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作品:《我成了丞相那早死的白月光》 “张相, 可是有哪儿不舒服下官瞧着,您脸色看着有些憔悴。”下朝后,走在张相旁边的几人关切问一句, 说是憔悴其实还有些委婉, 因为他此时眼下的青黑太明显,看起来犹如病中之人。
张相疲惫的摆手“无事,只是担忧家中母亲,昨夜未有睡好。”
“令堂是个有福之人,张相当以身子为重。”
张相谢过, 勉强露出些笑意“谢各位吉言。”
他娘七十六高寿,昨夜收到磲州老家来信, 他娘腿疾更加严重,如今已经下不得床了。
心里忧虑, 娘年轻时辛苦将他们兄妹拉扯大,好在他入朝为官后, 她老人家也算享了福,不用再为家里琐事所累。
尽管后来日子好过了很多, 但是年轻时吃的那些苦,终究是留了痕迹, 那些劳累积成了张氏的病根, 随着年纪越大, 这些小病也一一显现出来,成了大病。如今是每日里都得吃药,不然晚上连睡都睡不好。
张氏七十岁之前, 还愿意在京城享受儿子孝敬,但七十大寿一过,她就不愿再留在京城了, 她一直惦念磲州老家,京城再繁华,那也不是她的根,更不是她自小长大的地方。
所以七十一过,她就固执的要回去,张相拗不过母亲,只得亲自向陛下告了假,将老人家送回磲州老家。
这回儿收到老家来信,听说母亲的腿疾加重,心里沉重,张相重重叹一声“回头向李太医再要些药丸,好歹能有些用处。”
当晚,张卫英敲开父亲的房门,“爹,人参已经备好了,我还找了些其他药材,待明儿一道叫人送回老家去”
“嗯,有心了。”
张卫英“应当的,祖母对我极好,我也该孝敬孝敬她,夫人也回娘家打听了,可惜没找到什么有用处的偏方。”
张光瑞摆手,儿媳有这个心就好,“明儿中秋,记得到时候给你老丈人去送节礼。”
张卫英笑道“这个不会忘的,爹。”
中秋佳节,正是月满团圆之时,街上到处张灯结彩,还没到晚上,就已经挂起了各式各样的彩色灯笼,还有各种卖小食的,在白日里也暗自攒着一股劲儿,争取趁着节日多卖些,晚上回去也好高高兴兴的吃顿团圆饭。
“瞧一瞧,夜里刚抓的肥蟹子,个个顶盖的肥咯”
天才亮,街上各种吆喝之声就争先夺后的响起来,生怕晚一会儿就会少一份生意。
崔府采买的人早早将东西买齐了,新鲜的食材从后门入府,元湘再一一看过,瞧得满意,先挑了一篓子鲜活的肥蟹子,姑娘最爱吃蟹黄汤包,今儿这样的日子,是绝对少不了的。
此时被元湘念过的沈姒还蜷在被窝里睡得香甜,中秋的热气明显有些降了,晚上盖一层薄薄的被子,正正好。
沈姒胳膊露在被子外,一只腿也伸到了被子外面,睡姿不是太好,但此时床上只有她一人,所以到也没关系。
她还舒展着眉头身心放松,沅宝已经在小床里坐不住,一给换了尿布,就在云姑怀里不安分,小手指着旁边的正房,一个劲儿嚷嚷凉凉凉的。
云姑迟疑,今儿老爷可是休沐在家呢,这会儿将小姐抱过去,回头要是打扰了主子们相处,那可如何是好。
“小姐,云姑带你去外面玩”云姑朝着外面一指,小人眼睛瞄过去,脑袋歪一歪,奶呼呼喊,“凉”
“夫人还在睡觉,云姑带你去滑滑梯,好不好”当初老爷亲自装好的房子,随着沅宝大了些,里面的东西也能玩上了。
她小人还挺喜欢,有人带着过去玩,能高高兴兴的玩一个时辰。
