在公婆及丈夫这里搏个贤良淑德的美名,二来由自己张罗的人能更好的拿捏掌控。
不比由丈夫主动看上的更有主动权。
姜蔚同安氏成婚这么多年,从未跟安氏红过脸,可在他知道安氏竟然开始替他张罗起纳妾之事时,第一次不仅同安氏因为激动而红了脸,向来流血不流泪的威武大将军甚至还红起了眼。
他既气愤又委屈的质问安氏为何要将他往外赶,自己是如此爱安氏,从来只想独自霸着她,连她的美都吝啬于给旁人瞧见。
安氏竟然还要往他床榻上塞人。
姜蔚认为爱到深处,怎会愿意分享所爱之人,难道安氏待他并非深爱
不过看着安氏既感动又委屈巴巴的模样,冷静下来的姜蔚哪里不明白这背后的原因。
虽然安氏不会在背后谈论婆婆的不是,但他姜蔚又不傻。
他一把揽过安氏,紧紧抱着她,仿佛要将她嵌入到自己宽大的身躯内,就此合二为一了。
前一刻还在质问娇妻的姜蔚,这一刻反而哄起了安氏,还说让安氏受委屈了。
不过哄归哄,他还是不忘告诫安氏,下回可不许再做替他张罗纳妾的事情了。
姜蔚说自己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并且为了让自己母亲能够彻底绝了给自己纳妾的念头,同时又不想让母亲误会是安氏给自己告状从而连累安氏这个媳妇难做。
所以他没直接去找姜老夫人说到。
而是撺掇安氏配合自己演了一出戏给姜老夫人看。
所以姜老夫人听到的就是姜蔚见安氏给他张罗纳妾事宜,认为安氏不爱他了,原本正值凯旋归来,皇帝给他放假期间。
他却是哪里也没去,就把自己关在屋中,什么也不吃光喝酒。
谁也不见,竟连安氏也不例外了。
姜老夫人闻讯后并未第一时间赶去,而是只让人留意消息随时来禀。
直到第二日实在是忍不住了才亲自过去瞧看,自然亦是吃了闭门羹。
姜老夫人来的时候未见安氏守在门口的身影,原还有些不悦。
一问才知安氏是去厨房亲自做姜蔚喜欢的吃食,只盼着姜蔚可以好歹吃些。
其实这些都是姜蔚的安排,他可舍不得让体弱的妻子一会儿久站。
姜老夫人知道安氏在厨房忙碌,便吩咐下人不用说自己来了,也别打扰到安氏,兴许她做好后姜蔚会愿意吃也未可知。
虽然开始姜老夫人觉得为这么点小事就这般颓废,着实这不像姜蔚的性格,但是自己的儿子被安氏迷得是五迷三道这点她还是清楚的。
所以即使吃了闭门羹她还是没有离开,而是选择站在门口守着,以孝道逼迫姜蔚自己出来。
并在门口高声道,安氏能这样做自己也觉得意外,但是对于安氏的识大体她还是深感欣慰。
认为安氏是个好媳妇,也让姜蔚要以大局为重,将子嗣延绵才是正理。
姜蔚一直很孝顺,但却不是愚孝。
他也存了心,让母亲日后可别再因纳妾事宜为难安氏。
硬是让他母亲站足了一个时辰才出来。
当姜老夫人看见姜蔚推开门,熏天酒气四散而出,面容憔悴,胡子拉碴,眼下发黑的模样是既吃惊又是心疼。
其实这几日私底下姜蔚同安氏可是过着如胶似漆,蜜里调油的日子,这番模样是特意扮上的,为了逼真姜蔚酒倒是当真饮了不少。
不一会儿安氏带着端着不少美味佳肴的下人步履匆匆而至。
虽然明知姜蔚这般颓废模样是假扮的,但安氏瞧见依觉得心疼,不用装模作样,眼泪就真情实意的潸然落下了。
然后一面向姜老夫人请安,一面劝说姜蔚好歹吃些。
姜蔚低头凝视安氏说除非安氏愿意痛改前非,再也不提给他纳妾之事,他才愿意吃饭。
安氏不敢去看姜老夫人,只得一个劲地摇头,复又温言软语劝说姜蔚多少吃些,做得全是他平日里爱吃的。
姜蔚见状,心如死灰状对安氏表示既她不肯,依旧执迷不悟,往后还要提纳妾的事情,就不用再劝他吃了,他不听
姜老夫人当时看着只觉头皮发麻,更觉此情此景仿若男女倒置了。
虽然子嗣延绵很重要,但是儿子姜蔚好好吃饭,重新振作更为重要。
于是姜老夫人无法,只得对安氏说让安氏就答应姜蔚。
安氏先前就得了姜蔚的吩咐,这个时候不可马上答应,必须神情得纠结一阵。
直到姜老夫人说出那句,你连我这个婆婆的话也不听了嘛方才得以答应。
当姜老夫人真的一字不落的说出这句话时,安氏心里由衷佩服自己的丈夫。
安氏如此才答应下来,姜蔚见状,又言安氏若是下次再犯,自己可就不是把自己关起来什么也不吃这么简单了。
还说自己就愿意同安氏一生一世一双人根本不在意子嗣,何况安氏还给他生了个姜知,姜蔚觉得只要是安氏所出无论儿女都一样珍贵。
姜老夫人想到儿子姜蔚言出必行的性子,至此以后,都不敢再敲打安氏替其张罗纳妾之事。
自己则更不敢说。
所以,当知道安氏终于又怀上了,还是个男娃的时候姜老夫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面临保大保小问题上,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保小。
因为姜老夫人觉得自己不坚持的话,姜蔚很可能今后都不会再有儿子了。
姜老夫人猜得没错,至安氏死后姜蔚直至今日并未再续弦,而且也没这个打算。
姜老夫人的丈夫跟次子姜蔚都是上阵杀敌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夫君已逝她如今作为姜家唯一的长辈,自认也是杀伐果决兼心思缜密的。
姜老夫人虽然觉得对不起安氏,但却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但也怕姜蔚回来知道过程,想到安氏所受的苦不会理解更不会原谅自己。
虽然当时安氏也跟她做同样的选择,但是那样的情况下,真正能做主的人,根本不是安氏。
如果自己选择保大,安氏也无法。
安氏生下姜榐后,姜老夫人对稳婆,以及知道此事的下人等该重金收买的收买,该发卖的发卖。
至于待安氏忠心不二的知情者,姜老夫人试图收买无用,则被姜老夫人控制并秘密处死了。
对外对归来的姜蔚都是统一口径,安氏难产,甚至都没来得及问保大保小就断气了,好在腹中胎儿是个命大的,母亲都咽气了,剖出后还活着。
姜蔚伤心之余,也觉察出了不对,暗中查明了真相。
可那又能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他总不能让姜老夫人去偿命,何况那也是安氏的意愿。
只是,这心跟姜老夫人彻底疏远了。
姜蔚虽没去质问姜老夫人,只当自己没发现,但是隔阂已生。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