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作品:《七零懒惰红包群

    今天是巧兰结婚的大日子, 她外嫁的姐姐们都回来了。

    虽然都不是过得多富裕的,但也都送了她额外的东西添妆。

    大姐送了双特意给她做的棉鞋,二姐送了一双被面, 三姐送了一对茶杯。

    连她没结婚的老妹都送了她一对枕巾,是管她妈要钱买的。

    现在几个姐妹围在一起说话呢,一边给巧兰梳妆打扮。

    “要说咱们五姐妹, 还真就老四有福。”

    “可不是,老苗家日子过得这么好, 还办了养殖场, 往后至少鸡蛋是少不了的”

    巧兰大姐羡慕道。

    别看家家都养鸡, 可自己家能舍得吃几个都要攒着随礼或者卖收购站的。

    “还不止呢,那场了里不得有工人啊往后老四嫁过去就是当工人了, 可不是嫁过去就享福了”

    巧兰三姐有其他心思。

    正说着就听到外屋有人开门, 还没等人进来呢,就听到她们奶的大嗓门了。

    “巧兰,我可跟你说, 你要嫁我不反对,但你进门之前得跟苗于荣说好了,他们家得给你一个正式工的名额, 这名额给你大哥, 到时也不用你和你爹妈孝敬我了”

    五姐妹一听到她们奶的声音,顿时都不舒坦了,童年的磋磨记忆太深刻了。

    惟有巧兰神色不变,继续弄自己的头发。

    今天头发梳得复杂, 上面戴了不少花,有一朵单独的花她得记好了位置,一会儿过去要用的, 不能摘差了。

    “巧兰,我说的话你着没,要是”

    “奶,今天是我结婚,听说今天要是不顺当一辈子都不顺当,你是想让我还没嫁过去就让老苗家给退回来么那你可是啥主意都别想打了,我不嫁过去你还想人家白给工作”

    老黄婆子眼一瞪,正要骂她,就被巧兰大娘给拉住

    “妈你这是干啥呢再心急也不能急这一会儿啊等巧兰回门子再慢慢就来得及。巧兰,你奶这一辈子急脾气就这样,你也别放心上,今天你结婚的日子,开开心心的才好瞧,这是大娘给你的,瞧这小花布多水灵,夏天正好做件布衫穿你爹妈也是个没用的,多好的姑娘,在家待了小二十年,也没穿几件像样的衣裳,往后啊,有大娘的,就有你的,你大哥要是有钱了年年都给你做新衣裳穿”

    大娘一反常态,对巧兰这个亲热啊,仿佛之前的龌龊都没发生过一样。

    巧兰妈在外屋地听到这话,担心地看了眼巧兰,生怕她被糊弄了。

    巧兰也像是不记得之前的矛盾似的,高兴地收下,跟大娘说了会儿话。

    大娘人奸,她来了就不走了,坐在这等着送亲,只把张嘴没好听话的黄奶奶赶了出去。

    有大娘在,巧兰几个姐姐也不好提醒她注意这里的面的陷阱,别掉进去,又有些着急,一时间倒都没啥话可说了。

    巧兰将几个姐姐的情义记在心里,对大娘则心里冷笑,真是把她当傻子哄了。

    就算她是傻子又能怎么样,嫁过去后公婆当家,她应承他们啥事都没用

    站起来,将给几个外甥女准备的东西交给姐姐们。

    “她们四姨穷也没买啥好东西,就是个意思,一个孩子一个帽子,一条头绫子。”

    帽子是巧兰买毛线自己用勾针勾出来的。

    她过礼的钱虽然都在自己手上,但准备嫁妆也得花不少,剩下的她还有其他用处,只能省着,自己从里到外一套新的,给爹妈一人做了一件新衣裳,巧枝做了条裤子,再就是给外甥女们的东西,她自己都没多买一块布给自己额外做一件衣裳。

