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4章 第 194 章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宋经理积威甚重, 以致双胞胎迟迟没敢拿起话筒,婉拒爸爸的好意。
就这样三拖两拖,宋经理还是在正式报名的前一天赶回了省城。
他现在基本上每月都能回省城呆两三天, 所以家人们见他突然回来,并没什么特别反应。
只有双胞胎, 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坐立难安。
他们已经答应了小朋友们,大家一起去报名的时候都不带家长。
要是他俩带了爸爸去, 肯定会被笑话的
于是,双胞胎只好壮着胆子跟爸爸说了他们的决定。
“你们确定自己能行”宋恂问。
“能行我们已经跟几个好朋友约好啦自己报名”
延安挤在哥哥身边附和,并将一起报名的小朋友们一一报了菜名。
听说佳佳也跟他们一起去军区小学报名, 宋恂生出了跟媳妇一样的疑问,佳佳不是要去花园小学的吗
不过他只问“佳佳的妈妈不陪她去报名”
“她妈妈去北京学习了, 让郝爷爷帮她报名, 不过郝爷爷已经同意由我们自己去啦。”吉安像是怕爸爸反对, 再次强调, “人家郝爷爷都同意了”
宋恂没什么所谓地说“既然你们想自己去,那就去吧。”
过程顺利得让小哥俩感觉有些不真实, 隔了好几秒才后反劲儿似的高兴起来。
延安挨着爸爸卖乖道“爸爸, 你坐火车挺累的吧早知道就不让你回来啦”
“哦, 我这次回来是出差的, 有工作要忙, ”宋恂拿起沙发上的报纸翻看,轻描淡写道, “送你们报名只是顺带的,既然你们不需要,那就算了。”
话虽如此, 但对于让爸爸白跑一趟这件事,吉安还是有些愧疚的。
他像平时哄爷爷似的,主动拿出棋盘,打算跟爸爸下两盘象棋。
宋恂来者不拒,既然儿子想跟他下棋,那就下吧。
第二天就是军区育英小学正式报名的日子,双胞胎大清早便随着军号声起床洗漱了。
“妈妈,今天报名得用户口本”延安吃着包子,还不忘冲妈妈勾了勾手指。
项小羽很配合地将户口本交给他,又反复强调了户口本的重要性,千万不能弄丢了
“我把户口本放在书包里,肯定丢不了”吉安一本正经地保证。
项小羽没再说什么,将户口本给了他们便匆匆跑出了家门,她还得去报社实习。
既然小宋哥已经回来了,报名的事就不用她多操心了。
吉安瞅一眼对面,爷爷奶奶爸爸都已经吃完早饭了,此时正一人一份报纸看得认真。
门外恰巧传来张云凯的呼喊声,双胞胎赶紧背上自己的小书包,跟对面三人说“我们去报名啦”
看报纸三人组整齐划一地点头,又一起“嗯”了一声。
“”吉安试探地问爸爸,“你今天干嘛呀在家还是去办事”
生怕爸爸会跟着他们一起去。
“不一定,我还在等人。”
哦,那他们就放心了,这是有正事的。
把心放回肚子的小哥俩跟家长们挥挥手,撒丫子便跑了。
几个小孩对于这次报名并不是全无准备的。
他们不想让家长参与这次活动,但并不排斥让大孩子参与。
张云凯的姐姐是育英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报名小分队在小姐姐的带领下,顺利进入小学,找到了报名处。
这会儿报名的办公桌前已经排了很多人,都是家长带着孩子的组合。
像他们这样自己来的小孩,基本没有。
几个小孩都是第一次独自办这样的大事,站在一堆家长里,不由有些紧张。
吉安也难得地感受到了压力,左手边是弟弟,右手边是佳佳,即将轮到他们的时候,他勉强镇定地指挥“你们都把户口本拿出来,一会儿要用的”
孩子们依言行事,注意到其他小屁孩观察的视线后,都骄傲地挺起小胸脯。
他们可是自己来报名的
随着队伍一点点挪动,轮到他们的时候,吉安先拉着弟弟上前,没等报名老师说话,就将户口本递了过去。
“你们的家长呢”
“我们自己来报名的。”
“那不行,小学生报名上学必须有家长陪同。”
延安拉过提前准备好的四年级小姐姐,对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家长。”
老师露出“你是不是在逗我”的表情。
“来报名上学,不是过家家。”老师板起脸严肃道,“报名入学必须有家长陪同,家长是要帮你们在报名表上签字的”
吉安觉得签字不是难事,跟老师商量道“我们会写自己的名字”
老师“”
跟这个年纪的小屁孩真是说不通。
“没有家长陪同不行,赶紧回家叫家长去”
几个孩子已经在家里放出大话了,要是再灰溜溜地回去喊家长,那多没面子啊
延安想起在家里偷听到的话,胆儿肥地威胁老师“老师,你要是不让报名,我们就去花园小学报名啦”
“”老师将刚翻了两页的户口本递还回去,好笑地说,“那你们就去花园小学吧”
她只是个普通的小学老师,教书拿工资过自己的太平日子,她连军区领导姓什么都不知道,就更不会知道领导家里都有什么人了。
