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3章 第 273 章

作品:《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送走县里的领导们, 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却磨蹭着舍不得走了。

    媒体人敏锐的新闻嗅觉,让他们察觉到了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小产业园,可能蕴含的巨大能量。

    单看面积的话,这个所谓的产业园简直寒碜得吹牛都不好吹。

    就这么十来亩地, 还没他们县里中小规模的企业占地面积大呢。

    可刚才产业园开园的时候, 记者们却看到现场好多村民都在偷偷抹眼泪。

    有个戴着花布头巾的老奶奶还双手合十, 嘴里念叨着“老天爷一定要保佑小满长命百岁啊这可是咱们郎山的小福星、财神爷啊”

    尤其是跑农这条线的记者,受到的震撼比其他人更大。

    郎山的穷, 可是“全县驰名”的, 早些年这位记者来郎山采访, 那时候这边还没通班车,他们还是从县里借了两辆摩托车才顺利进山的。

    一晃几年过去了, 郎山的路修通了,刚才他进村的时候发现,村里居然好些人家门口都停放着一辆私家车

    记者们决定留下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被县领导寄予厚望的“网红村”。

    其实上次江小满拿奖回来, 电视台也报道过, 不过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搞网红经济, 江小满这种千万粉丝量级的网红, 混在里面实在不够突出。

    最主要的是,江小满是拿了奖回来之后, 县里才知道这个消息的,这个新闻已经过了最佳时效性, 所以即便得到了县领导的亲切接见, 本地报社却连个简讯都懒得发。

    要是早知道江小满这个网红居然默默在山里搞出了这么多事情,他们肯定早就跑来深度挖掘新闻线索啦

    不过现在也不迟。

    看着江小满休息了一下,开始了下午场的直播, 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默默扛着机器跟了上去。

    上午的开园仪式是在产业园前面的小广场举办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江鱼都没来得及拍,正好下午让江小满亲自介绍。

    江小满一出来,直播间里顿时砰砰砰连续炸了十几朵烟花,一堆掐着点上线的粉丝,就跟特意赶来吃席一样,在评论区把“恭喜小满哥喜提产业园”这句话给刷屏了。

    “嘘可不敢胡说这产业园可是国家的,咱们郎山这是沾了国家的光,不然哪有这么大本事盖起这么大一座产业园啊。”

    江小满求生欲旺盛,赶紧跟粉丝解释了一下,怕大家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赶紧转移话题,开始下午场的第一波抽奖。

    这次产业园开园,除了粉丝们捧场之外,江小满、江鱼和郎英他们几个经常合作的商家也跟着凑了一次热闹,快递了很多产品过来,还跟江小满开玩笑说是祝贺他们产业园开业,知道他们开园当天要直播,寄了一批产品给他们直播抽奖用。

    虽然打的是免费在江小满的直播间做个推广的主意,但谁让大家都这么熟了呢,江小满欣然笑纳。然后,把开园当天六个小时的直播全部安排上了,直播间每隔二十分钟抽一次奖,频率之高,让本村村民都看着眼红。

    但是没办法,今天可是他们郎山村大喜的日子,再眼红,他们也不能跟客人抢红包呀

    礼拜五的下午,正好是上班上课的时间,可轮到江小满直播的时候,直播间的人数居然不降反增,电视台的记者看了都忍不住眼红了。

    要知道他们为了活动热度,一般搞活动直播都是安排在周末,无偿加班也没办法呀,一切都是为了流量和绩效考核

    可即便他们奉献了一个又一个周末和节假日,直播热度也没办法和江小满这个千万大v相比

    更让人吐血的是,直播带货的时候,江小满看着后台库存飞速清空,还不停劝粉丝要“理性消费”、“按需购买”

    什么鬼啊你们直播带货现在也流行搞饥饿营销这一套了吗

    他们才不信江小满没有备足库存呢

    搞得跟他们没做过直播一样,按照这一行的套路,待会儿江小满肯定会说什么,为了回馈粉丝的热情,和厂家大吵一架,又给家人们争取了多少单特价产品,忽悠粉丝拼手速开抢之类的。

    都是直播带货行业基操了。

    摄像大哥刚在心里腹诽了两句,耳边就听到江小满在那边无情地宣布“家人们2号链接试吃款郎山特产山野菜大礼包没有了哈,真的没有了,没拍到的下回再来啊。”

    “是真的没有了,不信你们翻我之前拍的视频嘛,马齿苋都是山上野生的,我们就晒出来不到两万斤,这已经是全部库存了,我自己今年都没吃上马齿苋肉包子呢。”

    说罢,担心粉丝们继续揪着山野菜大礼包的问题在评论区嚷嚷,江小满赶紧转移阵地。

    下午场的直播流程是他们认真策划过的,根据搬迁到产业园的合作社和本地农旅企业名单,一家一家的介绍过去,走到哪一家,就上架哪一家的产品。

    刚才他们去的就是郎山村新成立的山货加工厂。

    他们村委和镇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痛点,就是集体经济账面太寒酸了,别说像网上那些土豪村那样给村民分红了,年底的时候搞不好还要找江小满这样的土豪村民化缘呢。

    去年江小满就赞助了村里万块钱,不然他们村连新年慰问都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

    再加上之前有村民因为收购山野菜自己挂到网上卖,被人投诉赔了一大笔钱,村里找江小满商量了一下,决定干脆在村里办一个山货加工厂。

    这样一来,以后村里人上山采山货就不用到处比价格了,直接卖到加工厂这边。

    村里愿意做电商的村民,也不用自己花钱囤货,还要承担风险,跟村里的山货加工厂合作,直接帮村里卖货就行了。虽然赚的没有自己收山货多,但胜在方便稳定,而且完全没有亏本的压力。

