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1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作品:《我成了丞相那早死的白月光

    满朝文武未敢出声, 金銮大殿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建元帝沉痛过,手背在身后,哀叹“罢, 为今之计,当以救灾为重。”

    定泸府的那些官员, 待洪水之事过后, 他自会惩处他们。

    建元帝肃着脸,接连下十几道命令,开仓振粮,拨银济灾, 安抚难民不断有召令从金銮殿传出。

    为防当地再有隐报瞒报之事,光是派去定泸府探查情况的官员就已经有五位之数, 俱是当朝领旨就需即刻出发, 不得耽搁片刻。

    其余旨意也八百里加急, 从京都送往各州府, 务必使救灾之粮尽快送到浮县, 以免人心浮动。

    下朝之后,各位大臣俱是面色凝重, 这次浮县受灾, 怕是又有倒下不少人。

    众人心思各异,不过有一点到是心照不宣, 那就是陛下这回再次动了真火,浮县水灾之事一日不平,之后他们都得谨慎些过日子,免得一不小心就触了建元帝的眉头。

    建元帝坐在龙案前,眉头紧锁,还有些焦躁, 他想第一时间知道现在浮县情况如何,但偏偏现在是只知道零星半点,不知全貌。

    更不知定泸府现在到底伤亡到了何等地步。

    “真是一群废物”建元帝怒,一想到若是这会儿还洪水未歇,他就恨不得将定泸府那群酒囊饭袋全挂到河堤里去挡大水。

    桂得全低头噤声,连呼吸都不敢稍稍重一些,只站在旁边作一根安静的木头,不敢弄出声响惹得陛下火气更重。

    宫内建元帝气还未消,宫外各部各司因要振灾之事忙的连轴转,崔季渊在通政司看奏报至深夜,因为洪水之事,陛下有令,凡定泸府所呈奏报,必得第一时间上达天听。

    沈姒在家里等了他许久,从天色刚暗,到月上中天,还未见有人回来。

    盘腿坐在床上,沈姒最后看一眼门的方向,那里依然未有动静。

    嘴里囔囔“宫里怕是又出大事了”

    轻轻打一个呵欠,困乏的呵欠似乎将困意都放大了些,沈姒眯缝起眼睛,软软倒向一边,终是熬不住睡了过去。

    许是梦里有东西扰她清梦,沈姒眉心微微蹙着,食指小幅度的动一动,这么一动,触着一个人的手指,沈姒本就睡的不算熟,这会儿一下子惊醒过来。

    迷蒙的眼睛望过去,瞧见是他,她松了绷紧的身子,软软蹭一蹭身下的棉被,“可吃过饭了”

    “吃了,睡吧。”崔季渊轻拍着她的背,他不想将她吵醒的,奈何她今夜睡的不沉,只是轻轻的触碰,就将她给惊醒了。

    沈姒扯一扯他的手臂,要他也躺下来。

    等身边有了熟悉的气息,沈姒拱过去,“如何今日这般晚”

    沈姒问出时还泛着困意,她鲜少有这么晚睡的时候,此时即使醒了,整个人也懒懒的,仿佛随时能再睡过去。

    但等听了他的回答,只洪水二字,就将沈姒的睡意吹得烟消云散,她惊的直接坐起,“可知受灾情形当地的百姓可救出来了”

    这时的洪水,是能催人命的猛兽,若是还不及时救援,伤亡成倍增长,也不是不可能

    自古最愁煞人的,除了战事,便是这些天灾了。在天灾面前,所有一切都渺小的可怕。

    若是再有作祟,那真是不给人留活路了。

    崔季渊将惊起的人搂过来,眉宇间有着同样的担忧,声音微沉“尚还不知,如今定泸府多地为水所困,要递消息出来更难。”

    “还有府城的那些官员”,崔季渊眼神一暗,对着她,他面上不再掩饰,嫌恶之意鲜明,“只盼他们能聪明些,好歹学会将功抵罪。”

    沈姒“希望如此。”

    可千万别破罐子破摔,他们到是最后一了百了死得痛快,可怜的还是那些百姓。

    心里想着这事,沈姒夜里做梦,梦见的都是水,不算什么美梦,便也没什么可贪恋的,身边人一有动静,她便跟着醒了。

    起身送他出门,白天里再见到照起的太阳时,沈姒感慨“浮县也要出太阳才好,别再下雨了。”

    “姑娘在说什么”沈姒的声音很轻,旁边侍立的素衣以为有事要吩咐她,便出声问了句。

    “无事。”这事既然还没传出来,沈姒就不对其他人说了。

    之后五日,崔季渊每每半夜归来,早出晚归。若非沈姒其中两夜恰好醒过来,都要以为他从没有回来过。

    “老爷昨晚何时回来的”沈姒晨起时往旁边一瞧,他睡的地方很是整齐,仿佛昨夜没有人回来过一般。

    “回夫人,老爷近丑时方回。”