延安自以为得用的威胁,没起到半点作用。
后面排队的家长已经开始催促了,报名老师也不想跟他们耗时间。
最后耐着性子说了一句“无论去哪所学校报名,只带户口本都是不行的,还得有市卫生局发的儿童预防接种卡,让你们的家长送过来吧”
一直在家里看报纸的宋恂,终于等来了他要等的人。
双胞胎背着书包,一阵风似的跑进客厅,好像从来没有拒绝过爸爸一样,扑过来就嚷嚷道“爸爸,快陪我们报名去”
宋恂不动如山地盯着报纸说“你们不是要跟小朋友一起去吗你们已经是大孩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确实挺好的,爸爸支持你们勇敢地去吧”
小哥俩不好意思说他们被老师撵回来了,挤眉弄眼地互相推诿了几个来回。
最终还是吉安出面说“学校的老师说,要让家长去报名才行。”
宋恂看一眼手表,摇头道“我今天还有别的事情,恐怕帮不了你们了。要不你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问”
小哥俩不信,“妈妈说你就是回来帮我们报名的呀”
“可是你们说自己能解决,出于对你们办事能力的信任,我临时调整了今天的行程安排。”宋恂遗憾道,“我一会儿还有工作要做,真的没时间陪你们去报名。”
支使不动爸爸,双胞胎兄弟臊眉耷眼地往沙发上一瘫,长长地叹口气。
延安趴在沙发上,屁股一拱一拱地爬到电话机旁边,拿起话筒尝试着给爷爷和奶奶拨了电话。
可惜,爷爷不在办公室,奶奶没时间回来,让他们有事找爸爸。
小哥俩像是在苦水里泡过一遭的小白菜,蔫巴巴地彼此依偎着。
看起来多少有点可怜
宋恂收起报纸问“负责报名的老师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延安强打起精神,将报名经过还原了一遍。
“你们怎么会想要自己去报名的”
“就是突然想到的啊,”延安说,“郝思佳的爸爸妈妈没时间给她报名,那我们是好朋友嘛,就干脆都不用爸爸妈妈帮忙报名,全都自己去。”
“那你们还挺仗义的”
“嗯。”双胞胎对这个评价很赞同。
“既然你们想自己去报名,怎么不提前打听好报名需要带什么”
吉安着急道“打听了呀,张云凯的姐姐说,带户口本就行,她当初就是这么报名的。”
宋恂将一张中小学报名通知单递过去,“你们已经认字了,划线的地方自己看。每年的报名要求都不一样,那个小姑娘给你们的信息已经是四年前的了。”
吉安接过通知单,用短短的手指点在文字下面,辨认着读出声。
“你们想自立,我是支持的,但自立的前提是,要有相应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你们连报名要求和流程都没搞清楚,就急慌慌地把所有退路都堵死了。如果今天是报名截止日,又恰巧赶上大人都没有时间。错过了报名时间的你们,就要比同龄的小朋友晚一年入学。这个后果你们想过没有”
延安还不太懂“什么后果晚一年就晚一年呗。”
“那你们以后就要一直跟比自己小一两岁的小孩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讲。”
这个年纪的孩子喜欢跟同龄或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对说话口齿不清的小孩已经没什么耐心了。
小哥俩乖乖听训,受教地点头。
“爸爸,那你能帮我们报名去吗”吉安爬起来给爸爸捏肩。
宋恂坐在那里享受了一会儿,才看一眼挂钟,勉为其难道“你俩自己去收拾要带的材料,我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延安让哥哥去准备材料,自己则接替了捏肩的工作,口中还不忘撺掇道“把咱们的奖状也带上给老师看看”
双胞胎正式上小学了。
项小羽虽然没去为孩子们报名,但是开学以后,她抽空去看了他们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
吉安和延安被分在了一年二班,班里一半的同学都是他们曾经在八一幼儿园的小伙伴。
所以,小哥俩对上学并不怎么抵触,每天都开开心心地去学校里玩耍。
刚开学的小学生,没有课业压力,前半个月一堂文化课也没上过,一直在进行少儿军训。
每天一半的时间都在练习整队和齐步走,另一半的时间熟悉校园环境,再做一些常规的课堂训练。
很有军区特色了。
随着儿子们的开学,项小羽也重新返回了学校,一边上课一边写毕业论文。
这几天下午没课,她就跑去小学偷看儿子们上课。
今天跟她一起来的,还有对孙子们不放心的孟团长。
项小羽已经来过好几次了,跟门卫打声招呼,就带着婆婆轻车熟路地找到一年二班的教室,透过后门的透视窗向里面张望。
