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第72章

作品:《在鬼怪文里当县令的日子

    圆楼镇, 青石路旁的赵家。

    赵氏用布巾将小儿背在背上,她一边从铁锅里舀出一勺热水,一边颠了颠背上的小儿。

    她家男人赵兴中正在饭桌上飞快的扒着饭。

    一碗糙米下肚,赵兴中终于缓过了肚中的那股饥饿劲儿, 他打了个长长的嗝儿, 道一声舒服, 闲聊似的问起了自家婆娘。

    “隔壁的好婆怎么回事, 我从回来开始就听到她在那儿哭, 没完没了的”

    “她家死人了”

    话虽难听,但是实在。

    赵氏停了手中的活, 她回头撇撇嘴道。

    “没有死人, 不过我觉得吧, 她家摊上的这事和死人了差不多。”

    都是破家。

    她有些幸灾乐祸的道, “她啊, 四个儿子都要被官府捉走了。”

    好婆往日里凭着生了四个儿子横行邻里,作为邻居又差了一个辈分的她,虽然娘家也是圆楼镇赵家人, 但明里暗里还是在好婆手上吃了几次暗亏。

    赵兴中诧异“阿大他们怎么了”

    赵氏将碗洗的砰砰响, “呸, 别叫得这么亲近, 不知情的还以为咱们和他们是一样的人。”

    “好婆这几个儿子, 简直给咱们圆楼镇丢大脸了。”

    赵氏啐了一口,“这些丧天良的东西,我说他们家前些日子怎么发财了,敢情都是肮脏钱啊。”

    赵兴中无奈,“快说快说,他们到底干啥了”

    卖啥关子哟

    “还有, 我再和你说一次哈,你别一生气就把碗弄得砰砰响,当家的我在外头讨几个铜板不容易。”

    赵氏“行啦行啦,赚点钱就啰嗦。”她嘴里大声囔囔,手中的动作却真的放轻了。

    “你才回来所以不清楚,好婆家里的事,咱们圆楼镇里都传遍了。”

    “昨儿琼宁府城里来了好几个衙役,说是要来搜捕赵大他们,你知道他们在府城里做了啥事吗”

    赵兴中“还能干嘛,翻高儿呗,镇里早有人说过了。”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赵大兄弟几个干的行当,圆楼镇里大家伙儿也多有耳闻。

    只不过下九流的偷儿也是有道义的,他们不会偷自己同镇的乡亲,并且闯出名声的偷儿还会震慑道上的同行,护住自己故乡这方水土。

    也因为这,圆楼镇的人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赵兴中“我上次听谁说过来着,赵大赵二爱跑灯花,专门挑着黄昏昏暗时分,众人不备的时候动手。”

    “赵三赵四入行没几年,他们多是活动在天光未亮,那时大家伙儿睡得正憨,这样难度也低一些。”

    说到这里,赵兴中也觉得有两分好笑,乐乐呵呵的和自家婆娘说道。

    “名儿还挺文雅的,叫什么踏早青。”

    赵氏

    呸小偷小摸的还讲究上了。

    赵氏“不是,这次他们不偷东西了,改为偷拐别人家的小孩,我听那衙役说了,足足十一个孩子。”

    “除了没怎么动手的赵三,赵大、赵二和赵四估计要流放,知府大人气的厉害,京里来了个大官,一直要抓知府大人的小辫子,这事儿撞刀口上了。

    “就是赵三,也要脱一层皮了。”

    “昨天衙役一来,好婆当场就晕过去了,醒来后就一直哭到现在。”

    赵兴中惊了,良久他才找回自己的语言。

    “赵大他们放肆了,这样断子绝孙的活也敢碰”

    赵氏“就是,赚再多都没用,官府在他家抄出了许多银子,衙役可不管这些银子是怎么来的,他们通通当做是偷拐孩童的脏银。”

    “现在,好婆家里是人财两空了。”

    说到这,赵氏自己也愣住了,她陡然想起月前那小书生说过啥明水暗水的。

    她喃喃道“金山过过眼,银山经手散,对上了对上了”

    赵兴中抬眼看了下突然愣住的婆娘,“媳妇”

    赵氏一脸兴奋,“当家的,我和你说啊,我上个月遇到高人了”

    接着她就像是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的将月余前的事情说了一遍。

    最后总结道。

    “该让那好婆不做人,上梁不正下梁歪,老话说得有理。

    赵兴中““碰巧的吧,哪有这么神神叨叨的事。”

