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江城定缝纫机
作品:《重启1984》 走投无路的吴村大军只好找吴来想办法,本来是以吴来为敌的人,现在反而得找敌人帮助了。世间事千奇百怪,在这几千里外异乡敌人也是亲人了。
“来哥,我们困在这里走不了,住店吃饭钱都没了,我们是曾经对不住你,看在乡亲兄弟面上大人不计小人过,想办法给我们解决一下,你不出手相救就没人相救啦”
“好吧,亲不亲故乡人,没钱可以借给你们,但要写借条,不是怕你不还是防吴诗仁。”
跟吴诗仁到北大荒的有23人,有9人身无分文其他人凑不够车费托运费,现在举目无亲,都需要借部分钱。借给他们一两千元吴来没有困难,但不是有钱就解决问题。
时间已到五一,北大荒开始播种玉米大豆,大户生产繁忙送货基本停下来。市场人流锐减,农户很少上市交易粮食了,窝在这里收不上货,有时等待两个月未必能发车。
吴来认为最好解决办法就是发货回家,计算总共有多少货拼凑50吨就发货。这23人的货加起来不足50吨大豆,吴来补贴运费让货运部给他们发车,为省车费建议他们押车走。
23人押一车皮货不行,吴来装一车皮玉米给南华饲料厂,随他们发车解决问题。
众人束手无策的难题吴来给解决了,不但能够马上回家还省一笔费用,吴村兄弟千恩万谢,吴来不但借钱还解决了他们的困境,患难见人心,这才是真正兄弟
二牛统计了一下,这一个多月共收购800多吨玉米,90多吨大豆。趁着这收购空档,吴来准备回家一趟跟客户对账结算,把钱汇到绥西银行。也需要开拓销售渠道。
吴来到胡家屯跟翠花辞行,问丈母娘生孩子还缺少什么需要啥好一起带来。
杨寡妇开了个单子让吴来去准备,这时候女婿要离开鼻子有些发酸,他的事业需要没法。
5月9日吴来到达江城,先到饲料厂结算了货款,把汇票打到绥西银行,然后到农贸市场看行情。农贸市场正好看到小舅张秋生和表兄张升和九弟十一弟。
吴来给他们介绍的农贸市场老板,为他们牵线30吨香蕉已经批发出去了。
九弟十一弟是第二次贩香蕉到江城,张秋生和张升是销售自种香蕉 ,他们家香蕉收获了。江城香蕉零售155元,批发115元,老家是045元,利润相当丰厚。
他乡相遇而且生意顺利大家都十分高兴,一起到临江仙酒家吃饭,小酌几杯叙叙兄弟情谊。张秋生最担心香蕉出路,走一趟江城就放心了,极力称赞吴来有眼光让乡亲发财
九弟非常佩服来哥劝他继续贩香蕉,去北大荒的大军灰头土脸回家了,都大骂吴诗仁不要兄弟。幸亏听来哥的话没遭这厄运,贩香蕉能赚大钱让那些北上的人十分羡慕。
“来哥,他们走北大荒没赚钱,那你呢是不是被他们拖累也捞不上呀”
“没错,是受他们拖累,收购成本大幅上升,但也不至于捞不上钱,利润要下降一截。”
“来哥,那你回家贩香蕉吧,你那么有经验赚钱不会比玉米少,何必跟吴诗仁斗呢”
“九弟,吴诗仁要打垮我,贩香蕉 就跟着贩香蕉,必须见个高低才行。”
“这吴诗仁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损人不利己都要干,到那儿都是害人精,他怎没回家”
“大概是还想扳倒我吧没有输光是不会服气的,折腾泄气后就会回家了。”
张秋生听了吴来的话,就知道北大荒较量十分险恶,问了几句上边情况,骂两句孙立新吴诗仁害人害己不是东西。但他更关心香蕉问题,就把话转到香蕉行情上去。
“阿来,依你看这香蕉行情,是继续上涨呢还是就此已经到顶了”
“舅舅,香蕉价肯定要继续上涨,但是收购价格上涨更快,九弟贩香蕉大赚吴村失败回家的必定跟风,扩种香蕉还没收获,抢购的人多收购价肯定飙升,这跟抢购玉米一样。”
香蕉价格飙升,张秋生开心笑了,他是种植户抢购人越多越好,做事抢先一步真好
“阿来,价格飙升抢种香蕉的必然很多,买小苗的就多,这些让你都说中了”
“舅舅,零售香蕉要涨到25元以上,收购价涨到19以上,是过去的4倍。我说过第一第二批种香蕉的都能盖香蕉楼。舅舅,你们两家应该是第一个盖香蕉 楼的人啦”
“阿来,那是多亏了你呀,没有你独到的眼光建议,我们那能捷足先登呢”
九弟听吴来说香蕉行情看好,贩运赚钱必引起竞争抢购,很担心出现北大荒那样的事。
“来哥,香蕉好市当然是好事,但是出现吴诗仁那样坏蛋抢购,我怎么应付呢”
“九弟,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吴诗仁会有李诗仁张诗仁,记住做生意要讲信誉互利,以诚待人和气生财。香蕉 是易损商品不能贪多出货要快,一定要掌握销售地的信息。”
“来哥,我们本钱少怎么能跟大老板拼会不会落得去北大荒那些人的下场呢”
“不会的,九弟贩香蕉重要是销售,收多没用卖不出去四五天就坏,注重搞好客户关系。”
“来哥,你经验这样丰富,到处都有关系,你来带我们一起贩香蕉就好啦”
“九弟,香蕉辉煌也就是几年,贩玉米很快就结束,我需要干更长远的行业才行。”
“来哥,我知道你要开办成衣厂,那要很多钱,不贩香蕉我们能干什么呢”
“别担心能干的事很多,都能够赚钱,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们”
吃完饭吴来去拜访缝纫机厂沈全夫妇,告诉他们要购买工业缝纫机的意向,沈全把吴来引荐给厂长彭枫。吴来说明准备投资成衣厂,起步购买20多台成衣设备。
工业缝纫机产大于销,库存有两百多台卖不出去,生产线基本转产家用缝纫机,有人需要求之不得。厂长带吴来到库房看了缝纫机,堆在角落里的双线机还在。
“厂长,这些双线机积压了很久吧怎么都卖不动呀是不是价格太贵了呢”
“唉,贵什么贵,是产品不对路没人要,都成废品了。”厂长说到这产品就心里不舒服。
“这样成废品了吗厂长如果我帮你卖掉,那要多少钱呢”
“小吴,这机成本1800元,你是沈工朋友,如果你全部要就给1000元吧”
“好吧,厂长这样说了我也不能驳面子,那我订购成衣设备能不能优惠些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