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章 凿山刻字【求订阅】
作品:《老衲要还俗第二部》 天才本站地址
红孩儿这才满意了,转身拿出一块黑炭当笔用,在石头墙体上写下一横“一”
孩子们纷纷跟着喊“一。”
红孩儿哪来那个耐心教太多次,教了一次后,就问“都记住了么”
孩子们哪敢说没记住,一个个的小脑袋拼命的点头。
红孩儿很满意“那好,给我在地上写十遍写完了,告诉我你们写的是什么字。”
孩子们一个个的低头开始写字,虽然歪歪扭扭的比比皆是,但是总的来说,还能认出那是个一来。
姜站在边上,帮忙解释这个一是什么意思。
红孩儿很满意,转身在一上面加了一短横“这是二”
孩子们跟着喊二。
鸡血写十遍,姜继续讲解二是个什么意思。
红孩儿也乐的清闲。
首发网址26
等姜讲完了,红孩儿随便指了个孩子“你写的是个什么字啊”
“一”孩子笨拙的喊道。
给孩子们一听下课了,一个个的屁颠屁颠的就想跑。
结果就听身后红孩儿阴测测的说道“明天我还考这三个字,谁要是不认识,我就吃了他”
孩子们听不太懂,但是经过姜的翻译后,顿时一个个的耷拉着脑袋,一路走一路凭空比划着,嘴里念叨着“一,二,啥来的”
红孩儿随后又教了三,孩子们跟着学三
不过教完了三,也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了。
红孩儿大手一挥“今天的课程就到这儿了,都去吃饭吧明天继续”
红孩儿道“师父,既然你觉得我做的不错,为啥不太高兴的样子呢”
方正叹了口气道“为师倒是想高兴,只是苦于没有纸啊。”
“厕所妹纸了师父,你可别憋坏了,实在不行用草叶子吧。”红孩儿关心道。
然后大家互相询问,确定是一二三后,这才去吃饭了。
“师父,我教的不错吧”红孩儿咧嘴笑道。
方正点头“不错,再接再厉。”
红孩儿道“师父,你要写书咱们厕所不是还有纸么”
方正又是一个暴栗甩过去“感情为师写本书,你就只想着拿去当厕纸是么”
红孩儿反问道“要不然呢还能干啥”
方正抬手给他一个暴栗“什么厕所没纸了全庙就咱两用纸,那么大一卷子,都够用到过年了。”
红孩儿道“师父,那你还说没纸了我还以为厕所没纸了呢。”
方正道“那里有没有纸不重要,我小时候又不是没用过草叶子、干苞米叶子什么的。我犯愁的是,没有写书的纸了。”
红孩儿道“那你会造纸术么”
方正苦笑一声“你还真以为你师父我是全能的啊我大多数技能都是来自于小时候, 那时候太穷,为了解决一些吃喝拉撒的问题, 不得不研究的。但是那终究是在文明社会的研究, 不会面面俱到。”
红孩儿道“那就难了”
方正道“我要帮他们写一本医书。”
“师父, 你会么”红孩儿怀疑的看着方正。
方正摇头道“会的不多, 只有几个土方子和一些基础的药材知识。虽然很基础,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本天书了。这是帮他们开创医药学的基础,不能不写。”
但是转念一想, 为什么要在下面看呢
方正顿时找到了思路,一拍脑门道,就这么干了
“徒弟们, 今天开始,咱们开山刻字”方正说着话, 就跑去了柴房,找打了凿子和锤子。
就在这时, 松鼠跳了过来“师父,我看山里不是都在石头上雕刻么要不, 你也在石头上雕刻”
方正回头看了看,一指庙后面就是一座大山,山很高, 悬崖峭壁光滑如镜, 倒是适合雕刻。
但是问题又来了, 这么高的山, 他得雕刻多大的字,下面的人才能看到啊
只有猴子在那老神在在的打扫着院子,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
至于咸鱼,早不知道去哪了。
对于老爷车,这个世界是非常糟糕的,因为根本没有路让他跑,他现在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开关车灯, 然后睡觉,梦里在大草原上肆意狂奔。
“净法, 把砍柴刀给为师叼着净心你也跟来,为师有地方用的上你。”方正回头喊道。
原本懒洋洋的趴在那晒他养的独狼立刻爬起来, 叼着砍柴刀跟了上去。
松鼠好奇,跟着松鼠也过去了。
红孩儿恍然大悟,赶紧去砍寒竹了。
方正则从山体的一边开始刻下一枚枚文字,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药材,用法,用量,制药的知识。
不过都是很粗浅的那种,例如捣药杵、捣药罐的做法,例如某种药材长什么样,喜欢在什么地方生长,哪里能入药,能治什么病。
方正到了后山,将柴刀扔给红孩儿“去砍些寒竹来。”
“师父,你要寒竹干嘛啊”红孩儿问。
方正道“为师要修个栈道, 一路上去,也一路写上去。”
所以方正先在前面写了阴阳五行的理论,后面全都用阴阳五行来解释。
例如风湿病,阴气太重,需要去阴,补阳
又例如一些病太过复杂,统称为中邪。
一开始方正还想写详细一点,例如感冒是什么病,病理是什么
但是后来他想了想后就放弃了,因为真要那么写,这座山都不够他用的。
最重要的是,太复杂了,不利于文化水平几乎在水平线以下的野人们理解。
当然,这里面的阴阳五行理论基础,方正没写,因为他已经在家里的纸上写下来的,到时候直接交给姜就行了。
这一刻,方正不得不感慨,老祖宗留给他的果然都是瑰宝想要简单,就简单,想要复杂,阴阳五行展开了,那就是一本厚厚的药理学书几天几夜说不完的那种。后人可以在这基础上,无限推演、叠加,适用各种病症。
于是,史上最基础,最粗略的医药学著作,就在方正一锤子一锤子之下,凿了出来。
这样一来,原本要写一大篇的内容,直接几个字就表达清楚了。
方正也想过竹简,但是他不知道竹简的制作流程,如果单纯的晒干,他又怕存放不了多久。
而雕刻在石头上,最起码也能挺个几十年,这几十年足够后人学会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