这回儿沅宝安静了些,等被人护着从梯子上滑下来,满屋子里都是她的笑声,小人哪里还记着要去找沈姒。
沈姒结结实实睡到自然醒,她到也不算睡得太晚,这会儿太阳都还没出呢。只能说她家里这一大一小都太勤快,才回回都将她衬的晚了。
“素衣。”
“姑娘,您起了水已经备好。”
沈姒随意罩一件外衫,一头青丝也松散的拢在身后,“沅宝呢”
“被云姑带着在玩具房玩呢。”
沈姒放了心,只要没哭闹就好。
她慢慢悠悠的洗漱好,换了一身衣裳,崔季渊也回来了,“起了有一会儿了”
他看准时间回来,就怕她贪睡误了朝食,回头饿着肚子。
得亏元湘不知道府里这位男主子的想法,不然非得心里委屈一番,她何时会让她家姑娘饿着,姑娘要吃什么叫她现时立刻做都成
沈姒眼神飘过来,才不认他这句话,“我一直都起的早的。”
崔季渊嘴角勾一勾,过来牵住她,“不是爱吃蟹黄汤包,这会儿才蒸好,口感最好。”
听了他这句,沈姒脚步顿时要加快些,“怎不见有人来报”
眉心就要皱起,“有人怠惰了”
崔季渊拉住她,让她莫要走得太急,“才在院里见到来人,被我叫住了。”
“正好吩咐他去小厨房说一声,等会儿能吃上热乎的。”
他们走到正厅时,朝食刚摆好,桌上的菜肴都还冒着热气,尤其沈姒爱吃的蟹黄汤包,一个小蒸笼里放着满满当当的一个,统共六只汤包,晾了一会儿温度正好,抓住蒸笼的边缘晃一晃,能明显看见薄皮随着里面的汤汁颤悠。
拿麦管轻轻戳开一个口,就有金黄的汤汁要溢出来,这会儿就得赶紧喝,入口是浓浓的鲜味儿,伴着蟹肉的香气,让人极其的满足。
沈姒爱吃蟹黄汤包,不止是爱吃它的汤,其中的馅和皮也十分喜欢,汤汁喝的差不多的时候再蘸点姜丝醋吃下,蟹香和肉香满满,裹着一层薄薄有韧劲的包子皮,几口吃完仍觉不够,又叫人从蒸笼里给她移一个出来。
“包包”沅宝小奶音叫唤,一个人在宝宝椅里坐不住,小身子乱扭,也想分一个吃。
她还不会数数,但在小人眼里这会儿桌上的吃食很多,她也要分一个,没人给,她就着急,小脸都皱巴起来。
沈姒到也不是太狠心,本来也是叫元湘备了她的吃食的,这会儿拿一个松软的小包子给胖娃娃握着,“慢慢吃,知不知道”
沅宝蹦哒,小手张过来,一下子握住包子,握着了就往嘴里咬,一口下去,吃下来一点包子皮,露出里面的肉馅。
小人乐得直蹦,嘴巴一鼓一鼓的动,一口才吞下,又嗷嗷的咬下一口。
包子里的肉馅被剁的烂烂的,小人吃的一点不费力,她埋头吃着,吃的小嘴油汪汪的,手上也抓的油油的,她人小肚子更小,心却很大,一个包子已经吃得肚子鼓鼓,还要伸着小油手朝爹娘又讨一个,“要。”
沈姒放下筷子,小孩子吃东西慢,沅宝吃完的功夫她已是吃饱,伸帕子过去给小人擦一擦嘴,“仔细回头撑破你的小肚皮。”
转头吩咐云姑将小孩的手给擦干净,沈姒与崔季渊说话,“等会儿我们先去探望祖父祖母,今儿不在沈家吃饭。”
崔季渊都可,他将最后一个汤包吃完,接过旁边侍女端着的漱口水,“晚上街上有灯会,阿姒可想去瞧一瞧”
沈姒“不爱凑那热闹,一眼瞧去全是人,挤的慌。”
“那就不去,回头在院里多挂些灯笼,阿姒在屋里就能瞧见。”
沈姒眉眼弯起,挽上他胳膊,“那等会儿从祖父祖母那回来,我们多去买些灯笼,也花费不了多少银钱。”
崔季渊头低下来,在她额上亲一下,“好,买些你喜欢的花灯。”
屋里下人们十分自觉的低下头,不该看的绝对不敢乱瞟。