    几个姐姐连忙接过,替家里孩子道谢。

    正说着话,外面有人喊“新郎来接亲了”。

    屋里连忙收拾,几个姐妹也连忙抱好“嫁妆”,并给巧兰盖好红纱巾做的盖头。

    果然,苗于荣一身崭新的军装,胸前戴着一朵小红花,在几个弟弟的陪同下进屋。

    “巧兰,我来接你了”苗于荣在婚礼主持人的提醒下,红着脸道。

    四周的亲朋们轰然大笑,笑得新人都抹不开脸了。

    允当婚礼主持人的是村里一个辈份高的人,茵茵等要叫她舅奶。

    她知道一些红白喜事的禁忌和习惯,村里般人家结婚都喜欢找她。

    她等年轻人闹了一会儿后,才叫新郎、新娘拜别岳父母、父母上“轿子”。

    然后就是在“上轿子”时,黄家人这才发现,接新媳妇的车不是他们以为的自行车,也不是马车,而是一辆吉普车,车头挂着一朵纸堆的大红花,顿时都惊讶地讨论起来。

    “这老苗家也真有本事,竟然还有开汽车的亲戚呢”

    “这你就不知道了,他们家有个亲戚在部队运输队,经常开车过来呢”

    “真羡慕黄巧兰,结婚竟然还能坐汽车,要是我结婚时能有汽车接亲就好了”

    “你可别做梦了,你婆家是啥样人家,能跟人家老苗家比么”

    巧兰几个姐姐很激动,二姐扶着她道

    “四妹啊,你婆家即趁有钱,还重视你,往后你结婚了可好好过日子吧,千万别再多管娘家的事了”

    “二姐,我知道”巧兰低声回答,心里也是即骄傲又感动的。

    巧兰的宾相也就是伴娘是她的好朋友陈婷,陈婷也快结婚了,巧的是巧兰比她后订婚却早结婚。

    她看到这接亲阵式,即替好朋友高兴,也为自己苦恼。

    上车时其实是混乱的。

    新娘和新郎要上车,这是肯定的,但还有压车的也得一起跟着。

    问题就出在压车人身上。

    正常来说,给新娘压车的人要不是新娘的弟弟就是侄子或者外甥,但巧兰一样都没有,这便只能从堂兄弟或者表兄弟里面挑。

    而巧兰和她妈偏巧挑的就是她舅舅家的孙子。

    也就是巧兰表哥的儿子。

    原本老黄婆子都念叨好几回了,巧兰结婚就用她大孙子的儿子或者用她小孙子来压车,她都教好了,不管叫谁压车,不给十块钱都不能下车

    结果一上车可倒好,竟然是外姓人

    巧兰妈自打巧枝也订婚后,对婆婆已经没那么惧怕和忍让了,因为她已经打定主意要跟老姑娘一起过,让女婿养老,用不着那些侄子们,自然就不用忍着他们了。

    不理吵闹的黄奶奶,直接将她哥哥的孙子抱上车

    “来,给你老姑抱着,让你老姑顺顺当当的”

    她刚把侄孙子放上车,不妨这边侄孙子就叫人给扯了下来,摔到地上。

    扯人的就是巧兰大堂哥的儿子。

    两个孩子差一岁,小蛋子都皮实,摔一下没咋滴,但火气上来了,俩小子就在车下的地上扭打了起来。

    亲戚们赶紧拉开,但二人都挂彩了,衣裳也都不能看了,又是泥又是雪的。

    巧兰刚酝酿好的情绪,上轿子要哭一哭,代表舍不得娘家,结果还没等她哭出来呢,就弄出这事了,气都气饱了,哪还想哭

    这时巧兰大爷家的老儿子,巧兰的堂弟笑嘻嘻地过来了

    “四姐,这好时候不能耽误,要不老弟委屈一下,给你压呗”

    巧兰冷着脸,刚要说话被苗于荣拍了拍手臂,巧兰憋了回去。

    苗于荣轻声道

    “这事由长辈做主吧。”谁压车对他们家都没什么影响,都是要给那么多压车钱。

    这不巧兰的老婶听到她堂弟的话后就不愿意了,阴阳怪气道

    “老小子你也要点脸,你都这么高一大小伙子了,还给巧兰去压车,跟那么点的小孩儿抢,你也不嫌丢人二嫂,这俩孩子衣裳都埋汰了,压不了车了,让我大孙子去吧,干净的,多好啊,来年叫巧兰也生个大胖小子”

