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1章 白帝城出兵
作品:《将门无双》 就在荆州风起云涌,四方兵动的时候,蜀王之子李云龙也带领益州兵马来到白帝城,准备攻打江陵。
南阳和白帝城两路兵马,是秦武宗在洛阳时就已经定好的计划,这是一个完整的灭楚大计。
为了这个周密的计划,开国公孙玉阳不惜做绿叶甘为陪衬,为大秦两位后起之秀做掩护。
首先孙玉阳进攻江夏吸引楚军注意,再让孙安和李云龙两人各自发挥本事,看谁先攻入荆州,则可牵制荆州兵马,另一路就能从容进兵。
一北一西两路兵马遥相呼应,形成钳夹之势进取荆州,不管先攻下襄阳或者先取江陵,都会让荆州的整个防线崩溃。
孙安占了主场优势,在樊城吸引了大量荆州精锐,导致陆平一败涂地,襄阳失守,不仅楚国上下一片惊乱,天下也是一片哗然。
李云龙根本没想到孙安行动如此迅速,他还在成都和江州调兵遣将,孙安已经在樊城歼灭二十万楚军,震惊天下。
等他马不停蹄带兵赶到白帝城的时候,孙安已经拿下了襄阳,速度之快,比他在益州行军还要迅捷。
李云龙曾不止一次问军师钟德谋,孙家是不是早就在襄阳安排好了内应,否则孙安攻城掠地怎么像在自家地盘行军一样方便
对于这个问题,钟德谋根本无法回答,孙家如果有此计划,必定是秦国的最高机密,恐怕除了秦武宗之外,不会再有第二个人知道。
虽然是孙安的大舅子,但李云龙还是不为之骄傲,反而心中不服,又写信向妹妹李云梦询问军情,实在想不通孙安打仗怎会如此顺利,简直如同儿戏一般。
李云梦的回信让李云龙很是失望,全都是赞美之词,只说夫君文韬武略,运筹帷幄,谈笑之间二十万楚军化为鱼鳖,功劳直追其祖孙玉阳。
事实摆在面前,孙安先拔头筹,李云龙无奈,与钟德谋等人商议,只好拜托孙安帮他继续吸引楚军注意,让他也兵出白帝城,共取江陵。
此时江陵消息传来,苏少云之子苏长仁又被孙安所擒,苏少云不得不亲自带兵北上,正是攻打江陵的最好时机。
李云龙等了近半个月,终于等到出兵的机会,马上召集白帝城太守张志成、军师钟德谋、大将司马兴远、主簿王朗等人来议事。
钟德谋把江陵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对众人说道“苏少云倾巢而出,只要我们能攻下夷陵,江陵便唾手可得,夷陵一战的重要性,堪比樊城之战。”
大家看着桌上一份简易地图,个个神情凝重,夷陵扼守江边要道,一边是滚滚江水,一边是悬崖峭壁,要进江陵,必须要先拿下此地。
太守张志成常年镇守边境,对楚国情势还是有所了解,说道“苏少云此人在岭南大大有名,但他的对手都是彪悍的越人,荒蛮不化,不知兵法,若论冲锋陷阵,此人无往不利,但论到筹策计谋,恐怕还不如陆平,只怕又要在孙将军面前吃亏了。”
王朗作为蜀王的幕僚,最关心的还是李云龙的功勋,不由叹道“看来孙安又要建功再进了,少将军,苏少云又在夷陵增兵,显然也是有所防范,我们要尽快行动,否则又要被孙安占了先机。”
李云龙看了一阵地图,对众人说道“且不管苏少云如何,如今夷陵有五万大军,易守难攻,我们不能落后于孙安,否则益州军的面子,可就丢完了。”
张志成沉吟道“夷陵地形险要,楚军经营多年,布下重重防线,现在又增加兵力,若不用计,强攻恐怕还是如楚军攻樊城一样,很难见效。”
钟德谋点头道“张太守之言,与我不谋而合,夷陵固若金汤,既然难以进攻,何妨以进为退”
李云龙剑眉紧皱,听着众人商量,直到此时才问道“何为以进为退”
钟德谋笑道“听说这次苏少云派来的援军统领洪伟亮,在孙安那里几次吃亏,大败而归,其兄长还被关押在洛阳,我想此人这次来,必定心中怀恨,想要一雪前耻,正好用诱敌之计,先败洪伟亮,再思对策。”
张志成点头赞道“还是军师足智多谋,我以为此计可行,夷陵主要由军师南宫策总督军事,此人颇有智谋,若能让洪伟亮与之不和,才好见机行事。”
李云龙笑道“既然诸位都如此认为,那就照计行事,先给洪伟亮一点甜头尝尝。”
王朗说道“既然如此,我马上派人马二将军前来相助,楚军兵力众多,此战不容有失。”
白帝城目前总共四万兵马,出征之后还要六人布防,能出战的最多两万,楚军镇守夷陵的必定都是精锐,人马相差一半,还是要小心应付。
李云龙知道张志成这是求稳,有备无患,当下立即派哨马前往江州求援,又命王朗写书信至成都,让蜀王再从各地调动部分人马准备,一旦攻下江陵,就需要更多的士兵来布防。
当日众人仔细商议整个计划,确定万无一失之后,李云龙命司马兴远为先锋,带兵前往夷陵,自己带领马步军随后接应。
后军在秭归一带部署兵力,吸引楚军前来进攻,以退为进,诱敌深入,才好一鼓作气攻下夷陵。
司马兴远乃是成都司马相如之后,如今的司马家早已没落,远不如当年司马相如时期兴盛,家传的那些典籍也早已变卖挥霍一空,到了他这一代,只好弃文从武,参军来糊口。
不过司马兴远并不是一个甘心任命的人,他在军中兢兢业业,刻苦锻炼,十多年来终于提拔为都尉,此次被李云龙选中为部将出征,十分珍惜此次机会。
十年寒窗,不如一朝杀敌
乱世出英雄,如今五国相互牵制的局面即将被打破,司马兴远意识到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一颗心早已蠢蠢欲动。
带领人马自白帝城出发,一路向东而行,沿途数十里,不见有多少百姓,荒地遍布,长满野草。
这里是秦楚两国的边界之地,常年互相骚扰,百姓们苦不堪言,或者迁徙,或者被战乱害死,十室九空,连年大战,民生凋敝。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