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 显摆

作品:《咬定宝山不放松

    第二天一早,城门刚开的时候,沈芥和宝山就乘坐一辆低调的灰棚马车出了城,从小路回京。长军派了四人跟随保护,四人暗中保护。

    回京的路程要六天左右,这六天时间,要一路颠簸,宝山有些担忧沈芥的身体,所以一路上都在研究怎么能让他舒服点,一会儿给他按摩,一会儿给他施针,一会儿给他研究新的吃食。

    已经是深秋,天气已经有点冷,加之沈芥又是落水,身上早已披上厚厚的披风。

    沈芥倚在马车上,思索着回京后的应对之法,看着宝山忙忙碌碌的样子,有些心疼道:“阿弥,我一个大男人,身体恢复得快,你别担心,倒是你,别太操劳了!”

    宝山正活着面,准备给他做糕点,闻言扬眉道:“我没事,我不累,治疗瘟疫的时候,我可以几天不睡觉呢,现在闲着也是闲着。”

    沈芥皱眉:“几天不睡觉?那可不行!”

    “是吗,你还说我,我听长军说,你为了并州旱灾的事,也每天很晚睡呢,你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好的不学学坏的,以后不许了知道吗?”

    “好好好,只要你以身作则,我也定当遵命!”

    “好,一言为定,我以后会监督你的!”沈芥笑着冲她眨眨眼睛。

    宝山似是想起了什么,顿时脸一红,不再理他。

    沈芥看着她清丽娇妍如二月春花的侧颜,有些愧疚地道:“阿弥,两日后是什么日子,你还记得吗?”

    宝山的手一顿,轻轻点了点头。

    “我对不起你!”

    宝山擦了擦手上的面粉,伸手过去在沈芥的腰间拧了一把。

    沈芥吃痛,有些委屈地看向宝山。

    “你又说瞎话,你再说这些,我可生气了!”

    “好,我不说了,阿弥,我一定会补偿你一个盛大的婚礼,你相信我!”

    “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呀,即便没有盛大的婚礼也没关系的,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宝山说话声音低低的,但是话里的坚定却让沈芥动容。

    沈芥笑着揉揉宝山的脑袋:“我沈芥真是上辈子积了德了!”

    “那是,积了大德了!”

    沈芥捏了捏宝山的鼻子道:“小淘气!”

    “对了,豫州那边,你就不回去了,没事吗?我就怕皇上怪罪于你。”

    “嗯,我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要收尾了,我师兄可以主持大局的,只要差事办好,皇上应该不会生气的。而且,秦王殿下也挺配合的。”

    沈芥沉默。

    宝山看出了他的心思:“你是不是担心他另有所图?”

    “我不清楚,但是担心是确实的。”

    “我也有这个顾虑,但是,又想不通。要是他真的另有所图,不让我来救你才是更好的办法啊。”

    “我看秦王殿下为人处世,倒不像他的两位兄长,他所图甚大,也许志不在儿女情长。”

    “嗯,他确实是这样对我说的,他说他已经放弃我了,只是想通过我拉拢你。”

    “那你是怎么回答他的?”

    “我当然是拒绝他啦,我说这样的事只能由你自己决定,而且,我知道,你肯定是不想投靠任何一方的。但是秦王殿下说,就算你不投靠他,也不想让你与他为敌。瞧瞧瞧瞧,想来还是你的魅力比较大。”

    “什么魅力不魅力的,人家只不过想利用我罢了。只不过,他要是不伤害我的家人,不伤害百姓,利用就利用吧。”

    “阿芥,说真的,你有没有想过,哪位殿下继承大统会比较合适?”

    沈芥摇摇头:“想是想过,但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三位殿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而且人啊,是会变的,谁知道继承帝位后心性会不会有变化。这个难题呀,还是留给陛下自己吧,咱们做臣子的,自然是希望这帝位更迭的过程少一点流血牺牲。”

    “但是,流血牺牲是免不了的,对那些活跃在朝堂上的卑鄙小人仁慈,就是对好人的残忍!就像公输家和宋家,这么多年来,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让多少好人受害?我觉得,那些王爷们跟他们搅和在一起,对于他们的罪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让人气愤。”

    “身处朝堂,大多数人都忘了初衷吧,谁又敢说自己两袖清风,一心为公呢?都只是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话来为自己找借口吧。阿弥,所以你能明白我师父他为什么不愿意待在朝廷吗?”

    “我能明白,我祖父也时常为此叹息和无奈,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这次我去豫州,看到那些患病的百姓流离失所,衣食无着,心里十分难受。我们这些人,实在是享受到了很多特权,时常觉得不论做什么都无以为报,但是稍微为百姓做点事,他们就感恩戴德,我觉得有些惭愧。想来你能走上这条路,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吧?”

    “我也时常有和你一样的想法,虽然自己也经历了不少坎坷,可终归衣食无忧地长大了,已经是世间幸运的那部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尽力而为吧。既然学了本事,受百姓供奉,就不做一人敌,要做万人敌。”

    “阿芥,以后的路,我陪你走!”

    “嗯,我们一起,我家娘子也是女中豪杰!”

    两天后,黄道吉日,京城中,宋行之和谢玉萍的婚事如期举行。

    宋家是百年世家,钟鸣鼎食,娶妻的排场自然不小,迎亲队伍扬长十里,也毫不夸张。

    京城里的百姓都来围观,议论纷纷。

    谢家家世也毫不逊色,虽说玉萍身份不如宝山尊贵,可有祖父伯父照拂着,也不算差,大家纷纷赞叹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只是有些人也低声议论:“不是说谢家两姐妹同日出嫁吗,这另一位呢?”

    “嗨,人家谢大小姐奉命去治疗豫州的瘟疫去了,状元郎也去赈灾了,还没赶回来呢。”

    “是吗,那可真是因公忘私呀,夫妻两人都值得敬佩!”

    “谁说不是呢,两人真是救苦救难呀,好事多磨,以后一定福泽绵长!”

    “是啊,到时候他们成亲的时候,咱们一定要来道声喜呀!”

    “那是一定!”

    “这样看来,这宋家大公子好像并没有什么建树,娶亲阵仗这么大,是不是太过张扬了?”

    “谁让他家有钱有势呢,状元郎可弄不来这种排场!”

    “是啊,要是两对新人的婚礼都如期举行,今日状元郎是不是要脸上无光了?”

    “说不是呢,新娘又是两姐妹,心里肯定会有落差,谢大小姐和状元郎真是可怜!”

    “那我们那天就多给状元郎和谢大小姐捧捧场,弄得热热闹闹的,不能让为民请命的好官寒了心!”

    “对对,我要去给他们准备一份贺礼!”

    “我也是,也算我一份!”

    众人纷纷响应,且看着宋家的迎亲队伍眼神都开始有些不善了。

    显摆什么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