    巧兰大舅妈的脸色也不好看,抱着孙子拿条干手巾在擦他衣裳上面的脏污。

    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不高兴任谁都看得出来。

    巧兰妈看了又看,一咬牙

    “多谢她老婶了,都跟我嫂子说好了,还是叫她们家孩子压吧嫂子抱孩子上车吧,于荣,赶紧叫人开车吧,别耽误了”

    苗于荣将那小孩接过来坐好,将车门关上。

    叶隐川不用他说,直接启动,围着车的人赶忙散开,车开走了。

    “送亲的上马车吧”苗于富看完热闹喊道。

    “咋不这几步道,苗队长还给安排了马车,怕我们把鞋踩埋汰了咋的”娘家人有跟苗家人熟的,开玩笑道。

    苗于贵笑

    “可不是咋的,我爹特意交待的,就是一步道,也得叫婶子、大娘们坐车过去,不能累着了”

    这些送亲的娘家人都哈哈大笑

    “二贵这张嘴最会哄人了,难怪哄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得意呢,你说是不是翠芬”

    翠芬没有说话,只幽怨地看着苗于贵。

    这让苗于贵有些尴尬。

    连忙招呼人上车,和他大哥赶车回去。

    婚车没有直接就接回苗家,而是绕了屯子一圈才回去。

    茵茵在新房里等着听到外面说新媳妇到了,连忙抱着装着五谷的笸箩出来

    “快点,砸新娘子的赶紧来抓啊”

    是的,五谷是为了往新郎、新娘头上扬的,据说能去秽气。

    茵茵抱着的笸箩里面还掺有彩色的纸屑,是剪拉花的时候剩下的碎纸。

    她这一喊,以苗化云为首的一群苗家小辈都跑了过来。

    “老姑,我要扬”

    “老姑,我也要”

    茵茵叫他们一人抓上一把,甚至还有苗于华这样调皮的半大小子,也想要去扬,茵茵统统都叫他们抓了。

    “孙琪姐,你要不要也去扬两把你应该没玩过吧,挺好玩的”

    如果不是怕冷,她也去扬。

    孙琪笑着摇头,没有去。

    茵茵点头

    “那你就跟我在门口等着吧。”

    婚车到了,新人还没下车,苗学松就点燃了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等鞭炮声停了,车门打开,苗学松上前给压车的孩子四块钱,那孩子乐颠地拿着钱就下车跑去找他奶了。

    说到钱的数目倒是要解释一下,这时节没有忌讳“四”,一般压车都为了取“四平八稳”的喻义,准备给四块或者八块钱。

    主婚人这才道

    “新郎、新娘下轿子了新娘子脚不能沾地,不能把灰带进婆家”

    这时候还不兴新郎抱新娘下车呢,只在车门下边铺了一溜干净的袋子,新郎自己下车,新娘由宾相扶着从袋子上踩过去,就跟从娘家出来时一样。

    看到新人进院子了,茵茵连忙大声喊

    “扬新郎、新娘了”

    小孩子和半大小子们一窝蜂地将五谷往他们头上扬。

    茵茵拉着孙琪往屋里走,还能听到主婚人在提醒

    “小心脚下滴水檐子,大点步迈”

    巧兰知道不能踩到滴水檐,不然往后容易生病,招邪。在陈婷的搀扶下迈了一大步,迈过门槛直接进屋。

    进了里屋,屋子里铺着新炕席,炕上铺着一个大红缎被,那被面上的光亮在特意开的灯光的照耀下,将整个屋子里都趁得红彤彤的,再加上屋子里的五色纸剪的拉花,显得屋子里格外的喜庆。

