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红事
作品:《羡东宫》 国舅府这个沈家跟沈郡主家是两个极端,后者满门也就三口人,前者么
一望无际。
沈见云在苏熹身边帮她认了一院子的人,半院子都是这府上的姑娘,嫡姑娘庶姑娘就不提了,光表姑娘和堂姑娘就有二十几个
说是国舅府,举家在朝供职的不下十人,说是寒门吧,看这一大家子穿金戴银的,又不像是这么回事儿。
苏熹啧啧称奇,像沈国舅家的姑娘,平日根本跟苏熹之流玩不到一起,一则苏熹她们的玩儿法这些寒门姑娘根本负担不起,二则苏熹这么名声摆在那儿了,自诩清高的姑娘们根本不会往前凑,故而,这满院子的沈国舅家的姑娘,苏熹居然一个都认不得。
远处倒是有几个苏熹认识的,只是
“她们看我作甚每每遇上,那眼珠子就跟黏我身上了似的,怎么,我今日的衣裳她们又看上了”
沈见云看了眼那头的姑娘们,视线一一扫过她们的衣裳,点了点头。
那花团锦簇的大片花朵,自裙摆往肩线蔓延的花样,可不是苏熹上次生辰宴上穿的样式
苏熹扭头看了眼湖水,倚着栏杆幽幽叹了口气,嘀咕着“那能怎么办呢”
“姐姐,那就吩咐绣娘们再赶制一批。”
“当然”苏熹狡黠一笑,“你瞧,那是咱们羽衣堂的手艺吧”
沈见云重重点了点头,算盘打得哗哗响,“咱们上次只制了十二件,有十件挂出去卖了,那边就有九件,按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第二批可以开工了,不用满绣,印花即可,二两一件成衣,年底能收这个数。”
说着,沈见云比了个数。
苏熹满意极了,再看那群眼巴巴盯着她的姑娘们都觉得顺眼多了。
不多时,就有姑娘来寻沈见云了,不同于苏熹的“好名声”,沈郡主纵然是跟苏熹形影不离,纵然看上了个穷酸秀才,纵然门庭冷落,也是有不计其数的姑娘愿意跟她交好的。
苏熹瞥了眼那几个姑娘,只觉无趣得紧,摆了摆手,放了沈见云去,自己出了亭子,往前院去了。
这种续弦多在黄昏时分迎进门,瞧这天色应该也差不多了,换言之
宾客应该都要到齐了。
苏熹带着小铃小月,顺手拉了个府上今日专门引路的女使跟着,慢慢悠悠往外走着。
苏家的宅子是亲王府改的,本就装潢奢靡,亭台楼阁无一不精,可谓是雕梁画栋,富贵非常。
而走了一会儿,苏熹却觉得这国舅府可比她府上讲究多了,看来这新夫人颇得二房老爷看重嘛
“苏姑娘,过了这道门就是男宾区了,现下时辰还没到但也快了,苏姑娘若是想观礼,那咱们得往这边走。”苏熹刚要跨过一道镂空圆拱门,就被引路的女使拦住了,那女使规规矩矩道。
苏熹心下一动,轻飘飘看了眼拱门那头郁郁葱葱的紫竹林,又看了眼右手边的蜿蜒曲折的回廊,捻了帕子压了压鬓角,对那女使道“你先忙去罢,本姑娘乏了,时辰到了我们自会过去观礼的。”
“那苏姑娘自便。”女使踌躇了片刻便忙不迭应了。
那女使前脚折返,苏熹后脚就过了拱门,小月小铃拦都来不及
“姑娘”
“悄声些。”苏熹横了眼小铃,自顾自拨开头顶的竹叶,“我来沈家总不能是看新娘子的,年过三十的新娘子有什么好看的我来也不是给国舅府赴宴的,他们府上的厨子还能有咱们府上的手艺好”
小铃、小月好像也没错。
“不是,姑娘,新妇是半老徐娘”小铃一脸震惊,但好歹知道这不是自家府邸,没大声嚷嚷出来。
“当然。你忘记了么”苏熹略感惊奇。
身量稍高些的小月一边给两人拨叶子一边说“前几日听这八卦的时候,小铃去给郡主送糕点去了。”
苏熹想起来了,悄咪咪跟小铃讲“可不仅如此,今儿的新娘子可厉害了,她”
“诶他们跑什么”话说到一半,主仆几人就已经将要沿着小路出紫竹林了,可一出竹林,还没瞧见谁是谁呢,就看见乌泱泱一群人哗的一下朝一个地方围过去了。
“姑娘姑娘,咱们先把面纱戴上”
“不”
“姑娘回去苏嬷嬷会扒人皮的”
“不至于。”
“我是说我们俩的皮。”小月担忧道。
待嫁的姑娘乖乖巧巧待着院子里绣嫁妆才是好的,再不济也该安分待嫁,这隔三差五往外跑,她们姑娘的名声怕是又要再差一些了,苏熹自己个儿是债多不压身,可这又不是什么吉利的好事,毕竟是要嫁人了,万一婆家计较呢总不好上来就跟婆母对上的,更何况,嫁的还是太子。
