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警惕的苏门,再次捷报
作品:《大唐:长乐公主是我侍女》 “苏公子,我回来了”
苏府。
苏门正在锻炼身体,忽而听到外面一阵清脆的声音响起。
随即苏门放下了手中的哑铃,然后穿上了长袍来到外面。
“不陪着你母亲了”
苏门奇怪。
“其实我母亲才不需要我陪着只是更想我留在她身边。但是事实上,长乐只想留在苏公子的身边”
长乐认真道。
“你真的这样想”
苏门诧异。
没想到长乐对他的感情那么深。
“当然苏公子对我可好了而且我母亲还说让我嫁人但是长乐还没见过那个要成为我夫君的男子长乐听了苏公子的话,觉得结婚还是得情投意合”
长乐认真道。
“咳咳那个只是故事而已”
苏门有些不好意思。
这不是为了让这个小侍女听话,所以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但事实上这些故事,很多都是唐朝之后的。
所以,其实有些乱套了。
“故事是没错我很羡慕那些故事里的主人公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得到幸福。若是我顺从父亲和母亲的意思去过自己的人生,感觉平平无奇”
长乐叹息道。
“你回来就好我正好最近打算出去散步如今雪停了,外面可以去堆雪人。打雪仗”
苏门说道。
“长乐还没玩过堆雪人”长乐忽而有些期待。
“那就一起吧”
苏门点头。
他也是头一回啊
于是。
两人一起来到屋外开始堆雪人。
不远处的两个身影,正在看着两人堆雪人。
苏门感觉有人在附近,随即扔了一个飞镖过去
那人正要走。
苏门一个挥手,护卫杀了过去。
彭
直接将那人给擒下。
“你观察我们所为何事”
苏门问道。
同时感叹系统奖励的东西真有用,速度和力量都用上了。
不枉费这些日子的锻炼。
“在下听不懂你说什么”
那人不愿意说明。
“长乐听说你会一种酷刑。只要你出手我感觉他会乖乖说话”
苏门微笑道。
“让我来吧”
长乐点头。
随即拿来一个长鞭。
只是没一会儿,这个人晕了过去。
“苏公子,怎么办”
长乐担心道。
“这件事肯定是有人针对我们报官府就是”
苏门说道。
“恩但凭苏公主做主”
长乐会意。
苏门吩咐下人抬着此人前往官府。
经过审问,此人依然是不招。
但对于无故出现在苏府附近也无法解释。
只好先羁押押后再审
苏门觉得奇怪他一向与世无争,是谁要监视他
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长乐则是让苏门别担心估计只是个例而已。
而且周围的人都知道苏门乐施好善,应该是远方的人活着嫉妒苏门的人做的。
苏门点头。
便是没再多说。
反正把那个来人关几天,估计会老实了。
太子府。
李承乾得知他的人居然被送到了官府之中,十分诧异。
他做事一向是谨慎。
而且不会有什么问题才是。
如今只是对付一个小小的富商,却是如此复杂。
“太子,此事如何是好”
侍卫询问。
“罢了,只要人死了自然就跟我无关。现在查清楚只是小妹过去,无碍让以后的人都撤回来只要李泰不常过去,我还是有机会”
李承乾淡定道。
毕竟他是太子,是未来储君。
倒也不必太担心。
很快。
李承乾派人秘密过去处理了那个拍过去的暗卫。
同时前往宫中拜会父皇。
“皇儿,最近可有好好学习”
李世民询问。
“儿臣一直在努力学习也跟老师在探讨”
李承乾回道。
“如此甚好你可是未来的储君。得要多学习,以后才能继承我的位置。”
李世民点头。
“只是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为何弟弟最近老是出宫”
李承乾疑问。
“他不过是出去散心而已怎么忽然关心你弟弟”
李世民奇怪道。
“做哥哥的关心弟弟也是正常的。我这不是担心弟弟在外面受到欺负毕竟大唐境内也不是绝对安全”
李承乾解释。
“没事多和魏征谈论多多向他学习”
李世民提醒。
“儿臣听命”
李承乾会意。
“退下吧”
李世民吩咐。
在李承乾退下之后,魏征到来。
“魏征你今日来找朕,不会又是有要事启奏”
李世民看到魏征,就稍微有些不淡定。
魏征是良臣不错,却处处为难他这个一国之君。
若不是魏征说得句句在理,他早就处理了魏征。
“今日微臣来面见皇上主要是替皇上庆贺。据说突厥已经大败李靖将军已经准备返回长安城”
魏征说道。
“此事朕怎么不知道”
李世民诧异。
这件事他觉得十分诧异,那个消息也才派出去不久。
居然就大胜突厥
苏公子的计谋果然好使。
“估计是边疆将士还没传话”
魏征缓缓道。
“此事是好事得庆祝不过,一切还是得等李靖将军回来再论功行赏魏征爱卿,朕想让你去做一件事”
李世民沉吟道。
“皇上有话直说便是”
魏征连忙应承。
“此事也不是什么大事朕的皇儿李承乾,我决定教他由你来教导”
李世民吩咐。
“谢陛下微臣虽说才疏学浅,但也会竭力教导”
魏征客气道。
“退下吧”
李世民深沉道。
在魏征走后,房玄龄来到宫中。
汇报了战绩一事。
“这一次,魏征比你早一步”
李世民提醒。
“难得魏征对此事异常关心”
房玄龄会意。
“他毕竟也是大唐官员的一员自然也希望突厥可以拿下。以后我大唐的江山将会多一大片的疆域四方的国家也会忌惮几分李靖还有多久可以拿下突厥可否在新年之前让突厥为我大唐疆域”
李世民问道。
“如今已经是大胜不过依然有突厥的残余部队在负隅顽抗。估摸在新年之前,还是有机会收服突厥”
房玄龄给出了中肯的答案。
“此次的功臣苏门可是功劳巨大。只可惜,他不是我朝廷中人”
李世民感觉惋惜。
“陛下,何不登报聚才令。只要是有学识之人都可以参与,陛下您亲自阅卷。只要微臣再去鼓动苏公子,必然他会参加。”
房玄龄提议。
“好主意”
李世民准了,十分高兴。
这一次,一定要将苏门收入朝廷之中。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