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整个草原收入囊中
作品:《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哦,问题到是没有,就是有点味道”
焦芳还以为这是夸他儿子呢,脸上堆起来谄媚的微笑“这么说忠义伯答应收下犬子了”
“昨日午后,大多数有此意的文臣武勋都去我府上缴纳学费了,不知道焦侍郎学费交了么”
“学费”
“当然要交学费难道令郎去了大同吃我的、住我的、学我的人人都跟你一般,太子殿下的学校还办不办了这是办学,是给我大明迷茫的青年指一条金光大道,不是做慈善,办义学,明白吗
跟何况,我张镇所教授的那点东西,都是妥妥的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学问,你以为是讲佛经吗
再说了,即便是讲佛经,佛陀在舍卫国讲经的时候,还要求金叶子铺地呢
你跟我说这个,意思是想白飘”
“白飘”
“你懂的”
“哦,略懂明白了”
焦芳没有答应白花花的银子奉上,竟然转身走了
麻鸭蛋,这有些不识抬举啊
皇帝在大年初一日躬耕田间,为天下繁育良种,诋报传抄天下一时间,天下一片高呼万岁,地方士族百姓纷纷联名上表,叩谢天恩
当然,皇帝一举一动,关乎社稷,这一点也不假,在地方官眼里,良种繁育现在是天下一等一的重要事
红薯繁育推广,万万不敢有丝毫差池,否则管帽甚至脑袋不保一时间,无数地方官纷纷到田间推广红薯
这个东西在南方温暖之地,繁育速度极快,一旦长出枝蔓,剪下来插下去,又是一株新的作物再加上已经成熟了一大批原种,推广田亩就能成几何级数增长
一亩几十石的产量,惊得天下人无以复加,烤食、熬粥、烩菜等等食用之法也推广出去,虽然是个辅食,但是有二三成的粮食辅以红薯,就能活命
且百姓多数吃不饱,吃糠咽菜的,能吃到红薯已经算是生活极大改善了
这样养活一个人,原本需要四五亩的土地,现在一亩地几乎就能活命
造成了各地地价大跌士绅阶层的利益已经被触动了虽然地方官在用命,但毕竟大明的官府也就延伸到县一级,对于广大乡村,都是世家大族把持基层政权,他们开始阳奉阴违起来
推广的红薯种苗和种子,他们宁可迫使百姓吃掉或者为了牲畜,也不愿种植
大年初一还喜气洋洋的,看着自己皇庄正在迅速繁育良种的盛况,弘治帝畅想未来,心花怒放但后面随着诋报传抄天下,称颂谢恩的奏折雪片似飞来的同时,还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也来了
那便是地价下跌压力下,地方上占着大量田亩的大族阳奉阴违,阳奉阴违不说,而且还蓄意破坏已经下种的红薯更有甚者,造出恶毒的谣言,说什么红薯吃是能吃,可是有毒,能够致人不育
麻蛋的这谣言十分恶毒,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宁可饿死,也不能没后啊
于是地方上甚至连苦哈哈的百姓,也有许多抵制红薯的
正月十四日上元前夕,抵制红薯方面奏折越来越多,皇帝终于认为这不是一城一地的事儿了,这在天下很多地方,都出现了
张镇被传进暖阁的时候,内阁和兵部、户部的大佬都在,气氛十分沉郁看样子他们已经议过了此事了,可惜没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刘卿家,朕问问你,为何不能出兵强行推广”皇帝的语气好似外面的天气,一股冰渣子的味道。
“万岁,这个目前还不至于用兵,又不是出现了叛乱,可以杀一儆百,现在推广高产良种是国策啊,犯国法者,依律诛之这是刑部的事”刘大夏唯唯诺诺的说着
谢迁火爆脾气,怒道“一个个的抓来杀,今日杀了这个州县的,明日其他几个州县又得冒出来好几个,按下葫芦浮起瓢,良种推广为的是万民福祉,得尽快啊这样下去,猴年马月才能整个大明疆土遍植红薯啊”
李东阳也点点头“眼看盛世就在眼前,而今没有雷霆霹雳手段,任由这些宵小之辈阻滞天下人吃饱饭吗”
刘健也铁青着脸,不过他语气却温和“万岁,以老臣之见,但凡阻挠着,依律诛杀,概不饶恕
当然,天下各卫所也要动起来,在乡间纠察,震慑群小,如此才能顺利推广”
皇帝看到了张镇
“镇儿,你来了说说吧”
刘健就跟张镇介绍了一下红薯推广中的种种阻力
麻鸭蛋,就知道没这么简单,正史上红薯和玉米在大明隆庆、万历年间就已经传入了,可是根本没有推广,好好的大明,活生生因为四处饥荒灾民蜂起造反亡了这些好东西,一直到了满清,才真正推广了何其悲哀
不要看现在满朝文武,其实他们都是地主,谁家还没有个成千上万亩的土地啊,这东西推广起来,势必会造成米价暴跌,米价暴跌势必会造成土地价值猛贬,直接损害的就是在座各位的利益啊现在官儿当到内阁大学士、部堂这个级别的,还要点脸,为了生前身后名,缔造个大明盛世可以让他们流芳百世,所以他们损失一点利益不要紧
可是中层呢,下层呢哪一个当官的不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寒门出身的微乎其微,这就是阶级利益的问题了
这几乎是无解的
要不然崇祯朝也算是能人辈出,红薯玉米等良种也来了,万万不至于把大明给玩没了啊
所以张镇这时候也不能拿出个太优秀的主意“万岁,以微臣之见,尽力而为吧保护好自耕农手里的那点田亩,佃农鼓励开荒,反正红薯耐贫瘠,在这些人手中慢慢推广,严厉制止土地兼并,暂且保证百姓饿不死,至于世家大族手上的土地,随着今后经济结构的改变,会慢慢种上新粮食的
人性使然,不易一蹴而就啊”
资本的积累都是血泪斑斑的,哪有那么容易皇帝太想要一个盛世了,可改革向来都是利益博弈,血淋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难道真的有这么难吗百姓不过要一口饱饭吃啊”
“土地兼并至今,积重难返,徐徐图之吧不过,相信微臣,这也要不了太久微臣希望众位能看好太子殿下主持的大同府,以及北地草原的经营”
“给朕一个准话,你们多长时间能有成效”
“五年之内”
“好吧朕相信你们”其实皇帝这句话说的很勉强,也就是给自己打打气,给点希望的意思毕竟北地苦寒,除非他们在哪里挖出金子,否则怎么可能迅速致富呢
“要是能把整个北地,包括河西之地都能给太子殿下主持经营,起效会更快一些”
河西之地不就是甘宁一带除了沙子就是干山,可耕地寥寥,鞑靼人刚跑了,现在还是荒漠草地
“内阁的意见呢”
“万岁,一时半会儿,内地也迁徙不了那么多的百姓过去,荒着也是荒着,臣想不通该如何处之,万岁要是同意,臣没意见”刘健道。
“对荒着也是荒着啊”
“臣附议”
没人看好北方草原荒漠带啊毕竟现在天气异常严寒,北方真的没什么人,虽然鞑靼人赶跑了,但这片国土现在真正荒了
“那就交给你北地集团公司负责经营吧朕也不懂,希望卿不负朕”
“臣万死不负万岁天恩”
好吧爽歪歪
现在,整个北方的经营权,都在自己手里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