    现在村里但凡有个几千粉丝的村民,都开始从村办的山货加工厂、郎英他们的野山菌合作社,还有山岩他们的养蜂合作社拿产品了,反正每天都要拍视频的,小黄车挂一下也不耽误他们上山干活,一天卖几单也能赚个零花钱。

    村干部们现在也学聪明了,虽然这个山货加工厂挂着村办的牌子,但村里还是想办法说服了江小满和山岩他们几个,也投了一笔钱进去。

    没办法,小满他们不投钱,村里哪敢自己单干啊,万一买卖黄了,把他们全家卖了都不够赔银行贷款的好吗

    可是把小满他们几个“财主”拉进来就不一样了,小满和山岩他们手里有钱啊只要他们入股,村里不用找信用社贷款,就能把这个山货加工厂给办起来。

    江小满和山岩他们商量了一下,也觉得应该帮扶一下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集体有钱了,受益的是全体村民,别的不说,就说村里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每年不都是村里上门慰问,组织志愿者帮忙打扫卫生、种地收粮食什么的

    江小满也是穷过的,而且比村里很多人家都穷。

    他还记得小时候村里好多奶奶婶娘看他穿得寒碜,找了家里小孩不穿的衣服洗干净了送到他家里。

    也记得逢年过节的时候,村干部们用背篓背着大米、豆油和猪肉来他们家慰问。

    更记得他考上大学那年,明明他和他爸已经攒够了第一年开学的学费,村里的乡亲们自己家里也不富裕,还是你家五十,我家一百的,给他又凑了几千块钱生活费

    答应村里合办山货加工厂,也不仅仅是为了帮村里把集体经济给做大,还是因为他去隔壁上唐村考察过,知道山野菜种植也是山里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江小满给村里算过一笔账,虽然现在村民家的茶园都拿来套种野山菌了,但菌菇这玩意儿怕晒,一座茶山其实只有一些阴凉潮湿的树底下才能放菌包。

    剩下那些有阳光照到的地方,其实更适合拿来撒播一些山野菜,像是他们今年刚试水的马齿苋,只要稍微把地里的土松一松,杂草除掉,马齿苋种子撒下去,然后就不用管了。

    只要干旱的时候浇几次水,别旱死了,这玩意儿生命力特别强悍,连虫子都不怎么生,一亩地产量还贼高

    晒干后的马齿苋,可以炖肉,也可以拿来包包子,城里人都爱吃,他们今年浅浅地试水在山上种了一些,晒了一万多斤马齿苋菜干,一场直播就卖完了。

    跟合作社不一样,山野菜种植因为要利用的是各家各户的闲置零散地块,不好量化,所以江小满提议,干脆就让加工厂敞开了面向全乡镇收购。

    只要你们家有地,能撒种马齿苋,种多少,晒干到符合他们标准,就能拿到他们村办山货厂的收购点来换钱。

    这样一来,山货加工厂不需要像合作社那样承担种植户的前期风险,等于是轻装上阵,而且有他们在线上的销售渠道保底,也不用担心库存压力太大。

    最重要的是,打通了这几个环节,村办山货加工厂也好,他们这些电商主播也好,全乡镇的老百姓也好,都能从这桩买卖里挣到钱。

    现在加工厂搬到了产业园,今后又多了一桩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到产业园的各种配套福利政策,比如说比市场价更低的厂房租金、水电费优惠、税收减免之类的。

    这样一来,最后能留在村集体账户上的利润就更多了。

    哦对了,还有一点江小满差点忘了,按照他们的新政策,以后只要是在产业园官方直播间销售出去的山货,每卖出去一份,就能给贫困学子助学基金捐一毛钱。

    别看一毛钱不起眼,积少成多,一年攒下来,别说区区郎山村了,估计都足够帮助全镇的贫困学子下山求学了。

    江小满真的很擅长煽动情绪,又或者说,他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他这么平铺直叙地对着镜头,慢慢讲述着他们对于这个村办加工厂未来的期许,莫名其妙的,就让直播间的网友们热血沸腾了起来。

    不就是买点山货吗反正家里平时也要买的,江小满直播间今天搞活动,价格比平时还便宜呢。

    买买买

    江小满在村办加工厂这个厂区呆了半个小时,就把加工厂累到吐血才攒出来的万多件商品全部清空了。

    谁能想到,居然就连村里为了凑数,组织村里的老人家手工编织的箩筐、畚箕、竹筛、竹篮子之类的手工艺品,也卖得一个都不剩。

    “等等你们买竹篮跟竹筛我能理解,家里买菜晒东西啥的都能用得上,箩筐你们买回去干啥”

    江小满这操心的命哦一看到粉丝们买了家里用不着的东西,立刻就替粉丝焦虑起来,还让人家买错了赶紧申请退款。

    然鹅这名粉丝压根就没搭理他,坚决不退款

    过了几天,江小满自己都把这事儿给忘了,才在粉丝群里知道了这对竹编箩筐的新用途

    这位粉丝是个花艺师,买了他们的箩筐回去,种上了几棵金灿灿的佛手,送礼的客户表示非常满意,尤其是箩筐这种新颖的花器,听说客户送礼的对象还是一位老知青,看到箩筐就爱不释手了。

    莫名其妙的,江小满又给村办山货厂拉来了一笔新业务。

    谁能想到,农村拿来装苞谷洋芋的箩筐,居然还能种花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