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风波

作品:《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朱允炆摇摇头“母妃,没有。”

    “哼你那不快都写满了脸,还能瞒过我不成。来给为娘的说说。”

    朱允炆是庶出,生母吕氏则是官宦家的小姐,对于权谋从小就耳濡目染。

    况且一个十多岁,从未离开过皇宫的少年,怎么隐藏得住心中的情绪。

    “允炆,来给母妃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

    一再追问下。

    朱允炆这才说出,去给祖父请安,以及随后看到那张条子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吕氏不是目不识丁的粗俗村妇,相反,她兰心蕙性饱读诗书。

    “那条子上写的都是什么,另你皇祖父如何看重”

    这句话才是重点。

    “儿臣一时难受,有些记不全了。”朱允炆感觉自己很没用。

    “无事,把记得的念出即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朱允炆在念。

    吕氏每一句都无比认真的在听。虽然不完整,但她也能听出诗词中的含义。

    “母妃,你说为何皇祖父要把那张条子给我看,还问我能否做得出来还有这是何人所做,简直是冠压群芳之作。”

    吕氏表面淡然,道“说不定这是你皇祖父,要翰林院写的文章,意在考你,这是让你成为一代明君的暗示。不然你想想,怎么字里行间提及各朝代太祖世祖”

    吕氏这些话也就骗骗不谙世事的朱允炆。

    像朱元璋这种开国雄主,根本就不屑做这种事情。

    况且就算他真的下令,翰林院学士敢

    “对啊唉,看来我的学识城府还是差了许多,怎会没想到这一点。还是母妃想得周到。”

    朱允炆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吕氏点点头“所以,你不应想得太多。以后在你皇祖父面前,多关心关心他的身子懂吗”

    “儿臣知道了。”

    “你明白就好。快去做功课吧。”吕氏一副慈母的样子。

    “嗯那儿臣就回去读书了。空闲就来给母妃请安。”

    吕氏淡淡一笑“允炆最是懂事听话,母妃甚感欣慰。”

    等朱允炆转身离开,吕氏的脸色忽然一冷。

    “秀慧”

    “太子妃。”

    门外,跟随吕氏多年的贴身宫女走到跟前。

    “派人去江夏候府找周骥,问问他近来宫城外有没有什么风声或是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

    “这有用吗若是让皇爷知晓,怕会对殿下有损。”

    秀慧是自己人,为主子担忧,劝阻没有必要冒险。

    “我感觉事情绝不简单。允炆没有被立为储君之前,咱们不能掉以轻心。不然,所有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母凭子贵,望子成龙,不管是帝王家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样。

    “是,太子妃”

    奉天殿。

    翰林学士刘三吾,黄子澄,国子监祭酒胡季安站在店内。

    历史上关于胡季安的记载着墨不多。

    但真实的这个人并非泛泛之辈,才华毋庸置疑。不然怎么能做到祭酒这个位置。

    此时。

    翰林学士刘三吾有些疑惑,陛下不久前才召见自己商讨储君一事。

    这才多久又派人来叫,而且这次连国子监祭酒胡季安都来了。

    到底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不知圣上唤我等前来何事”

    “咱征战半辈子,也就粗通文墨。叫你几个来,就是想看看这里面写的啥意思,写得好坏。你们一个一个的看,不要急。”

    朱元璋说完,把重抄过的沁园春让太监分发给三人。

    还以为是什么事情的几人一听,原来只是一首词。

    忍不住暗自腹诽“皇上怎会如此,这点小事都兴师动众了”

    然而。

    当几人看到文章后,现实震惊,然后骇然,紧接着又是欢喜。

    许久后。

    三人面面相觑,却不敢说话。

    他们心里都清楚文章的所表达的意思,已经字里行间的斐然文采。

    可却没有一个人开口。

    在这个时代,这种诗句已经深深触动到了皇权,或者说是天家的禁忌。

    且这首词来路不明,是试探还是意有所指,所以几人不敢也不能随意开口。

    朱元璋看在眼里,自然能瞧出端倪。

    自己的心,根本就不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