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四百四十章 设伏!

作品:《人在西厂,开局被公主表白

    史春生跟在后面,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赵贵平的眼色,见确实是没有怪罪的意思,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想了想说道。

    “奴才确实是没有什么私心。”

    “这一来,是老爷您嘱咐,说他身世可怜,平日里让我能照看便照看些。”

    “二来,这个阿英这些日子我观察下来,不爱多话,办事利索。虽然性格有些怯懦,与人说话的时候畏畏缩缩的,若是声音大些,便是连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我瞧着实在是不忍心。想来是多年在外漂泊,受人欺负导致的。”

    说话间,赵贵平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好了,我要进去休息会儿,你先去忙吧。”

    史春生见状,也没有多啰嗦,转头便离开了。

    赵贵平进屋,反手关上了房门。

    脸色随着房门合上,再一次阴沉了起来。

    不对,还是不对。

    赵贵平虽然不知道哪里不对,可就是觉得怪怪的,说不上来的感觉。

    赵贵平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

    不知不觉间,头脑昏沉了起来,渐渐的失去了意识。

    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暮西沉了。

    眼见着就要天黑了。

    外面,史春生已经命人早早的掌上了灯。

    赵贵平起身,将罩在灯上的灯罩拿起,搁置在一旁。

    又摸出自己放在桌子隔间里的火折子来。

    “啪”

    火苗瞬间将屋内照亮了一片。

    赵贵平将火折子凑近,想要将灯盏点燃。

    伸在半空中的手却微微停滞了一瞬。

    “来的一路上可有被人跟踪”

    话音刚落,身后的暗处便落下一人,赫然是本该在锦衣署管事的魏大年。

    “没有,来的时候万分小心了。”

    魏大年现在也大概是知道赵贵平的处境的。

    为了避免别人猜忌,即便是锦衣署,私下里也还是少往赵贵平的府里跑的好。

    赵贵平重新将灯罩扣上去,“呼”的一声吹灭了火折子。

    “说吧,大半夜的来,到底是怎么了。”

    “都督,手底下的人回来报信,说是半个时辰前,一批货物出现在了官道上,另有许多外地口音的镖师在一路护送,想来不日便抵达京城了。”

    “货物可清楚是什么东西”

    赵贵平明白,若是普通的东西,魏大年也不会大半夜的眼巴巴跑来和自己说。

    “听手下的人回来说,那箱子哥哥硕大无比,虽然为了掩人耳目,刻意选了些不是十分名贵的鸡翅木箱子来装。但是这下头的人有懂行的,瞧出那箱子虽为鸡翅木雕刻,但是不管是做工还是上面的浮雕,都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显然是下了功夫的。”

    赵贵平拿起银针挑动着灯盏内的烛火。

    火苗攒动,将赵贵平的影子也映照的破碎了起来。

    “如此用心,必然是眼巴巴的来送人了。可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听着口音,像是云南川贵一带的。”

    听到云南两个字,赵贵平收起了挑针回头。

    “你可确定”

    魏大年想了想,躬身答道。

    “奴才并没有亲自前去,实在不敢说有万分的把握。但是手下的人都是如此说,奴才又让他们给模仿了一二,听起来确实是那边的口音。”

    云南

    赵贵平眼神微眯。

    他将手里的东西抛在一边,拍拍手,坐了下来。

    思谋了一阵,他开口说道。

    “锦衣署既然为陛下查百官,如此神秘的东西,自然是要过过手的。”

    “可是”

    魏大年也是个聪明的。

    之所以刻意强调云南,自然也是想到了云南边陲那位威武的藩王吴三友。

    “这以什么名目呢”

    到底是没有影子的事情,如果一旦猜错了,到时候只怕是不好交代。

    “要什么名目进来多闹山贼,虽说是皇城脚下,但是也不妨出个贼人倭寇的落草。最多是责备城防营办事不力罢了。”

    听得赵贵平如此说,魏大年心里立刻就有了计较。

    “都督高明,属下这就去办。”

    “挑些得力放心的去做,到时候自然有办法把人捞出来。别心疼那些调教出来的心腹,没得坏了大事。”

    “是,属下明白。”

    说完,魏大年便转身离开了。

    赵贵平的手指轻轻在指腹上来回摩挲打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