二班的班主任是个很温柔的年轻女老师,项小羽观察了两次,发现李老师对小学生们非常有耐心,对付小孩很有一套。
唱歌、讲故事、做游戏,花样百出,特别能激发孩子们上学的兴趣,课堂上少有溜号的。
这会儿李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在教室里唱儿歌,顺便训练坐姿。
吉安和延安并没坐在一起,他们都有各自的小同桌,两人都背着手,端正地坐在椅子里。
不过,项小羽还是眼尖地发现,延安藏在课桌下面的腿,一直在不老实地晃来晃去。
李老师一面教儿歌,一面纠正小朋友的坐姿。
然后将吉安和延安这一排的五个小同学喊到讲台上表演,并且请其他小朋友评论一下,谁讲得好,站得正,会行礼。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子、杏儿、柿子、李子、栗子、梨”
吉安和延安自以为站得很正,可是从婆媳俩的方向看过去,他俩就是挺胸撅屁股的。
李老师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趁着他们唱儿歌的时候,用教鞭在他俩的屁股上点了点,示意他们收收屁股。
项小羽捂着嘴,险些笑得背过气去。
孟玉裁也好笑地问“这个儿歌他们不是在幼儿园学过么,怎么上了小学还在学这个”
“班里还有几个刚来随军的小孩,大家的水平不一样,李老师还得照顾新来的。”项小羽跟班主任交流过好几次了,“这段时间就是让他们学规矩,适应学校环境的。以前在幼儿园,一节课只有三十分钟,现在一节课变成了四十分钟,得先保证孩子们能坐得住。”
“咱家孩子适应得还不错。”
这就是双胞胎的好处了,小哥俩从小到大都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有另一个人陪着。
所以,即便是来了新环境上学,两人也适应良好,反正还有兄弟陪着呢。
儿子们习惯了新的学习环境,项小羽总算能放心了。
这学期是77级大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学期,82年1月份,他们就要离校了。
除了毕业论文,学生们最担心的就是毕业分配问题。
新闻系的学生已经参加了两次实习,未来的大致就业方向都已经定下来了。
像是项小羽,学校给她安排的两次实习都在广播电台,廖习兰两次实习都在报社,那么基本就可以确定了,她们毕业以后,一个去广电,一个去报社。
但是方向定了,具体城市和单位却定不下来。
廖习兰对此十分纠结“我爹妈孩子都在西北呢,要是把我留在了这里,以后想见孩子一面都不容易。实在不行,我还是跟负责分配的老师提一下,给我安排回老家吧。”
“你快别傻了,”杨一闻言赶紧劝阻,“大家为了一个大城市的工作名额,简直要挤破头咱们本来就是学新闻的,这点敏感性应该是有的吧改革开放好几年了,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发展显然要比内陆发展速度快。北京上海的报社,跟你们老家的报社能一样吗”
项小羽透露道“温老师说,咱们系今年的分配去向是二三级省市和三十六个部委。北京上海恐怕没机会。”
“我昨天听到的说法是向大城市输送新闻人才啊”杨一收起饭盒说,“我得再去打听打听。不过甭管分配方案是怎么定的,班长,你可千万别主动申请回老家,只要你申请了,学校肯定让你回去。”
廖习兰当然也不想回老家,一旦回了老家,她在大学里积攒的这些人脉就算白费了。
但她爱人当初考上的是老家的大专,毕业以后多半是要留在老家的。
夫妻俩上学的时候分居也就算了,毕业以后再长期分居的话,这个家还要不要了
“你让姐夫想办法分配来咱们这边呗。”项小羽也劝,“对于已婚大学生,毕业分配时,学校可以根据配偶的工作地点适当照顾。咱们这里虽然没有广东上海发展得快,但好歹也是个沿海地区。我看你还是尽量留在这里吧,即便姐夫没能分过来,你在这边干上一两年,想要调回老家也不是难事。但是等你回了老家,再想调出来就难了。”
廖习兰接受了朋友们的建议,回去写信跟男人商量毕业分配的方案。
直到十一月中旬,学校开始组织毕业生体检的时候,她才收到老家的来信,她爱人在学校里找了关系,已经申请来这边工作了。
虽然结果未知,但她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准备最后几门课的考试和毕业答辩了。
眼瞅着就要毕业,项小羽完成所有考试以后,却突然忙碌了起来。
再有两个月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相处了四年的同学们开始在这段时间频繁聚餐。
宿舍舍友聚餐,校园广播站聚餐,海浦老乡聚餐,省城老乡聚餐
刚入学时,一起办小报的办报小组也要聚餐。
