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基建部分(八)
作品:《把异世界上交后》 祝蕴其实嘴里说得信誓旦旦, 心里也没有多少底。
她依据的只有历史记录,可历史记录本身就有虚有实,不排除后人加以润色或夸大事实的存在。
她托嘱冯才良买的可不是一袋两袋, 而是按车计算的,毕竟要想度过那旱灾引来的粮灾, 不是她一人种植就能解决的。
因为没有底的事,她还没有告诉木则许他们这件事, 木则许便一直以为她种的粟米是为了之后的旱灾准备的, 如今将她那一亩三分地当成了宝贝,天天来瞧。
祝蕴也没有解释,倒是木则原来了几次, 又一脸凝重地走了。
当看到冯才良身后没有料想中的车辆时,她的第一个念头是完了。
古时交通不便,来往就要月余,她已经没有时间去下个地点寻找了。
难不成要花大价格卖粮
短短几息之间,祝蕴便想了许多。然而理智上她还记得不能自乱阵脚, 只能压着满心慌乱,一副淡然的样子看冯才良。
“可是没有”
“不, 公子, 您可真是妙事如神”冯才良却见了祝蕴, 脸上的焦急变成了欣喜若狂。
“冯某幸不辱命,粮车正在城外,大约一日便到。”
一月出发前,祝蕴找到他说了些关于当地乡民的风俗习惯,以及他可能遇到的问题。
除去盗匪劫车外,祝蕴还忧心当地人不肯卖粮,当时冯才良心里还笑这公子杞人忧天, 有粮在手怎可能不卖不外乎是多加些钱财罢了。
谁知他到了那处村落,仅无一人见过此物,当时他以为祝蕴的情报有误,略有些失望,可想到祝蕴的叮嘱,表面上装作离去,暗地里则装成流民在乡里乞讨,他虽然长途奔波当走商,却也没有流落街头过,若不是想到那价值连城的琉璃珠,他还真忍受不住。
原本想派手下的仆从去办事,得知琉璃珠被一世家买去,得了五百黄金后,他意识到这件事必须尽善尽美地完成,唯恐手下人坏事这才亲身上阵。
终于两日后,一家人瞧不过眼,给了他一点粮食,其中就有祝蕴所画之物。
他背地里打听了一番,又花钱买通了几个小孩,才知道原来这乡中真的有这种粮食,名唤番豆,是村中一老汉从山里挖出来的,后来发现随意丢弃都能活,并且产量高,只是个头小,味道也不如粟米好,他们只是各家种一点填个温饱。
他们所属的城主是个贪得无厌的,若是叫人知道他们有额外的粮食,必又要增加赋税,因而乡里人都避而不谈。
得知了一切后,冯才良便知道该怎么做了。他打听了一番乡里管事的人,然后带着银子亲自登门,起初那乡长不卖,后来冯才良与他约定此事不走官家,也不会泄露出去,他还会以粟米的价格购买这些番豆。不走官家就代表不会交赋税,在高额金钱的诱惑下,又得到冯才良深夜离开绝不惊扰他人的保证,那乡长才犹豫着答应了。
饶是如此,因为一家粮太少,为了劝服其他人,冯才良也在那儿待了五日之久。
回来时一月之期将近,冯才良便先来报信。
祝蕴听他细细道来这一月的收获,脸上终于露了一丝笑容。
“做得不错。多谢。等番豆到了,必有重谢。”因为有仆从在外劳作,怕隔墙有耳,她含糊地说道。
木则许和仆从们只知她有钱,却不知她何来的钱,祝蕴也不会把钱都放在明处,免得惹来心怀不轨的人。
冯才良也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做生意的人不缺那聪明的脑子,不尽之言各自心里都明白。
“公子,有一事要提醒您,那日回去后,袁弘文一直在在您,似乎是在查您。”冯才良卖了个好,想到手下传来的消息,眼中戾气一闪而过。
那袁弘文是真不知好歹,那日竞价被他记恨上,竟在路上给他使绊子,当真叫了人传了他身上有宝物的消息,若不是他机灵将东西提前送走,又花了几百两消灾,恐怕此刻早已身首异处。
他倒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怕这公子想自己解决,报仇解恨,便留了消息来卖好了。
“可要我帮您解决他”他怕这文弱公子不懂,比了个抹脖的动作。
冯才良的语气很不好,祝蕴敏锐地察觉到一股杀气,再看到他的动作,意识到冯才良的解决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祝蕴见惯了他温和或尊敬的一面,加之这人一副面善,当下心中一惊。
要知道那袁弘文之前与冯才良关系还算不错,不然也不会将她的存在暴露了,虽然袁弘文做事不厚道却也不到杀人的地步。
果然是视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更重要的是,难道那袁弘文如此小气,竟这也不忘
“他查我作甚”
冯才良便将事情的经过都一一说与她听。
原来那袁弘文因为那是街上之事被人嘲笑,心中已然记恨上两人,又因为拍卖粮价一事觉得自己吃亏,他自己出的价,自己心里过不去,于是又将此事按在冯才良和祝蕴身上。
