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六章 展示

作品:《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在等字迹墨水干的期间。

    刘三吾忍不住问道“十八皇子殿下,不知你的诗文师从何人”

    “回刘学士的话,家师不过是一个不曾考中进士的庶人。”

    元代的科举只设进士一科。

    听到这样的话,刘三吾心中忍不住连连称奇。

    最后只能说道“殿下乃是天纵奇才,世间罕有。陛下,这是大明将兴之兆啊。”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林儿,虽然你文采不错,不过还是要用心学习,不可懈怠。”

    “父皇,儿臣谨记。定然不会荒废。”

    朱林不卑不亢。

    一旁的朱允炆则是被晾在一边。

    等墨迹干了。

    刘三吾将狂草写就的那篇临江仙带上,准备回翰林院装裱。

    虽然心中有些不愿意,但这可是皇命,要是不挂后果会很严重。

    就在刘三吾离开的时候,朱允炆也趁机告退。

    朱元璋也没有挽留,就让他们师徒二人一起。

    离开奉天殿。

    朱允炆紧跟在刘三吾身边“老师,我”

    说到这里他讲不下去了。

    “皇孙殿下,此次你输得不冤。”刘三吾这才叹了口气。

    “为何,老师你知道朱皇叔他”

    朱允炆有些奇怪。

    “皇孙殿下,你可知道前些日子上学时候,给你讲的那几首诗文”

    “记得”

    朱允炆瞬间明白“老师你的意思是,那些都是十八皇叔写的”

    “很有可能,今日你也看到了。以后诗文一道你就不要和皇子殿下比试了,你不是他的对手。”

    刘三吾这一番话,让朱允炆有想哭的冲动。

    忽然间,鼻子一酸眼眶泛红,就要哭出来。

    看到得意门生的样子,刘三吾心有不忍。

    “不过此事,也还不算了。”

    “老师,你的意思是”

    “想必这首临江仙挂在翰林院后,会有不少人心里不舒服。估摸着想要以文会友了。”

    在明初,文人是有风骨的,一旦挑战了他们的底线,就算是皇家他们也是不怕死的。

    朱允炆明白了,心中顿时暗暗高兴。

    如果真的激起众怒,就算那个野皇子再厉害,也不可能是翰林院一群人的对手。

    到时候让这家伙狠狠的被羞辱一番,那才叫个痛快。

    朱元璋心情舒畅的看着殿外。

    缓缓说道“林儿,你可知俺为何要让刘三吾带着你那首词曲,挂在翰林院”

    “儿臣猜测,父皇的意思,就是想要让这群平时眼高于顶的文人知道天高地厚。说白了呢就要要羞辱他们一番。对不对啊父皇”

    “哈哈哈,哎呀林儿,你果然聪明无比。俺这心里想啥你都知道。”

    朱元璋随即脸色一冷“这群文官,总是自以为风骨傲立,处处标榜自己。这是咱打出来的天下,还要听人指指点点,若不是武将难以治理天下民生,这些腐儒真该送去服徭役,发配三千里。”

    朱林知道,这些才是朱元璋的心里话。

    但他没有说什么。

    老朱这一波给自己拉满了仇恨,其结果就是自己要开始和文官体系板板手腕了。

    “林儿,俺要是猜得不错。你这词挂在翰林院,刘三吾这群书呆子肯定要想办法和你比试一番。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朱林一听得了,老朱这都是已经计算好了的。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

    “虽说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文人之间的比试,除非水平真的相当,否则高低还是能立判的。儿臣虽然才疏学浅,但有父皇你在背后支持,别说只是翰林院,就是整个大明文人一起,要与我论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朱林肩膀上“好样的,俺就喜欢你这股性子,随我。”

    朱林这一月来还好坚持锻炼,不然这重重的一巴掌拍下,真的够呛。

    “儿臣体内流淌父皇的血,这叫做一脉相承嘛”

    “对了,昨天赐你的美人们可都还满意”

    朱林一听,忍不住心想。

    父子谈这个话题,真的好吗

    要是在后世,如果这个年纪早恋什么的,遇到脾气暴躁的父母,说不定就是一顿暴打。

    即便是不崇尚暴力的家庭也会天天谈心,诸如你还小,学业为重等等。

    没想到老朱却是主动问话,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