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九十四章

作品:《甄嬛传同人之季昭

    季昭回了宫,午睡起来,听人说甄嬛前去昀昭殿看胧月帝姬了,出来的时候眼圈发红。

    予湛那孩子已经趴在床头等了一会儿了,看母妃只是和澜依姐姐说话,忍不住噘嘴道“母妃,您又不理予湛。”

    季昭笑着捏了捏他的小脸,予湛已经满四岁了,按照大周的仪制,皇子五岁入学,那就是明年了。皇帝和她商量过予湛的师父人选了,居然异想天开地提出了季行。

    季昭赶快否决掉了。父亲虽然方正之外懂得经世致用,可是实在太严厉。她可不想摧残自己的儿子。况且父亲的事务十分繁忙,无论撂下还是一并担着,都太过为难。

    结果皇帝的下一个人选就让她想要掀桌。

    “甄远道怎么样”皇帝道,“朕打算给甄家翻案,甄远道这些年吃了苦头,已是十分体弱不能为官,让他来教导予湛正好”

    “皇上就对莞贵嫔的肚子这样没信心吗”季昭信誓旦旦,“莞贵嫔肯定能给您生个小皇子,你把甄大人留给他吧”

    “那六弟”皇帝今天的脑抽似乎永无止境。

    等玄清和甄嬛的事情闹出来,你看着予湛会别扭的。

    “他教小虞臻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季昭彻底火了,“拿到朝上好好议议不行么非在这里抓着臣妾掰扯什么”

    皇帝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最后商议出来的结果是,由南湘大儒秦元斋来教导予湛。

    季昭对于这个人选还算满意。秦元斋学问精深,与她父亲早年有过往来,她也曾见过几次。是一位颇有气节的文人,只是世事上略有欠缺。

    不过,宫里的孩子,怎么会不知事呢

    长日悠悠,一日闲着无数,便往清宁阁去看徐容华。原先宫人们是劝说着的,季昭只淡淡一句“本宫又不是主月之人”,便无人敢拦她了。

    徐燕宜怀着身孕却遭禁足。她人虽聪慧,然而心思细腻、多愁善感,故而胎气也有些受影响。几月以来只是翻来覆去读着皇帝写给她的只言片语,面容已是消瘦了许多。

    她一身玉兰色宫装。头饰十分简单,素净典雅。见了季昭,就要起

    身下拜,季昭急忙扶住。

    “容华看着又瘦了。”

    她浅淡一笑“劳娘娘忧心了。”

    又闲话几句,季昭的目光却移到了那架连理枝绣屏处,走上前细赏一番,不由赞道“这是容华自己绣得好精细的功夫。”

    徐燕宜微笑走上来道“嫔妾手脚笨拙,不过绣着打发时间玩儿的。若是说到刺绣功夫精湛,宫里又有谁比得上安昭媛呢,连皇上近身的内衣鞋袜和香囊都是她亲手缝制的。”

    季昭轻笑道“皇上当然该用最好的,容华不必挂在心上。”

    她望着绣屏上的连理枝,神色有些迷离,嘴里只喃喃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不过是我一片痴心罢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季昭一叹,却道,“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唐明皇与杨贵妃,不过一场悲剧罢了。最终还不是以死亡落幕。

    而悲剧与否其实也值得商榷。杨贵妃入宫时不过二十余岁,唐明皇却已有六七十岁了。且杨妃原是明皇第十八子寿王之妻,被带去侍奉公公,心中怎能甘愿。

    “本宫倒有一首诗了。”季昭淡淡笑着,“容华愿意听吗”

    “自当受教。”她温顺道。

    季昭沉吟一番,其实觉得这首诗不适合对着徐燕宜念出,然而终究还是吟道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生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唐代安史之乱,玄宗自长安西奔成都,于此缢死杨贵妃。白居易长恨歌即咏此事。而石壕村指的是杜甫的石壕吏。玄宗、贵妃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真正值得同情的却是那些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普通百姓。

    徐燕宜一愣,随即赞道“娘娘好才情。”又羞愧道,“如此,却是嫔妾矫揉造作了。”

    季昭温文道“容华一片真心,谁又会说矫揉造作呢本宫只是想劝容华莫要自苦,或许容华并不将此刻的锦衣玉食放在眼里,可世上却有无数人在为生计发愁,比起他们,容华已经很幸运。多想想自己拥有的,容华会发现自己其实过得很好。”

    她脸上有了些光彩,道“不错,嫔妾是该这样想。

    实在要谢谢娘娘教诲。只是”她幽幽一叹,“虽然明白,却难以做到。”

    季昭温和地瞥一眼她的小腹,微笑道“总要为孩子考虑,容华既然惦记着皇上,怎么能伤了自己的身,从而影响到皇上的孩子呢”

    徐燕宜面上有些忧愁“嫔妾福薄,如今也只在容华位,孩子生下来,就算再晋封一级,也是没有资格亲自抚养的。”

    “若是皇子,两级也是该当的。”季昭安慰道,“若是帝姬,高位嫔妃中多有没有生育的,又不涉及争储,自然会疼爱着的,哪个女人不想要孩子”

    她抚摸着小腹“若是个女孩,怕要抱给端妃娘娘的。”

    “她倒喜欢孩子。”季昭有些漫不经心。

    端妃并没有得到温仪或者胧月来作伴,这些年没个支撑,身体还是不好着,和从前没两样。这些年季昭与端妃很少照面,即使见了,也只是淡淡几句问候,似乎从没出过端妃陷害肃贵嫔被她查出来的事情。

    又闲话几句,季昭便起身告辞。

    小成子已经在宫里等着了“奴婢去钦天监找了司仪官问,他只说危月燕冲月的星象虽有变化,却一时还没有解。”

    季昭喝了口冰镇酸梅汤,随口问道“之后呢”

    他忙道“奴婢又找了副司仪问问,他与那司仪官似乎是有矛盾的,当下就说,星象其实已经不足道了,只是司仪官就是拖着不去找皇帝改口。”

    季昭淡淡道“天象若平和,钦天监也就彻底无用了,他们当然巴不得拖着。”何况,这大概是昭阳殿那一位的意思。

    又道“明日去向太后请安时,提醒本宫一声。”蘘荷忙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