项小羽对办报小组的聚餐是最重视的,因为这个小组里的成员,基本就是她在大学期间相处最好的朋友们。
之前杨一已经在他家请过一次客了,所以同样在省城走读的项小羽就想这次由自己请客。
只不过,自家这个环境,不太适合请同学来家里玩,容易束手束脚的。
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亲娘苗玉兰,带着她的队长老伴来省城了
这次进城,苗玉兰女士打扮得相当花枝招展。
头发不但被烫成了羊毛卷,还高高地盘了起来,身上穿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毛领皮大衣,腿上套着喇叭裤。
项英雄提着行李站在她身边,就好像地主婆和长工的组合。
双胞胎放学回来,看到姥姥的打扮以后,被震得瞳孔放大。
怔愣了好半晌,延安才喃喃着问“姥姥,你咋这么时髦呢是不是发财啦”
苗玉兰搂过小学生们挨个揉搓,然后对亲家母笑道“看看,还是咱家延安会说话。”
不像她家老头子,见她打扮得新潮漂亮点,就嘲讽她是土包子开花。
孟团长对亲家的外形变化适应良好,她连更夸张的造型都见过呢,这种的真不算什么。
陪着亲家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说“你们娘几个先聊着,我上去给你们收拾房间去,这几天就住在家里。”
苗玉兰连忙拉住她,摇头道“亲家,你快别忙了,我们已经在望江宾馆住下了。你看我们连行李都没带,只带了些土特产送过来”
大家这才发现,他们两口子确实没带随身行李包。
望江宾馆虽不是最豪华的酒店,但在省城也是很能叫得上号的。
即便苗女士真的发了大财,也不至于花钱去住望江宾馆吧
项小羽这个亲闺女,替众人问出了心中疑惑。
苗玉兰假咳两声,清了清嗓子说“我这次来省城呢,一是为了看看你们过得怎么样,二是想再买一台鱼片斜切机”
“娘,你那台机器不够用啦”
“那当然不够啦,加工作坊的规模扩大了,一台机器根本就不够用。原来住咱家旁边的小吴,叫吴科学的那个,帮我牵了线,给市里南阳菜市场的一个批发部供货,咱们现在走货量变大了但是工商局不让我雇佣太多人,我只在村里招了7个老姐妹帮忙。人手不够,只能机器来凑了。我多买机器,工商局管不着吧”
双胞胎捧场地给姥姥竖起大拇指。
然而,这还不算完,苗玉兰继续震惊众人。
“除了买机器,我这次也是被咱们县话剧团邀请来看演出的”
“娘,人家邀请你干啥呀”项小羽虽然是她娘的无脑吹,但这会儿也有点不信了。
苗玉兰再次清了清嗓子说“半年前,我赞助他们排练了新话剧,这个话剧在省里得奖了,元旦这段时间就要在省话剧院演出连演三天呢”
项英雄黑着脸说“赞助了一千块钱。”
众人“”
苗玉兰很能理解大家的震惊,趁着他们张嘴惊讶的时候,从兜里摸出一沓话剧票放在茶几上。
邀请亲家两口子一起去看演出,又对闺女说,可以把这些票送给同学老师们。
项小羽心想,请办报小组的朋友们去看话剧也不错,但是
“娘,你怎么想到给人家赞助呢”
这可是一千块呀居然眼都不眨就给了别人
“嗬嗬嗬,也没什么啦”苗玉兰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说,“原来咱们县文化团的白团长调去话剧团当团长了,我跟她还算能说得上话。之前在县里碰面,她提到这出新话剧,缺少资金,而且这个话剧还是讲咱们海浦那边一个太守的故事,这多有意义呀我觉得挺好的,就让她放心排练,需要赞助的钱我出了”
众人“”
孟玉裁觉得,这家人可能需要一些私人空间,便借口切水果进了厨房。
总算找到说话机会的项英雄,赶忙拉过闺女抱怨“你娘这老太太真是魔怔了,她给人家话剧团花钱,根本就不是正经赞助”
项小羽好笑道“那她是为了啥”
“话剧团里那个小海生要担任这出戏的男主角,她一听说小海生是男主角,脑袋一热就不管不顾地给人家掏钱了你说说她这是啥行为要是放在解放前,这就是捧戏子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507 14:59:2620220508 14:59: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水滴石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30瓶;鱼爱柠檬、乐得轻松、11111111、水十二 20瓶;云疏辞 14瓶;15198780、22215392、月、944000、白白白白白小白、yre 10瓶;18633615、我的女神姓李 5瓶;最初的梦想、喵小酱、咿呀、南风解我意、宅啊宅、芃芃、樱花的雨、爱你哟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