从沈府出来,才是巳时一刻,时辰尚早。
沈姒吩咐车夫“去福兴街,那处卖的花灯样式多,离着府里也不算太远。”
他们到的时候,那里人还不算多,中秋节最热闹的时候是早上和晚上,这会儿多数都在家呢。
沈姒看着什么样式的花灯都喜欢,各样描花色的,还有映着美人图的,连纯色的,她也挑了十几盏。
她买的多,街上的小贩看他们这一行人就跟看财神爷似的,脸上堆着笑,恨不得留着财神爷不让走了。
但是显然不可能那么美,生意全让一人赚了,沈姒也想多看几家,晃着被崔季渊牵住的手,“我们去前面瞧瞧。”
接下来但凡看到合眼的样式,沈姒通通叫人买下来,后面青山等人拿东西拿的头大,只好吩咐几个人先将东西送回马车上。
“崔通使,怎买了这许多花灯”姜嵩瞧见人,主动打招呼。
“家里小女喜灯,买些回去给她瞧瞧。”崔季渊面不改色,胡诌起来信手拈来,旁边的沈姒桃花眼眨一眨,食指挠一挠他的手心,被崔季渊抚一抚,将她的手握实。
沈姒眼里泛着笑意,心情颇好,“姜公子也是出来买东西”
姜嵩“不是,与人有约,出来吃酒。”
崔季渊并不关心他与何人有约,只道“那崔某就不继续耽搁,我与夫人东西已经买齐,正要回去。”
姜嵩摆手说没事,瞧他们转身,也朝着已经定好的酒楼过去。
“怎么才来,再晚上一刻可就迟了,到时要自罚三杯。”姜嵩起身迎苏石彦。
苏石彦“你不也说,还有一刻钟”
“嘶,你可真是,回回你叫我我可都是早早到的。”
苏石彦才不管,直接坐下,“已经叫过菜了”
“叫了,放心,你绝对爱吃。”姜嵩歪歪的坐下,“我来时还瞧见崔季渊了,他好像在陪着他夫人买花灯,好家伙,我看买的不少,后面跟着他们的人手都快拎不下了。”
苏石彦举着杯子的手一滞,很快又恢复过来,喝一口酒,“人家爱看花灯,多买些也无妨。”
眼神垂下,原来她喜欢花灯么
“啧,崔季渊说是为他家女儿买的,一个小娃娃,哪里就用的着这许多。”
苏石彦不悦,“小娃娃如何就用不着”
听出他话里的火气,姜嵩惊奇“咦你如今不讨厌小娃了你不是一向觉着孩子吵闹”
苏石彦剐他一眼,这人嘴巴一天到晚叨叨叨的,若不是念着两人交情,他一定得揍他一顿。
“我何时说过我讨厌孩子”
他怎么会讨厌可惜那个奶娃娃只见过他几次,怕是都认不得他是谁。
姜嵩叫嚷“哪里没有好几次都听你说小孩子就知道哭,吵吵嚷嚷的惹人心烦,还蛮横无礼,只叫人想抓着打一顿。”
苏石彦都懒得回他,由着他一个人自顾自的说着,他不搭腔,姜嵩一个人说着没趣,转而说起别的。
沈姒买的那些花灯,正院里的人全都动员起来,才将将在天色暗下时全都挂好。
月光斜斜照下来时,院里这些灯笼也俱被点燃,橙红的灯火从灯笼里映出来,大大小小的光芒将正院里照的灯火辉煌。
沈姒仰头看着,她眼里映着满院的灯火,眉眼弯弯,“好看。”
崔季渊从后面拥住她,沉哑的声音低低的,有些慵懒,“不及我阿姒。”
沈姒有片刻晃神,他不是第一回说情话,但她每每听了,心里还是会很高兴,手搭上他环在她腰间的大手,沈姒微微偏了脑袋,红唇在他的唇上亲一下。
崔季渊捏着她一点净白的下巴,不容得她要后退,一轻一重的呼吸交织着,两人在灯火辉煌中吻着,没有任何人打扰。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