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5章 俸禄也太低了

作品:《开局海贼剪辑:十五个震惊名场面

    因为没经历过,所以,他纵然再英明神武,也不可能意识到一些他当做习惯的事情,在别的帝王身上,是一件天大的难题。

    他不由得看向了康熙,面露询问之色。

    康熙自然也注意到了李世民的目光,清了清嗓子,也不是完全确定的回答说“说的大概是废除宰相,集权于皇帝。大肆杀戮功臣,避免他们作乱吧”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也许还应该加上给官吏的俸禄太低”

    闻言,刘彻好奇的问“官员俸禄低有多低”

    康熙看了眼朱元璋,脸色有些怪异的说“一县之长,月俸七石”

    “七石”

    听到这个答案,刘彻,李世民等人脸庞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那可是一县之长啊

    就是他大汉,一个小县的一县之长,一个月也有四十斛石粮食啊。

    一个月七石粮食,虽然饿不死官吏,但家中各项开销不要钱么

    一石粮食,一家四口也就只够吃四五十天而已。

    确实

    吃饭的话,一年到头也就八九石就搞定了。

    还能剩余七十多石粮食。

    可一石粮食能卖多少钱

    他想想都知道卖不了多少钱。

    粮食的价格,不可能高

    只要是个帝王都知道。

    虽然不知道大明一石粮食多少钱。

    但拿他大汉粮食价格换算,五钱银子一石粮食。

    大汉一旦约60斤,明朝一石约150斤

    一年剩余七十五石粮食,也就只能换三十五两银子

    大明一两银子能买七八石粮食,七十五石粮食,大概十两银子

    一年到头,一县之长的收入紧巴巴的,这让他们还怎么过生活。

    太苛刻了

    李世民也不由得点头,这俸禄实在太低了。

    低的他不敢置信

    一年八十四石粮食,这怎么生活。

    除了吃,还有用,穿,家里仆人,跟上官打关系,跟亲朋好友搞关系

    这点钱哪里够

    李世民用脚趾头都能想的出来,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贪腐成风

    他很清楚担任官吏是为了什么

    治理百姓只是表层罢了

    真正的目的。还不是为了捞钱。

    没有好处的事情,谁会做

    除了那几个特殊的两袖清风,廉洁公正的人之外,其余哪个不是为了捞钱。

    所以

    他会给官吏足够优渥的生活资本,让他们减少贪念。

    如果给了他们优渥环境,还贪,那就不要怪他了。

    但朱元璋这俸禄就太低了。

    “给他们那么高的俸禄干什么,咱家从底层一路上来,看过太多贪官污吏,就是给他们惯的,给了他们太高的俸禄,导致他们贪得无厌”

    朱元璋似乎很不喜欢有人质疑他制定的俸禄标准一样。

    脸色很不好看,说起贪官污吏,更是一脸杀机。

    “咱家这一辈子就跟贪官污吏过不去”

    他咬牙切齿,“可这些贪官污吏为什么就是杀不干净呢杀了一批又一批”

    听的他这个疑问,李世民,刘彻等人都不由得摇了摇头,答案不是已经非常明显了吗

    给的钱,太少了

    所以

    为了前途,为了基本生活,只能贪了

    只要不贪多了,相信上面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李世民,刘彻为大明的底层官吏默哀几分钟。

    碰上这么一个吝啬的皇帝,确实倒霉。

    当然

    对于朱元璋废除宰相,他也是很不理解。

    宰相的设立,不就是为了帮助皇帝处理事务的么

    就是为了减轻皇帝的压力,才会有这么一个机构。

    废除之后,那这个皇帝不得忙死

    他反正挺不理解的。

    当然

    这跟他也没得关系

    他看向光幕,上面正在播放关于朱元璋的评价。

    但过错虽然多,却不能够掩盖他所拥有的绚丽功绩

    他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天选的主宰

    不用说

    对于朱元璋的这些评价,在座的帝王没有不羡慕的。

    尤其是李二凤

    天选的主宰

    这是多么霸气的称呼啊,李二凤表示,他很羡慕,甚至有点嫉妒。

    政治上,在沿袭蒙元中央制度的情况下,废除中央的中书省,不再设宰相一职,权分六部,加强皇权集中

    废除地方的行省制度,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承担民政,军事,司法事务,互相对立,互相监督

    各府县的重要之处,设置巡检司,负责把关盘查,缉捕盗贼,盘诘奸伪

    “这个三司制度有点意思,让三个部门互相监督,这样地方就很难出现造反的事情了”

    赵匡胤开口称赞出声。

    他觉得

    朱元璋能够从尸山血海之中冲出来,果然有点东西。

    废中书省,撤宰相

    这一下子就把皇权更加集中的抓在了手中。

    三个部门各自负责一个领域的内容。

    三部加起来,就是整个帝国的所有事务。

    而且还能互相监督,是平级关系,就不存在谁压制谁,有效形成了互相压制的效果。

    “但这个制度,也容易让三个部门的官吏互相推诿责任,不利于事务的处理,减缓了效率”

    李二凤开口,虽然是后代的制度,但不妨碍他这个前辈进行分析。

    他是个圣明的皇帝,稍加分析就能看出制度的弊端。

    “确实,因为三个部门平级,一旦有事情需要处理,很容易让他们互相推诿给对方处理,浪费很多的时间。”

    “他们搞定之后,上报给六部的话,又会需要大量的时间。”

    “也许需要在三司之外,再设立一个独立部门,与三司平级,直接对六部负责,同时兼分配任务给三司”

    杨坚开口道。

    三省六部制脱胎于他的五省六部制,他也能清楚的看出弊端,同时,自然也能给出解决方案。

    “有道理”

    听的杨坚这话,朱元璋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他一拍大腿,无比开心的向杨坚道谢,“不愧是先贤,就是厉害”

    “帮大忙了,隋文帝阁下,咱这就去下旨”

    朱元璋乐的手舞足蹈,他一直苦于三司制度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办法。

    这下好了。

    办法来了

    他真是太开心了

    他这副模样,让杨坚都不由得擦了擦汗

    这不是很简单的东西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