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乱世圣地龙渊寺
作品:《天海忆》 三年前。
也就天海历7316年,蜀国国都“墨余城”,被澜沧江中突然涌现的百余只海怪袭击。
那是一次在海难等级中,最高等级的天级海难。
超过一百只海怪同时出现,便已经具有了在十天之内,摧毁一个国家的力量。
传闻。
那一夜,有三只海怪从下澜沧江中段上岸,以极快的速度袭击了皇城周边附庸的小县。
小县的驻军拼死逃出,前往墨余城报信,蜀国皇帝当即下令,出动大量精锐士兵,前往小县救民,甚至派出了蜀国中,可以与海怪正面抗衡的两位国师之一
然而,大国师带十余万军队离城后,突然有大批的海怪出现在了皇城周围,数量竟有三四十只之多
如此大量的海怪同时出现,已经是百年难见的灾难
蜀琮帝当即下令弃城,百姓在数十万禁卫军的掩护下,从命运之路,逃离墨余城。
但事情的变化,却远远出乎了蜀琮帝的预料,原本,三四十只海怪已经极其接近地级海难,已经有了屠城的力量。
万万没想到,在极短的时间内,海怪的数量便攀升至一百只以上,从准地级海难,直接上升到了天级海难的程度。
一个国师面对一只海怪,或有一战之力,若同时面对两只海怪,即便是国之至强,也难有胜算
然而,墨余城面对的,却是一百多只海怪
当夜,蜀国皇城内的三十万军队,被海怪屠戮殆尽
蜀国当朝皇帝“属琮帝”驾崩
蜀国二国师及四大护法陨亡
传言,那一夜,传说中海怪的天敌“天鬼”倾巢出动,列杀海怪。
正因为有了天鬼的牵制,墨余城内六百万百姓,在天级海难面前竟奇迹般的活下了近半的人数
但是,即便如此,墨余海难中,依旧有三十万禁卫军外加三百万无辜百姓罹难。
那一夜,整个墨余城,方圆数十里,血流成河,鸡犬不宁
蜀国也在那一夜,名存实亡了
皇城被屠的消息如野火燎原般,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整个天海大陆
举世震惊
虽然蜀国大国师秦正龙因带领的十余万禁卫军幸免于难但面对蜀国的大势,已无回天之力
三年间。
蜀国境内,封疆大吏,各地郡守,富强豪绅群起并立,各自为营。
蜀国境外,九地十二国中的各大势力,也皆是争相侵入蜀地,企图于蜀地乱世中,分得一杯美羹
如此乱象,整整三年矣
若说这乱世之中,偶得一番安逸之隅,恐怕就要数这八百年来,被誉作“圣地”的龙渊寺了
龙渊寺,自关镇海称帝以来,便被奉作“圣地”,享四方朝拜
如今的龙渊寺中,也不再只是一僧一庙一樽佛了。
相较往昔的单薄,今日的龙渊寺,匍匐龙渊山而卧,绵延数十里
庙宇数百座,僧侣近万人。
即便是蜀地极乱之世,龙渊寺依旧是亿万蜀民信仰之地,蜀地难得的清净之所。
唯一不同的是,三年间,入门的俗家弟子多了数万余人
若不是龙渊山脚再无一寸落脚之地,恐怕人数会更多吧。
在任的龙渊寺主持法号“真明”,乃是龙渊寺第一百三十一代主持,是有大修为之人。
真明大师也是如今龙渊寺中辈分至高的四人之一,与真唔、真元二人并称蜀地“三大圣僧”
至于另外那个辈分至高的人,却实在当不得圣僧,甚至在世人眼中都当不得和尚
此时此刻,龙渊寺九级浮屠塔下,一个披散着头发,僧袍不遮右肩,说是和尚,却又不像和尚的年轻人,就那么慵懒至极的躺在白玉塔基上,手里还拿着一片略大的树叶呼扇着面庞。
在他的身旁不远处,浮屠侧围栏旁,有一人倚栏而立,这人衣着玄色长衫,腰系暗朱玉带,背着一柄五尺巨剑,一头银发格外显眼,看其面貌,古时潘安不过如此。
那人静静的立在那里,眼神看向远处大雄宝殿的牌匾,迷茫中似有虔诚,虔诚中又带着骄狂。
“徒儿,来跟着师父念,三世诸佛,依般若波若密多故,得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知何时,地上的和尚蓦然开口,看向倚栏之人的眼中,竟带着一抹不和谐的宠溺,似乎眼前这个明显比他年龄还要大许多的人,真的是他口中的小徒弟一般。
不过,那高冷的美男子,却依旧盯着大雄宝殿,动也不动。
“唉我说无伤徒儿,你师父我正”
“真隐师弟,师言戒规否”
不修边际的假和尚见男子不理睬,正要“教育”两句时,却被一个慈悲的声音打断,来人正是当今龙渊寺的主持真明大师。
“师兄哦,你怎么来了,我这不是看今个天好,在这里吸收吸收正能量嘛”
从主持的话中可以知道,眼前这个假和尚,竟然是当今龙渊寺中,辈分最高的四人之一法号真隐
面对自己的二师兄,当今龙渊寺主持方丈“真明圣僧”的责问,真隐似乎完全不放在心上,只是无赖般的回答着。
看着自己这个目无戒规的小师弟,方丈也不催促,就那么含笑盯着真隐,默不言语。
真隐在师兄“含情脉脉”的注视之下,终究败下阵来。
“好好好好好,浑身都是鸡皮疙瘩你不要在那样看着我了,我下来就是”
哀怨着起身,白了一眼真明法师,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朝着倚栏而立的赤衣男子招呼道
“走了徒儿师父带你去后山坐禅去。”
男子虽然没有理会真隐,但却依旧是跟上了真隐的脚步。
目送着真隐和男子消失在远处的大雄宝殿之后,真明这才离开了原地,轻叹一口气,身后跟着两个年轻沙弥,继续朝着山门走去。
三人一边走着,真明主持左侧,那个面容青涩的应法沙弥却不解的问道
“方丈师祖,为什么真隐师叔祖每天不念经,也不打坐,像个假和尚您却从不对他管教约束呢”
真明法师微笑,边走边道
“你们的师父无元,师叔无钰,他们二人同为我的弟子,如今俱已是耋宿长老,性格却又全然不同。”
“我传他们法门,因人而异,不尽相同。”
“我与真隐师承照行先师,真隐所学与我所学,俱为吾师言传身教,若有犯戒,许是师言不同,我又怎可妄加评判”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