冯才良他斗不过,又将目标放在了祝蕴身上。她以为祝蕴是别处的走商,也不知祝蕴就住在木则城,便四处找人,甚至恼羞成怒想。
这还是冯才良花钱消灾,那来杀他的流民说的。
祝蕴沉默片刻,没想到那袁弘文竟然如此偏激,竟然是想要杀她。
她心里还是守法的,做不来杀人的事情,可这一个不定时炸弹在身边,早晚会出事。
想了想,她还是决定按法律来办。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是在古代,那就按古代的律法解决吧。
“若按大庆国律法,理当如何”
冯才良有些惊奇,虽说有律法,可如今世道谁还想着用律法解决,大多都是私下做事。
他原以为像祝蕴这样的贵人也会如此。
“按律,轻则流放,重则杀头。”至于轻重,全看城主县官。
祝蕴听着心惊,这律法竟如此严苛,可这全是袁弘文自作自受,要不得可怜。
祝蕴也不会可怜他。
“若公子信我,此事我必给您办妥。”
他献殷勤的意味很浓,祝蕴想到戎仇他们的嘱托,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此事可能不牵扯我”她可不想出名。
“此事全是我与袁弘文的恩怨,与公子何干。”冯才良从善如流地改口。
祝蕴“”她真的觉得冯才良就像一个狐狸,奸诈油滑,还好他是自己这边的人。
有利益就有伙伴,祝蕴庆幸自己没得罪他。
谈完了话,冯才良又悄悄离开了。仆从们对此不出一言,主人家的事情不是他们能议论的。
祝蕴买了他们的死契,背叛主人是要被杀的。祝蕴虽然心善,却还没有善良到把把柄丢掉。
傍晚时分木则许又来了,他先是到了田地里看了那些宝贝苗,恨不得帮它们长得高点,再浓密点,因而像待自己孩子一样亲自上手浇水松土拔草。
仆人们已经习惯,没有阻拦他,可手底下却加快了速度,多做些,便能让客人少劳累些。
“今日元祝兄心情很好”他从田里上来,接过自己的随从倒的水,一饮而尽,看到从小院子里出来的祝蕴,有些惊奇地问道。
连着几日,祝蕴虽然没说发生了什么事,脸上却越来越冷默,话也越来越少。
木则许体恤她可能出了什么事,什么话都没问。今日一见,祝蕴眼角竟是带笑的。
“是。正有喜事。”土豆找到了,可不是件大喜事嘛。
若不是拼命压制,祝蕴能笑得更明显。
“前些日子与城主所说的荒地,可准备好了”
木则城什么都不多,唯独荒地多,祝蕴找了几块比较肥沃的土壤,让木则许划了个范围给她当试验田。
足足有一百亩地,还全是平地。
虽说是荒地,可却实打实的是官家地,连木则许都难以做主,若是城中人得知这地全给了一个外来人,恐怕是要闹开了。
木则许的想法是拨城主府的田地给祝蕴,但城主府的地通常都是外租给城民的,如今已经播种,突然收回恐怕那些城民也不愿,而木则原也不同意此事。
他忧心于祝蕴的来历和说话的真实性,一月后他找到了父母的坟墓,倒没有像祝蕴想的那样挖坟,在仆人回报后他离开木则城去祭拜了一番,回来后又像是一个没事人。
这件事让他对祝蕴的信任仅仅从两分变成了三分,可他说服自己相信祝蕴,却不能拿城民来做实验,万一这人说的是假话,那被收回租地的城民可该怎么办
最后还是祝蕴提出自己花钱租地,既然是官家地,那她就老老实实交税赋便是。
托了木则许的关系,她仅用一百两银子就把那些荒地买了下来,木则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看不见。
“已经准备好了,可元祝兄,你要这么多地,难道都是要种粟米的吗”木则许颇有些好奇的问道。
祝蕴对此总是避而不谈,闹的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挠着,痒的不行。
这回祝蕴终于不再说不可说了,她淡淡一笑“明日城主便知。”
第二日,一众粮车进了木则城,直直地停到了祝蕴的小木屋前。
来送货的没有冯才良,她和冯才良的关系越少人知道越好,因而送货的是冯才良特意安排的一个仆从,名唤杨奴。
木则原和木则许闻讯赶来,却见祝蕴站在驴车前,拿起那从未见过的物件,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城主,这便是救灾之物。”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206 23:15:5520211207 23:28: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水水水 5瓶;让我胖死吧 2瓶;秋天的风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