苏熹想象了一下,只得戴上,可等她们磨蹭过去了,人群中又爆发了一声嘹亮的哭声,似乎是某个幼童,惊得人一跳,更惊人的是,这一声后跟的称呼娘
谁家夫人不好了
出门没看日子
国舅府的风水真差
接个亲都能出岔子
主仆三人顺着门边溜到了门口,哭声越发响亮,似乎又夹杂着谁的劝慰,耳边还有一阵一阵的窃窃私语,可真是热闹极了。
前头被挡住了视线,苏熹只能看见个穿红戴绿的豆蔻少女扑倒在喜轿面前,哭得五官几乎都要错乱了,丑得伤眼,而她旁边还有个红扑扑、圆滚滚的玩意儿,不知在干什么。
少女面前则是大红袍加身的一男子,看背影,身量中等,宽肩窄背的,下盘却不知为何不太稳,俨然是今儿的新郎官,而他旁边穿着娇俏粉衣的男子个头颇高,比新郎官高了半个头不说,光看背影也知他窄腰腿长,腕上虚虚挂着一串白玉珠钏,珠钏的红绳偏长,正顺着他的小指垂着,苏熹一眼认出来了,那是沈炀。
遍皇城里,除了前鬼见愁,苏熹就没听说过还有哪个男子会穿好端端穿件粉嘟嘟的衣裳招摇过市的,必然是他。
所以
那少女管谁喊娘来着
苏熹一时间摸不着头脑,环顾四周,拍了拍旁边一个姑娘的肩,后者一惊,又难掩激动之色,正要说话就被看见苏熹又悄悄溜回去了,连忙跟上。
这姑娘叫詹欢,她父亲算是苏熹她爹的心腹之一,姑娘自己平日跟苏熹也不太熟,但神往已久,一听苏熹问,立刻倒豆子似的全说了。
原来是这样的,她们一行人在前头翘首以盼,就等着观礼呢,毕竟沈国舅多年没娶续弦,骤然要续娶,还是娶同一家的姑娘,一个个都好奇得紧,可刚听说花轿到了,人才围过去,就看人群中忽然冲出来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穿红戴绿的,扑倒在喜娘脚边就开始哭嚎,新娘子还没出轿门就被挡住了,然后就听那小姑娘一面哭一面讲些胡话,偏生那小姑娘力气极大,小厮一时不察竟然没拉动,正要再拉,就
就见一个男娃娃一摇一晃出来了,抱住沈国舅的腿,脆生生喊了句“爹”。
最离谱的是,那男娃娃一晃一晃出来时,众人眼睁睁看着沈国舅脸色变了
这下好了,两个娃娃是不能硬赶了,可俩都不撒手,还因那女娃娃说新娘子要死了,进门就会死,诸如此类。
苏熹听得津津有味,万万没想到这喜事比话本还精彩,不住问甄欢“那新娘子到底怎么样了”
“那娃娃是哪家的”
“现在堵在门口是什么意思”
甄欢一概不知,茫然摇头。
沈炀也一概不知,尽职尽责站在旁边做陪衬,耳边是他那个便宜爹苦口婆心跟一个三岁娃娃讲道理的声音,恕他冒昧问一句三岁的娃娃,他能听懂什么
更何况,如果能懂,也就不会出现在这儿了。
想到这儿,沈炀在心里冷笑了一下,面上却是不显。
估摸着其他叔父要坐不住了,怕是哪怕丢脸也要出来拦了,沈炀说“先进去再说罢,误了吉时就不好了。”
新郎官看了眼大儿子。
“先让小孩儿吃点儿东西,待会儿再说。”沈炀说着,忽然一顿,似是才想起来什么事,偏头看了眼,又讲“殿下还在呢,这笑话已经够大的了。”
新郎官恍然惊觉,再看少女身边的男娃娃,只觉后背一寒,是啊,太子还在
这下顾不得怎么样才能不伤到男娃娃一根汗毛了,小厮连拖带抱,甚至还堵上了嘴,火速把两个娃娃拖进门了。
沈家其他人面色不虞,但也只得纷纷跟宾客们赔笑脸,好言好语把人往里请。
而沈尚书这个新郎官拍了拍大儿子的肩头,一回头刚好看见人群中那道黄色身影,脸上闪过一丝不虞。
“大人,请”喜娘没见过这种阵仗的闹法儿,勉强还记得还有个踢轿门的流程,咽了咽唾沫,提醒道。
可谁知道新郎官袖子一甩,自顾自进门了
而原本堵在门口看热闹的宾客也都给面子,一个两个那是纷纷散光了。
喜娘忙不迭心里叫苦,思索再三,这才硬着头皮去掀了帘子,可甫一掀开,硬挤出来的笑便凝固了,并瞬间转变成了惊恐,一声尖叫顿时响彻云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