    赵氏却是深信不疑,她越想越觉得那书生气度不凡,见自家当家不以为意的模样,顿时不爽的推攘了他一下。

    “你不信就算了,反正我是信的。”

    饭后,赵兴中见媳妇拎着一串铜钱形色匆匆的准备出门,连金贵的儿子都被她随手丢在床上,不由得开口唤道。

    “哎哎,你这是去哪”

    赵氏“高人说了,咱们家这厨房的灶砌得不好,我得去赵瓦工家让他明儿过来一趟,好好的帮我再砌一个好的”

    赵兴中“哎哎,你回来,你和我说清楚,这灶哪里不好了”

    砌灶不费钱嘛这败家娘们

    远远的赵氏的声音传了回来。

    “开门见灶,钱财多耗,你懂个屁”

    往前一日,张铭带着人抄了圆楼镇赵家,赵三赵四被抓,而主谋的赵大和赵二却还在逃。

    他们搬着银子出了圆楼镇,二子指着路边一朵开得正艳的花对张铭说道,“头儿,你看这花真大啊,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花骨朵。”

    他啧啧称奇的绕着这朵直径该有六尺半的红花,感叹道,“这块地儿肥啊。”

    张铭正在想着事情,他随意的瞥了这朵红色的大花一眼,敷衍的点了点头。

    “走,咱们再多问问几户人家,看看这赵大赵二平日里都和谁相好”

    “我就不信了,这好好的两个人还能插上翅膀飞走了不成”

    他转身疾行,衣摆刮过花骨朵,粘腻的花汁瞬间浸染了布料。

    张铭随手一摸,倒有几分刺鼻诡异的香气,可能太香了,隐隐还带着点臭味。

    张铭也不在意,他随意的拿出帕子,将身上那抹黏腻擦了个干净。

    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他们遍寻不见的赵大赵二,就埋在这朵尸香魔芋下方。

    泥土里,两人惊恐着表情,一头一脚的环抱交错着,就这样僵僵的死在了离家不远的小路上

    尸香魔芋喜阴,硕大红色花骨朵儿下,众人瞧不见的白袍小儿不断的变化着脸上的面具。

    面具一会儿是带着血泪的哭脸,一会是诡异的笑脸

    夜里,张铭回到家中,他抱起飞奔迎上他的女儿宝珠。

    “宝珠有没有想爹”张铭颠了颠张宝珠。

    张宝珠低着头玩手指头,老半天才拖长了声音回答道。

    “宝珠想爹了”

    张铭一脸喜色的看向旁边的林氏。

    “女儿近来好了许多,话也讲多了。”

    林氏笑眯眯点头,“是啊,今儿还绕着我一直喊娘呢。”

    张家夫妻二人说着闲话,谁都没见到,张宝珠身上的桃木环佩上,一道符光一闪而过,瞬间燃烬了张铭身上那股怪异的香味。

    宋延年打算给自己请一个煮饭的大嫂子,外头的饭菜虽然香,但是吃多了他也很怕。

    现在他就很想吃一碗清清淡淡的白米粥,再炒一盘绿油油的青菜,啥都不用多搁,就撒点盐,出锅时搁上提鲜的调味

    清清爽爽,原滋原味。

    前些日子他去河堤踏青,春意洇染,柳绿花红,就连河堤上野生生长的野菜,都散发着勃勃的春的气息。

    宋延年一看就是很美味的样子。

    他溜达了一圈又一圈,大半天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合自己眼缘,又做的一手好菜的大嫂子。

    这时,他分外的怀念褚家义塾里的钱婶的手艺。

    钱婶跟着女婿一家去外乡了,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这辈子他怕是难以再吃到钱婶做的饭菜了。

    宋延年惆怅的叹气。

    最后,宋延年只得自己捋了一篮子的野菜回家,回来的路上,刚好迎面碰上已逝程大娘的大闺女。

    都是白马河的街坊邻居,不熟也混了个面熟,他点了点头示意打招呼,在擦肩而过时,却被这个婶子唤住了。

    宋延年停住脚步,目露疑惑。

    “婶子怎么了”

    程红芬叫住宋延年后,又不知道要说啥了,她只是觉得这个书生特别的亲切,忍不住的想和他唠嗑几句。

    她的目光在扫过宋延年手中的篮子时,突然找到了聊天的话头。

    “这些荠菜很是水灵,书生哪里采的”