    炕上放着一张小炕桌,桌上摆着一盘花生瓜子,一盘子糖果。

    墙上贴着喜字和新画,柜盖上还有个大暖壶,让进来的人无不眼前一亮,不由赞叹不已。

    进到屋的时候,巧兰的盖头就被苗于荣摘了下来,高高搭在敞开的门上。

    地上有一丝袋子高粱,扎着袋子口,巧兰在人的搀扶下踩着高粱口袋上炕,坐到被子上。

    其实坐得并不是很舒服,褥子里面有一把斧头,用红纸包着呢,据说这叫坐福

    主婚人又开始说了

    “坐福不能面向正南啊,要面向东南方”正南和西南都不能坐,据说西南是鬼门关,这两个方位都犯太岁和小太岁。

    调整好方向后才坐定。

    抱着“嫁妆”的娘家人将巧兰买的东西放好。

    一套行李放炕琴被垛上。一个柜,正好和茵茵家打的凑成一对摆上。

    两个小圆镜子一边柜盖摆上一个,再有巧兰买的雪花膏和胭粉、梳子、头油、牙膏、牙刷摆好。

    一个茶盘,里面放着巧兰自己买的两茶缸子及她姐送的两个杯子,还有茵茵给的放在柜盖上的四个茶缸子,竟有八个之多。

    其实黄梆子还真就啥都没陪送巧兰,这些东西都是巧兰用彩礼钱置办的。

    这就坐完福了。

    然后李丽娟笑着上前。

    巧兰红着脸从被子上跪起来,在自己头上摘下那朵特别的红花,边往李丽娟头上戴,边小声道

    “妈我给你戴花”

    四周看热闹的,有调皮的便大声起哄

    “新娘子声太小了,你老婆婆耳朵不好使,听不着大声点”

    李丽娟不等巧兰难为情便解围道

    “别听他们瞎说,妈耳朵好着呢,听着了”

    巧兰脸虽红,却仍坚定地大声又说了一遍

    “妈,我给你戴花”

    “好好”李丽娟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忙将准备好的改口红包递给巧兰。

    撕开一块糖喂进巧兰嘴里

    “往后啊,你们两口子要过得甜甜蜜蜜的,不打不闹的合合美美的,将来子孙满堂”又剥了块塞进苗于荣嘴里。

    两个新人连忙点头接受训示。

    李丽娟亲自扶着巧兰坐好

    “这实心眼孩子,站地上戴也一样,现在不流行跪着戴花了”

    小两口站到地上,巧兰又管苗学松叫了声“爹”,苗学松笑着答应。

    这时巧兰的二姐端着洗脸盆子,三姐拿着新毛巾,这会用这盆装了温水,里面还泡了根冻葱,里面有一些一分钱币,巧兰用这水洗脸洗手,还要将钱捞起来,做完整个流程就差不多了,代表巧兰往后就是苗家人了。

    典礼结束了,下一步就要开席了,观礼的人开始找地方坐去了,新房这里坐的是新娘及送亲的娘家人。

    茵茵穿上孙琪递给她的大衣,兴奋地拉着她

    “你没经历过农村的喜宴,我带你找个地方坐着跟他们一起吃吧”

    孙琪摇头

    “我看看就行了,我要跟着你的不过农村结婚要这么复杂么”

    “复杂么我觉得还行吧,就是比我喜子哥结婚时多了点礼,好像家家都差不多。”

    她感觉比后世结婚的要简单多了呢,只是这会儿有些老的婚礼观念没改而已。

    来客们也在讨论着婚礼,李丽娟娘家这边的亲戚们坐在一处。

    姨姥不禁对着李姥姥感慨

    “娟子还真是命好”

    对这个外甥女,姨姥很复杂。

    比自己小了十多岁,但已经娶了三个儿媳妇,戴了四回花了现在连孙子都有三个,最大的都能满地跑帮着干活了。

    而自己只两个儿女,年纪都到了适婚年龄却都在家里还没结婚。

    现在这样一比较,她羡慕坏了

    以前李丽娟家孩子小,人口又多,家又穷,不说吃上顿没下顿的也差不多了,她还不觉得什么,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家里也越过越好了,看着这么多口人在热闹又心齐,便不由羡慕起来。

    舅姥爷比姨姥大几岁,点头

    “可不是啥的,娟丫头生了四个小子,一个姑娘,现在看个个都不错,尤其她那姑娘,真给她长脸啊”

    舅姥却盯着外面疯跑着捡没爆开的鞭炮的小子们瞧

    “别的不说,她这点岁数就三个孙子,真是叫人眼气啊”

