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11.生蛊与死1蛊
作品:《蛊之谜》 逍遥子又说了起来。
世间百毒,十步之内必有解药。
这话的意思是说,人在野外如果被蛇之内的毒虫,在其附近必定会有解毒的药物。
对于这个说法,赞同和反对的人都有。
反对的原因,是觉得其间没有因果关联。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不管中了什么毒,把附近的草都拔起来吃了不就行了吗如果没有草,就把那里的石头给啃了,这实在是荒谬。
赞成的一方,要么是秉承“阴阳”学说,要么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第一种观点认为,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要想达到和谐的状态,必须要阴阳调和。既然世间大环境如此协调,那么毒物阴附近,甚至自身必有克制它的东西,否则,毒物自己都生存不下去。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为这个论点支持的案例不少。比如桔子荔枝都是上火的,但桔皮荔枝皮都是清火的。
但这种说法,遭到了反对者的批驳。反对者认为,虽然桔子荔枝都是上火桔皮荔枝皮清火没错,但这都是一部分案例,并不能普适并应用到其它的事物上,更不能以此为依据指导不可知的更大范围。简单点说,就是只选择了对自己论点有利的一部分作为全部的依据。
赞成的第二种观点基于“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个说法。
周易系辞上传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那么就遁去了个一。也就是任何事情的变化中都会有一线生机,或者说任何时候上天都会给人留下一线生机。
这个说法更是被反对者嗤之以鼻。这种虚无缥缈没有证据的纯理论,很难让人信服。简单点说,就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不需要证明”。
对这方面,三绝道长的看法基于两者之间。既承认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又不能确认“十步之内”这个范围。
这个观点是通过常年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
首先,世上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出生、繁衍、死亡的循环中。且别说动物植物,就算是石头也会风化变形,所谓“沧海桑田”是也。
既然如此,那么毒物也是如此。试想,若是某种毒物不受限制的一直繁衍生长,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克制它的话,那岂不是全世界很快被毒物所占,人根本就活不下去
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毒性也会消失。
消失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消失,一种是被意外死亡。
所谓的自然消失,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衰老并消亡。比如瘴气之毒,最终被风吹散化于无形。
意外死亡即是遇到某种某种天敌或者某种它无法生存的环境消亡。就好像是草被羊吃,羊被老虎吃一样。
如果把毒物看成一个生命体,那么“解毒”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杀死毒物”。当然,这里不讨论好和坏,只谈相互关系。
这么一来,很多时候“十步之内必有解药”就存在了可能。
作为毒物,这种物质生长在某一区域内,它的毒性肯定会影响它生长这片区域的土壤环境,生存条件等等。
那么这种毒物周围能存活的其他生物,必定不惧怕它的毒性的。不然的话,岂不早就死翘翘了
“不惧怕”又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你把我没办法,我也把你没办法”。
另外一种就是“我有抵抗你的东西”。从毒物的角度上来看,也就是说这些生物含有抗毒物质。
那么更加准确的说法就是“毒物十步之内的生物都不怕它的毒性”。这样一来,出现有抗毒物质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但不代表着“一定”有解毒物。
尽管如此,这个论点也只适合于自然生物界。
如果是人工合成的毒物,情况就又不同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人工合成的毒物都是从自然界中东一块西一块找来合成在一起的,那周围哪有正好能克制所有毒性的天然物
所以,人工合成毒物就必须人工合成的解毒药才能对付。
逍遥子叽叽歪歪说了这么久,何武实在忍不住了“不是,你说这些和咱们现在有什么关系啊”
逍遥子翻了个白眼“你急什么急”
何武只能坐回凳子上,耐着性子听逍遥子继续讲。
逍遥子喝了口茶,继续说了起来。
蛊毒,虽然原材取自于自然界,基本结构是以虫子为底,但从其性质上来讲,还是应当归入人工合成这一类。
既然是人工合成,那么“人”的因素就非常重要了。
其他方面的不谈,人来合成毒物从指导思想方面就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就是不管不顾,只重视杀伤力。反正制造出来的蛊虫越强悍,越能达到效果越好。
另外一类就是持“上天有好生之德”或“阴阳相济”基本观点的派别。虽然也是制造的蛊虫越厉害越好,但同时也会留下一线生机或是解药,以免毒物太过厉害反噬自身。这种蛊也被称之为“生蛊”。
断情蛊的性质很明显,虽然也是杀人,但不是不分缘由什么人都杀,因此属于“生蛊”的范畴。
通常来说,生蛊都会遵守“十步之内必有解药”这个规则。照此推论,在断情蛊周围,必定有能解蛊的东西。甚至说,如果周围没有解蛊的东西,这个蛊也发挥不了作用。
公鸡是克制蛊虫最常见的东西,所以逍遥子第一时间就想到府内的公鸡。
因为侯府本身并不养鸡,只是买来的鸡临时豢养,也就给了下蛊者机会,将能解蛊的金鸡卖到侯府里面,从而具备催发蛊虫的前提。
只要在侯府中找到这只公鸡,然后顺着卖公鸡的人这条线去查,必定有所收获。
即便是暂时找不到卖鸡的人,能知道这只公鸡是哪里来的,也就能确定蛊虫的“家乡”。
然后去那附近找到有脓疮之人引诱出蛊虫,将之除去。
众人一直到现在才算完全听明白逍遥子的意思,都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这个小道士说话实在是太烦人了,不管说什么都喜欢绕很大一个圈子才说到正事。事实上他今天这么多话,只需要寥寥句就能表达清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