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修剪修剪

作品:《意难裘

    内官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乌都知府,杨長维到了。”

    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快请”元褚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抹喜色。

    拿下元鎏当晚,他便下诏让杨長维进京述职,这都已经十来日了,算算日子,却是晚到了半天。

    杨長维抵达京都后,在驿馆里换上官服便马不停蹄地赶入来。

    走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外,有种恍若隔世般的恍惚感。

    “臣,叩见陛下”杨長维走进御书房大殿中央,向主君行最高规格的跪拜礼。

    元褚走到堂下,虚托一把他的手腕,道“杨知府,好久不见了。”

    “时过境迁,细细算来快有一年之久。”杨長维低着头道。

    元褚朝内官扬了扬手,“赐座。”

    内官为杨長维端来了凳子。

    见元褚坐下后,杨長维才缓缓落座。

    “不知陛下召见,是有何事”杨長维直截了当地问。

    看出了来人的焦急,元褚却不慌不忙地问“离开乌都一年久,不知其貌如何”

    “依着之前的想法,臣带领着乌都妇女们开荒耕地,种植药材和蘑菇等卖钱,碰巧就遇到了识货的璃南城商队,后来啊,前来乌都买蘑菇和药材的商队就越来越多,今年百姓们的生活都有些许改善,等明天生活更好了,臣就募资修路。

    对了,还要多亏陛下之后送来的那笔赈灾银,臣才能请青壮男子继续垒扎实堤坝,疏通沟渠

    今年的梅雨季不比去年长,再加上防范到位,乌都全体抗洪,有伤无亡

    臣代替乌都百姓,叩谢圣恩”说罢,杨長维一脸激动地站了起来,当即走到大殿中央,噗通一声跪下。

    元褚也没想到,杨長维的动作这么快

    试问,京中哪一个官员能做到

    看来,为朝廷清障这个任务,非他莫属了

    “朕在山高水远之地,无法企及乌都,只是给了你一笔钱而已,真正将这件事完成的是杨知府你。

    朕也要替乌都百姓,谢你”元褚说着,也站起身来,立于高位,想杨長维行拱手礼。

    吓得杨長维把头垂得更低。

    “好了,起来吧,都是旧相识,不必如此客气拘谨。”元褚抬了抬手,杨長维才起身慢悠悠地再次坐下。

    元褚看了内官一眼,内官即刻为杨長维奉茶。

    元褚理了理衣袍,笑道“朕这次叫你来,除了想知道乌都近况以外,还想让你帮朕做一件事。”

    杨長维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面露为难之色,道“陛下,乌都眼下正值重要变迁之时,微臣若此时离岗,怕是不妥。”

    元褚摆摆手道“你放心,朕会派遣心腹前往乌都代职,只要你完成朕所交代给你的任务,立刻官复原职。”

    杨長维松了口气,京都乌烟瘴气,不是久待之地,况且,他已在乌都待了这么些年,早已不想离开。

    “身为臣子,理应为陛下排忧解难,请陛下言说。”杨長维拱了拱手,一脸坚定道。

    元褚笑着将此前清泉递给他的名册,递给内官,再由内官将名册交到杨長维手中。

    这本名册着实有些厚实

    杨長维确保手握住后,才将其翻开来看。

    越看脸色越是难看,最后,同元褚一样,气愤至极

    “陛下,您是想让我肃清这些官员”杨長维想要立刻将名册里的这些人抓起来,好好鞭策一顿。

    元褚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了当地道“是,树的枝丫遮住了屋子,总该修剪修剪。”

    说着,元褚拿出御龙令,“朕命你为二品钦差大臣,私访各地,此块令牌可用于调兵,必要之时斩草除根,决不能走漏风声抓住秦家的爪牙,先修剪这颗大树,以儆效尤。”

    “臣,遵旨”杨長维双手收下内官递来的御龙令,沉甸甸的,就好比肩头上沉甸甸的担子。

    “此事乃绝密,不能为外人道也,对外,你只是来汇报乌都近况的,待你离开京都,朕会命令都水监的人与你同行,而你对外的职责便是协助都水监解决南方水患与洪灾的问题。”

    “臣,领命”

    元褚又嘱咐道“现在,朝中个个人心惶惶,担心朕会拿他们开刀,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肯定会无比关注每一个进出御书房的人。

    此行凶险,你且小心。”

    “谢陛下关心,臣定不负所望”杨長维拱拱手道。

    “”

    杨長维刚从宫里出来,消息就传遍了京都城内每一个京官的耳朵里。

    暗藏在水底的群鱼,突然冒了出来,各路人马,四面八方地探听杨長维此行目的。

    很可惜,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而隔日,元褚的旨意便降了下来。

    群鱼又突然像是要冬眠似的,再次游回了湖底。

    尽管如此,其中也不乏谨慎的鱼,悄悄尾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元褚的登基大典都还在筹备中,文武百官就开始关心后宫无后,龙无子嗣的问题了。

    这天,下朝后,礼部便送来了美女图,一共五大箱子

    元褚端坐在御书房的案几上批阅奏折,下方站着的礼部官员们弓着腰,低着头,腰和脖子都快要断了。

    暮色降临,室内暖黄色的光芒逐渐散去。

    光影轻洒在窗棂上,投射处虚幻而又美丽的光影。

    元褚这才吐出一口浊气,放下笔,一边揉着僵硬的脖子,一边站了起来。

    “哟,众爱卿还没走呢,奏折太多,朕一处理起来就忙得昏天暗地,冷落了你们。”元褚笑着走到下首,又道“天色不早了,你们也别回了,就在朕这儿用了晚膳再走吧。”

    众人一听,纷纷担惊受怕地跪地,齐呼“微臣不敢。”

    其中,有好些个头发和胡须都白了的老爷子,身子骨颤颤巍巍的,好似一推就要散架。

    元褚轻叹一声,挥了挥手道“随朕过来。”

    终于可以走路了,官员们跟在元褚身后,偷偷地活动手脚和脖颈。

    元褚自当没瞧见。

    自顾自地道“朕每日忙于国事,实在无心立后封妃,不如这样,众爱卿有什么好人选啊”

    众人噎住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