    宋延年客气的指了路,并且告诉她自己姓宋名延年。

    当天傍晚,宋延年就收到了来自邻居的厚爱,满满当当一木托的荠菜饺子。

    程大婶“多亏了小宋指路,这不,我采的那些荠菜又水灵量又大,家里人少,这么多饺子我们也吃不完,小宋你也拿几个尝尝味道吧。”

    “别客气,就是你不收,放到明儿也该坏了。”

    宋延年抱着木托盘原来,府城里的人家都把这么一大托盘的饺子唤作几个啊

    他谢过程大婶,这才捧着木托回到厨房。

    煮饺子最是方便,沸水三滚,这些饺子便一个个胖胖的浮在锅里,又香又可爱。

    宋延年分了两碗给王昌平和银扇,三人合力,这才将这一木托的荠菜饺子吃完。

    接下来的几天,程红芬更是频繁的登门,回回来都不空手,直把宋延年投喂的肥了一圈小脸。

    王昌平倚着门对宋延年怪笑。

    “延年兄,我看这程婶子是瞧上你了。”

    宋延年翻了一页书,并不理会他。

    银扇觑了自己的少爷一眼,低下头看自己的脚尖他家少爷又在作死了

    王昌平唰的一声打开了折扇,他特意露出折扇前面的落花戏水图,这样显得他文雅又斯文。

    折扇轻摇,王昌平啧啧笑道。

    “我可是听说了,这程婶子家有三朵金花,一朵赛一朵的美丽,延年兄”

    话才说到一半,王昌平突然变了脸,他捂住自己的喉咙,痛苦的发现自己说不出话了。

    他焦虑的张了张嘴,叽里咕噜的动着嘴皮子却徒有嘴型。

    王昌平伸手延年兄,他错了。

    宋延年阖上书,他看了眼天色,似模似样的道。

    “昌平兄,我观今日这星象,星月隐隐相近,星光月光相应争辉,昌平兄近日宜修闭口禅,不然恐有灾祸。”

    说完,他闭了门窗谢客。

    王昌平看了下还在半空中的日头。

    还星光月光他信了这话才有鬼

    敷衍他也不找好一点的借口。

    这日,宋延年婉拒了程红芬送来的食物。

    “太麻烦婶子了,我去外头吃也一样。”

    程红芬摆手,“外面的东西哪里能长期吃。”

    “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婶子见到你就觉得心生欢喜,好像看到什么开心的事发生过一样。”

    说到后头,她有些惆怅。

    自从她娘走后,她这段日子干啥事都不大提得起劲儿,也就是往宋延年院子里跑时,才有了些精神。

    宋延年行叭。

    “婶子,要不这样吧,我这里刚好要找个灶上帮厨的,婶子要是得空,就帮我准备中午和晚上的两餐,月钱按市价给,一旬一结,你看如何”

    程红芬还待推拒,宋延年又劝了几句,她这才接受了这个活计。

    宋延年和她熟悉了以后,在和她闲聊中知道她近日天天往白鹿街跑,就为了照顾叶老太。

    程婶子我娘和叶姨年轻时闹翻了脸,半辈子没有来往没有讲过话,没想到临了走的时候,倒是一直念着她。

    人呐,真是奇怪。

    “叶姨也是,她听了我娘去世的消息后,当天夜里就病了,这段日子都在床上躺着下不来了。”

    宋延年想起那美味的酒酿丸子,问道。

    “现在可有好转”

    程婶子“好多了,叶姨也是个苦命的,我这段时间才知道,原来她家里人都没了,现在只剩下一个孙子相依为命。”

    “那孩子也在进学,听说功课做的还不错,他很争气,这次府试顺利过了,和小宋你一样是个童生。”

    “叶姨要是没了,这孩子吃饭都成问题,更不要说读书了。”

    “再过一个月多就是院试了,叶姨想到这,都不敢继续病下去,这两日勉强打起了精神。”

    “昨儿我过去时,她正开始准备夜里出摊的丸子呢。”

    时间在每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一天天的溜走。

    京城来的方学政是个有能力的,仅仅一周的时间,他就将童生拢在琼宁,安排了举人准备给大家伙儿授课。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207 15:10:0920211208 16:32: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44882161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鱼歌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4882161 5瓶;yuyu507、茶树菇娘、暖融融 2瓶;情衷周子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