    陪着兄弟姐妹坐的李姥姥得意极了。

    “那可不啥的娟子从小命就好,她在家那些年,家里年景就不错,没咋饿着过她,嫁人了,婆家也好,她那婆婆是个明理的,这么些年婆媳都没闹过啥矛盾,进门第二年就生了于富,后面两年一个,连生了四个大小子,后面年纪大了,没想到还有了茵茵,这更是个福丫头,生下来身子虽然不健壮,却是个带福的,他们老苗家全家都稀罕她爹也是她生下来那年当的队长,也没送礼也没做啥大事,火扒的就被大队书记指定四队的队长,一干就是这些年”

    当队长虽然没有工资拿,但每年有一百多的工分,再说那大小也是个官呢。

    正说着上菜了,李姥姥连忙招呼他们动筷子,客人们看到盘子里有大块的肉就叫人惊讶了,没想到后面一道道上来的竟然还是绿色的,这可叫人服气了,这门亲戚看来是真的过好了

    不止李丽娟这边不常走动的亲戚,本屯子人及娘家人也都在讨论着呢。

    这人闲着没事又没什么娱乐,可不就喜欢挑事。

    尤其都是老苗家的,婚期还只差了两天,可不被人拿出来做对比。

    不管苗四叔那桌还是苗四婶那桌,参加过他们家喜事的都在问他们。

    “苗老四家的,你们也刚娶儿媳妇,这办置的可不啥样啊,这跟你三哥家一比,都没法看了人家还是二婚呢”

    其他妇女都跟着笑,对那开口的人道

    “那肯定不能一样啊,苗于喜又不是她肚子里出来的,人家队长两口子是出名地疼儿女,为了给他们家三儿子结婚,昨天特意杀了一头大猪呢”

    “是么我听着猪叫了,还寻思谁家杀猪呢,那可是真舍得了”

    “那可不啥的,今天来喝酒就来着了,一会儿可劲吃吧”

    “我看着过他们家的猪,四五百斤沉呢”

    “那么大么他们咋喂的”

    “我问了,听说是喂他们家茵茵配出来的猪饲料,说是喂那个一天长好几斤呢”

    “真的假的还几斤,明儿我问娟子要点饲料试试看”

    “你咋好意思问人家要听说那饲料又是用豆腐渣子,又是用粮食还要土豆啥的挺多样做成的呢,一斤成本都要二毛钱呢”

    “啥那么贵啊那谁喂得起”

    “账不是那么算的,你想想,要是猪长到四百斤卖,一斤六毛钱,四百斤多少钱”

    苗四婶

    她早就想到这些人会拿她家的结婚的事跟三嫂家比较,特意跟她男人想好了说辞的,现在她们问到一半不等她回答就自己扯开话题了,她怎么就没感觉到松一口气,而是憋得胸口疼呢

    茵茵家原先准备的十五桌没放下,大队干部不少都来了,没办法临时又加了两桌,自家人和厨师及帮着端盘子劳音同烙忙的人留在最后面吃。

    茵茵担心叶隐川早上没吃饭,叫他跟着第一席一起吃,他不肯,一定要等着跟她们一块。

    茵茵对下了席想要回去的市里亲戚们道

    “姨姥、舅姥爷、姨、舅你们要不等一下跟叶隐川顺路回去他要回滨海路过福平市。”

    对茵茵来说,和叶隐川的关系更亲近一些,二人间也没那么多客套,有些事无需问他便可以替他决定。

    客人们想了下道

    “可别的了,我们人多,车也挤不下,反正去火车站也方便,下了火车走不了几步就到家了。”

    姨姥和舅姥爷家都在车站附近不远。

    茵茵又让了让,见他们坚持不用,便也不再让了,由二哥赶着马车送他们去车站,坐晌午车回去。

    热闹过后,茵茵跟家人吃过饭,便带着叶隐川、何守梧和孙琪去了养殖场。

    “我种的蔬菜长起来了,黄瓜都快要爬蔓了,草莓也有开花的了,再过上一个多月说不上都能吃了”

    “这么快么”叶隐川惊讶得不行。

    茵茵点头

    “可不是小青菜也能摘了,你们要不要摘一把回去,晚上蘸酱吃”

    何守梧是第一次听说茵茵还种菜了,好奇得不行

    “是大棚菜么吃不吃的不急,看肯定得去看看,还等啥,赶紧的”他还没看过大棚长啥样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212 18:43:2220220213 19:52: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黄猫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