    沈姒夹着吃食的手一顿,慢慢伸进口中,比前四天还要晚些。

    这几天他异常忙碌,沈姒也有些心不在焉,他忙成这样,浮县那边的情况估计不太好。

    中午沈姒领着沅宝吃饭,沅宝小胖手抓着一只虾泥肉丁马蹄馅的蒸饺,嘴巴咬一口,才吞下去小嘴就蹦出一句叫了几天的词,“爹”

    沈姒“你爹忙呢,再等几天,沅宝就能见着了。”

    这几夜里她因为半夜醒过两次,好歹还见到了崔季渊。

    不像沅宝,小人睡的早,起的又比他晚,已经有六天没见过当爹的了。

    沅宝不太高兴,连手上吃的正香的饺子吃着都有些没味了,小脸嘟着,朝正屋的方向一指,小脸疑惑“爹”

    她记着,从前每晚都能在屋子里见到人的,所以沅宝理所应当认为去那就能见着爹。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在那间屋子没见着人,但这不妨碍她想要人带她过去看一看。

    “你爹不在屋里。”沈姒。

    沅宝包子脸散成了不开心的包子,奶呼呼喊人,“要”

    沈姒摇头失笑,要也没法子啊,灾情未平,他还不知道会忙多久。

    “好了,莫委屈了,娘抱一抱沅宝。”沈姒将人抱起来,又亲亲小人软嘟嘟的脸蛋,“你爹每天都有回家,等灾情平了,就能好好陪陪我们沅宝。”

    有当娘的哄着,沅宝忘了那点不开心,但哪知道有时候喊人还真能将人喊回来,见到崔季渊,小人胖胳膊舞动,笑得露出小米牙,“爹”

    沈姒将乱动弹的孩子交给云姑,上前几步迎上急匆匆走过来的人,“怎么了”

    崔季渊探手抱住她。

    沈姒轻轻搡他,这里可还有丫鬟们呢,但等他在她耳边说一句话,沈姒的手僵住,囔囔似没反应过来,有些愣神,“陛下派你去赈灾”

    “嗯,再有一刻钟,我收拾些东西就要立马出发。”崔季渊亲一亲她侧脸。

    听此,沈姒顾不及去想别离,立即忙乎起来,吩咐人快去准备,“药少不得,尤其是那些驱虫的药,还有风寒退热的。”

    “衣服多带几身,眼看冬天也要到了,要多带上几件厚衣服。”

    “还有鞋子,更不能少,也多带上几双,尤其是鹿皮靴,全都带上。”

    越想沈姒越觉要的东西多,“还有”

    崔季渊拉住还要再吩咐的人,“这些已经够了,阿姒。”

    沈姒“哪里就够了,还有油纸伞蓑衣这些”

    她只有觉着不够的,怎么可能会够呢。

    “马车上放不了这许多东西,陛下要求我们务必尽早赶到定泸府,阿姒”,崔季渊低低的唤着,凤眸垂映着她,“这些够了。”

    沈姒微张着嘴,只好忍住还要再添东西的冲动,蹙着眉道“那你到时给我写信,我将东西给你寄过去。”

    “好。”崔季渊抚着她脸,低头在她眉心处亲一亲,“我给你写信。”

    沈姒拽着他腰间一点衣服,“你们要去多久”

    “须依情况而定。”

    沈姒眼神黯下去,手指无意识揉着他的衣裳,那就是归期不定了。

    崔季渊见不得她这样子,于是松了松口,道“年底除夕前,当是能回来的。”

    其实陛下是允许他们带亲眷过去的,但他不知道那边的情况,不敢贸然带上她。

    所以此时纵使知道她心有不舍,也未将这件事说出来。

    手指抚上她的眉骨,崔季渊温声“阿姒在家等我,待我将那边的事处理好了,就回来。”

    沈姒喉咙凝涩“好。”

    在仅剩的最后一点时间里,沈姒仰脸触上他的唇,她没有哭,桃花眼里是为他而生起的自豪笑意,她的夫君,是顶天立地之人,她是高兴的。

    眼里晕着熠熠的光辉,沈姒含笑,她亲着他的力道很轻,这回没有闭眼,清亮的眼睛睁着,凝睇过来的眼神清婉柔和。

    万语千言,她什么也没有说,但崔季渊都懂。

    这样的她,更让人沉溺,也更叫人离不开。

    还没走,崔季渊已经开始不舍了。

    但这次的事,他不想推。当陛下问及要派他去赈灾他愿不愿意时,他没有想过拒绝,立即就答应了下来。

    原以为一刻钟的时间已经很是足够,但此时才觉,好像有些少了。

    环着她腰的手又用了些力道,彼此的唇瓣碰着,周遭所有时间都似放慢一般。

    但时间再慢,也终是到了时候,崔季渊松开她“我该走了。”

    沈姒笑着“我送送你。”

    她站在门口目送他骑马远去。

    说好了不哭的,但他身影在巷子口彻底消失时,眼泪还是不听话的掉了下来。

    他这次离开,要好久。

    夜里,沅宝又转着小脑袋找人,找了一圈也没看到,屁股一撅就朝沈姒这边爬,肉肉的小手搭在沈姒腿上,“爹”

    沈姒将女儿抱起来,“爹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